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聯合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長城互聯網信息中心、大專家.COM等共同主辦的健康中國創新大會暨2024云南醫生云大會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鐘南山、樊代明、張伯禮等20余位兩院院士,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會長姚軍、常務副會長兼書記郝燕燕、副會長李明等協會領導以及來自政、產、學、研各界代表等1000余人共聚彩云之南,分享醫療健康領域前沿研究成果和前瞻性思考,圍繞云南省醫藥衛生領域特色產業發展、重點實驗室建設等提出意見建議。
健康中國創新大會暨2024云南醫生云大會現場
善用創新技術手段 賦能醫學健康發展
2014年,鐘南山、樊代明、張伯禮等75位院士在上海共同發起成立大專家.COM,并凝聚一眾院士專家之力,打造研究醫學數智平臺——MedBrain。通過AI(人工智能)、大數據、大模型技術賦能,多維度服務于醫生的醫學教育、居民的健康管理以及藥械產品上市后研究等領域。
會上,鐘南山院士通過案例介紹了知識圖譜與大模型等AI技術在基層呼吸系統慢病防治領域的實踐應用。他認為,借助數智化平臺,能夠匯聚院士專家在長期工作中積累的醫學經驗、臨床診療邏輯方法以及各類文獻知識,通過人、機、物協同系統,賦能醫學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研究、藥物器械研發以及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
樊代明院士以整合醫學理念和實踐作為切入點,分享了他對AI的思考。“醫學從來都不是‘單打獨斗’,整合醫學主張將人體視為一個整體,將各個專科的先進知識和臨床經驗進行有機整合。”樊代明院士說,MedBrain就是把現有的浩如煙海的醫學知識及經驗,進行高度集納,并借助專業力量及AI手段梳理形成知識庫,用以為基層醫生提供決策輔助。
張伯禮院士介紹了他和團隊利用大數據、大模型助力中醫藥發展的探索實踐。在他看來,中醫藥與AI結合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開展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過程中,我們建立了循證證據庫,利用大數據、AI等手段對中成藥進行薈萃分析,并開展組分中藥創新研究,大幅提升了分析研究效率和準確度。”張伯禮院士介紹說。
“善智星語”大模型在會上發布
匯聚院士專家智慧 探索醫療健康之道
曾溢滔院士回顧總結了“大專家院士工作站”十年來的發展與工作成效。從啟動“助診因子”研究到“助療因子”研究,再進一步拓展到“健康管理因子”以及“公衛因子”等研究,“大專家院士工作站”伴隨著大專家.COM的成長,圍繞特定關鍵問題和技術,持續進行前沿科學研究,探索成果轉化和應用,培養高水平人才并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在此過程中,利用基于AI的醫學大模型進行數字化醫學研究,為未來的領域突破發揮重要作用。
圍繞大模型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創新應用,陳君石院士結合實際案例作分享,“2019年至2020年間,我們團隊就推出了健康管理1.0解決方案,在傳統的健康管理模式上嘗試使用數字化手段。這次推出的健康管理3.0解決方案,在1.0和2.0的基礎上做了全面升級,采用先進的MedBrain大模型底座以及ChatBot人機對話模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戶的意圖,提取關鍵信息并提供個性化的解答。”陳君石院士介紹說,“我們的健康管理服務將覆蓋人的全生命周期,對各種常見慢性病進行專病健康管理。要持續優化模型和產品的互動性,強化打造底座模型算法和支撐能力,建立線下服務團隊,實現個體化干預和指導。”
針對上市后藥械產品,需要在真實世界環境下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和開展研究。楊寶峰院士認為,傳統的研究評估模式在安全性、自主報告協同以及主動監測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依托大模型,能夠對海量數據進行多任務處理分析。同時,能夠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助力資源優化配置。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實時監測預警,對不良反應的模型發出預警。
凝聚政產學研合力 致力惠及大眾健康
目前,AI的發展已成為醫學進步的重要引擎。如何通過AI創新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為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便捷的醫療服務,助力醫務人員提升適應新需求的能力,需要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
長城醫療健康云在會上發布
通過深度聯合航天云網、西北工業大學,大專家.COM整合高質量數據,利用創新技術,研發了自主可控的通用底座大模型——“善智星語”。基于“善智星語”通用底座大模型(L0),大專家.COM聯合中國長城互聯網、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深度結合MedBrain知識庫,創新應用AT-MoE(Adaptive Task-planning MoE)自適應任務規劃混合專家架構技術,聯袂近百位院士專家,分別研發出了長城健康“行業大模型”(L1)、“院士專家大模型”(L2)、“醫院大模型”(L2)。會上,還發布了《長城健康及善智星語大模型工作報告》,進行了“長城醫療健康云”建設啟動儀式,舉行了相關簽約儀式。
大專家.COM董事長兼CEO姚娟娟介紹說:“通過大專家客戶端,長城健康大模型可以服務基層醫生在實踐中完成專業培訓教育。醫務工作者可以通過患者管理功能,查看大專家給予的患者健康指導建議,并通過線上線下與患者溝通聯系,把大專家的咨詢方案轉化為落地實施的具體行為,讓患者獲得優質診療服務,幫助基層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獲得成長與提升。同時,大專家客戶端以院士專家提供的專業服務為核心,服務居民按需索取的健康科普知識,為居民提供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務,為主動健康提供‘智慧’助力。”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會長姚軍在發言中明確指出,“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是我們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姚會長著重強調了健康管理在提升國民健康水平中的核心作用,并呼吁社會各界共同致力于構建一個全面覆蓋、醫健深度融合的健康管理體系,確保民眾病有所醫、健有所管,兩者相輔相成,共筑全民健康管理新格局。他引用了一項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合作的研究成果作為例證:研究顯示,相較于完全不運動,個人若能在周末累計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高強度體育活動,與264種疾病的風險降低存在顯著關聯,風險降幅介于11%至65%之間,而當這份運動量被均勻分配到每一天時,則與205種疾病的風險降低相關,風險減少比例在12%至59%不等。研究進一步指出,無論運動類型如何,均與死亡風險的下降有關聯,即便是少量的體育活動也能帶來積極的健康效益。此外,姚會長還特別強調了健康管理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預防與控制的關鍵意義。他提倡,我們的關注焦點不應僅限于已就醫的患者群體,而應同樣重視那些尚未踏入醫院門檻的健康人群,通過實施“寓治于管、三分治七分管”的策略,實現治療與管理的高效協同。姚會長堅信,只要全社會齊心協力,全民健康管理的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兼書記郝燕燕在發言中強調,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明確提出了“健康中國”的建設目標,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她介紹了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與大專家.com平臺及院士專家團隊合作,遴選出已經上市的3000種醫保目錄藥品,開展“上市后藥品真實世界研究”課題立項,期望獲得上市后真實世界環境下的藥品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經濟性數據,指導用“好藥”、“用好”藥。該項目預期成果豐碩,可為百萬醫生科學用藥提供臨床參考,為億萬居民合理用藥提供科普指導,為政府科學集采提供可靠依據,為企業藥品改進研發提供數據支持。目前,協會正在全國范圍內選取三級甲等醫院作為試點,組織專項課題的申報工作。郝燕燕書記呼吁廣大醫藥企業與醫療機構積極響應,攜手并進,共同為“健康中國”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她表示,雖然前路任重而道遠,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未來定將充滿無限希望與可能。
本次健康中國創新大會暨2024云南醫生云大會的成功召開,不僅是一次醫療健康領域智慧與創新的盛宴,更是推動中國健康管理事業邁向新高度的重要里程碑。會議匯聚了頂尖院士專家的智慧結晶,展示了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廣泛應用與深遠影響,為構建全面覆蓋、醫健深度融合的健康管理體系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實踐案例。通過政產學研的緊密合作,大會不僅強化了健康管理的核心理念,即“一切為了人民健康”,還為實現全民健康管理的夢想鋪設了堅實的基石。未來,隨著這些創新成果的不斷落地與深化應用,中國健康管理事業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為提升國民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國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