這兩年發生多起報復社會惡性事件,社會生病很嚴重了,但家庭和學校一樣病重,甚至病得更重,心理扭曲看作是心理疾病,表示孩子處于心理健康危機,廣泛存在的抑郁即是明證。
據《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數據,中國抑郁癥人數高達9500萬,在校學生占一半,未成年人占30%。根據《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數據,小學生抑郁癥檢出比例超過10%,初中生超過30%,高中生則超40%。高比例說明中國孩子病得非常嚴重。
中國每年自殺人數約28萬,抑郁癥患者占40%,難怪中小學生會自殺,對學生抑郁患者調查表明,63%認為家庭氛圍感受是被控制、被忽視和家暴嚴重。學校也是同樣氛圍,教室配備攝像頭,人工智能自動統計好每一位孩子的一舉一動,任何玩鬧都會被抓到后嚴懲,有的嚴苛到自習課抬頭五次都算違反紀委。在這種嚴格控制下的學生生活與監獄生存差別不大。
能看到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是嚴格管控孩子,雖然孩子擁有好奇和探險的天性,但工作時長世界第一的中國家長少有空閑時間,必然壓縮與孩子玩耍時間,因此需要聽話省心的孩子,對探索精神過強的孩子只能嚴苛控制,無論是對車輛還是對拐賣和販賣器官的恐懼,更加必然把孩子控制在眼皮底下,結果自然是少有自由玩耍空間。
學校則有升學排名,攝像頭監控是為高考或中考成績,學校、教育、家長都能從中獲利,學生就成為沿著直線狂奔的賽馬,偏離會被當成異類,不能成為自然探索世界的馬駒,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甚至是整個社會系統設計出來加速孩子社會化的工具,把他們嚴格管束在密不透風的規則里。
一個人自殺本質上是以死相搏沖破規則,背后是突破規則嘗試直至絕望,孩子自殺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合謀的規則制造,雖然很少是直接推手,卻營造出重壓的社會環境壓力,社會環境不會決定孩子生死,卻壓垮并扭曲他們的心靈,于是以死名志——報復對家長、學校和社會的不滿。
家庭扭曲、學校扭曲和社會扭曲是由小而大的漣漪關系,三者相互施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織成綿密而無懈可擊的網,想想就頭大的缺少活力的未來,孩子是最具活力的人,兩相沖擊產生巨大沖突。
孩子適用于哪種規則?自然是彈性十足的規則,不能是社會上牛馬那樣拼死賺錢、不得不遵守、比法律還無底限的規則,活力是探索和發展,綿密的規則是束縛和壓制,家庭、學校和社會辜負了孩子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