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事件
近日,國家醫保局接到企業反映和群眾舉報,針對部分定點醫藥機構售賣醫保報銷的復方阿膠漿時出現的藥品追溯碼重復情況,展開了一場深入核查。這一事件迅速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特別是一盒復方阿膠漿居然被結算高達60次的驚人事實,更是讓人咋舌不已。
藥品追溯碼重復:串換、回流、盜刷、假藥?
在這起事件中,藥品追溯碼的重復成為了關鍵點。根據國家醫保局的初步調查,藥品追溯采集數據重復可能存在三種情況:一是生產企業賦碼錯誤,二是藥品被反復串換并空刷醫保,三是藥品被不法分子假造。
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國家醫保局已經基本排除了企業重復賦碼和大規模造假的可能性,因此第二種可能性——藥品被反復串換并空刷醫保,成為了最大的嫌疑。說得簡單一點,就是騙取國家醫保賬戶的錢款了 。
面對這一情況,我們必須嚴肅思考:這些定點醫藥機構是否涉及串換藥品、回流藥、盜刷醫保卡等違規行為?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更是對醫保基金的嚴重侵蝕,損害了廣大參保群眾的切身利益。
法律法規嚴懲不貸
對于上述違規行為,國家法律法規早已有明確規定。串換藥品、回流藥等行為,可能觸犯《藥品管理法》、《社會保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將受到嚴厲的行政處罰乃至刑事處罰。同時,盜刷醫保卡更是對他人財產的非法侵占,涉嫌詐騙罪,同樣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對于疑似假藥的情況,國家更是零容忍。一旦查實,不僅相關醫藥機構將受到重罰,涉事人員還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管理漏洞與個別違規:責任如何區分?
在事件中,我們還必須關注醫藥機構的管理漏洞與個別工作人員的違規操作行為之間的區別。如果藥品追溯碼的重復是由于醫藥機構的管理漏洞導致的,那么機構應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并加強內部管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而如果是個別工作人員的違規操作行為導致的,那么除了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外,還應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職業素養。
醫保報銷金額:應否追回?
對于已經完成的醫保報銷金額,這次國家醫保局表示將堅決追回。這一決定不僅體現了對醫保基金的嚴格保護,更是對違規行為的嚴厲打擊。追回的法律依據主要來自于《社會保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程序上則需要經過調查核實、通知追回、強制執行等步驟。當然如果涉及到強制執行的問題,可能還需要法院的參與。
金寶每日說法結語
此次復方阿膠漿藥品追溯碼重復事件,再次敲響了醫保基金安全的警鐘。國家醫保局的重拳出擊,不僅是對違規行為的嚴厲打擊,更是對廣大參保群眾健康權益的堅決維護。我們期待,通過此次事件,能夠進一步規范醫藥機構的經營行為,加強醫保基金的管理和監督,確保每一分醫保資金都用在刀刃上,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