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什么動物會令人感到害怕?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蛇。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對蛇的恐懼幾乎是烙印在基因上的,即便是從未見過蛇的嬰兒,在看到蛇類圖片的時候,都會表現出害怕的特征。世界上的蛇種類繁復,可謂是五花八門,但大體上可以分為有毒蛇和無毒蛇這兩大類。
在無毒蛇家族里面,蟒蛇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它們沒有毒腺,以體型龐大著稱,一些超大型的蟒蛇,甚至能長到電線桿那么粗。
45斤巨蟒潛伏在甘蔗地被捕獲
蟒蛇并不算是一種十分罕見的動物,它們在我國分布范圍還是比較廣的,尤其是南方地區,很多省份里都有。在夏季蛇類活躍的季節,經常會出現各類的蟒蛇遭遇事件。很多時候,蟒蛇都會被農村的家禽牲畜所吸引,偷偷溜進村莊,盜食家禽牲畜。
比如在廣東梅州、福建泉州、云南雙柏、海南白沙等很多地方,都曾發生過蟒蛇吞食雞鴨、山羊的現象。無一例外,這些蟒蛇的體型都已經長得很大了。
近日,在廣西合山河里鎮的村民在甘蔗地里也發現了一條大蟒蛇,它潛藏在一處比較隱蔽的草堆角落里,若不是比較細心,還真發現不了它。村民被這大蟒蛇嚇了一跳,趕緊報警求助。后來消防趕到之后,果然在甘蔗地里發現了這條蟒蛇。
它的體型龐大,長度驚人,身體比人小腿還粗壯,為了防止這大蛇給周邊居民造成威脅,消防決定將其捕獲送往林業局,之后再擇機帶到深山老林里放生。事后經過稱量,這條蟒蛇的重量竟高達45斤,妥妥的巨蟒級別了。
蛇是需要冬眠的動物
世界上有一些動物,它們在冬季來臨的時候,會蟄伏起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冬眠。這類需要冬眠的動物,大多數都是變溫動物,比如蛇類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們無法像恒溫動物一樣利用消耗自身的能量來維持體溫,所以對環境的氣溫變化異常敏感。
當氣溫較高的時候,它們也相對活躍。而當氣溫變低,它們的體溫也會下降,身體變得僵硬,行動能力大幅降低。
農村有句老話叫“七月黃蜂八月蛇”,講的就是這些“毒物”活躍的季節。總體上來說,當氣溫超過25攝氏度的時候,蛇就會變得活躍起來。當氣溫超過30攝氏度時,它們就會變得異常活躍。而一旦氣溫降低在15攝氏度以下,蛇類基本上就要開始冬眠了。
在整個冬眠期間,它們可以做到不吃不喝,基本上也不活動,將身體代謝降到最低的狀態,以此來減少能量消耗,挨過漫長的寒冷季節。這些變溫動物,因為不需要消耗自身的能量來維持體溫,所以它們在食物的需求上也不會像恒溫動物那么大,這也是為何蛇在吃一次東西之后,就很久都不需要進食的緣故。
不是冬季到了蛇就會冬眠
一年中比較炎熱的季節,通常來說才是蛇類活躍的季節,因此在很多人的認知里面,到了秋冬季節,蛇基本上早早入洞冬眠了。然已經這個季節了,為何還能發現蟒蛇呢?
實際上蛇類冬眠并沒有那么絕對的,也不要把它們冬眠的時間跟秋冬畫上等號。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氣溫才是影響它們習性的因素,所以蛇冬眠與否,可以說跟冬季沒啥關系,而是跟溫度有關。
雖說當下很多地方的蛇都已進入冬眠狀態了,但在南方一些比較溫暖的區域,依舊還是有很多蛇類活動的,所以大家外出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一下。廣西地處南方,當下氣溫并不低,人們甚至都還穿著短袖,所以有蛇出沒并不奇怪。
另外,南方的氣溫起伏變化,也容易造成冬眠中的蛇間隙蘇醒活動。還有一些蛇,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因為受到了外界的干擾,也有可能不會進入冬眠狀態。
蟒蛇雖然是無毒的,但因為它們體型龐大,纏繞力量極強,所以同樣致命。科學研究發現,當蟒蛇的體長超過了3米,那么它的纏繞力量將大到一個成年男子都無法自行掙脫。寒冷的冬季即將到來,很多蟒蛇為了之后的冬眠,會積極尋找獵物,所以在這個季節里,我們外出活動時,也要格外注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