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當記者的長坡厚雪 | 愉見記者節

0
分享至

  作者 | 付瀟閱

  出品 | 鯨平臺

  愉見說

  下文轉載自“鯨平臺”對愉記的一則專訪,借記者節的版面匯報給大家。鳴謝財聯社旗下中國領先的記者與專家服務平臺鯨平臺。

  新入行的財經記者是否會苦惱,我要去哪里找到獨家線索?怎樣跳出寫稿子總是不溫不火的日常框架?如果只是寫五要素齊備的短消息,或是摳些常規數據寫稿,卻沒有個人增量的話,會不會很快都要被ChatGPT給PK下去了?

  從業到了第3、第4年,記者們往往會遭遇到第一個疲倦期,他們似乎總是很忙碌,但今年的忙碌和去年的忙碌又沒有區別,也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了。老套路寫不動,新突破又找不到,思考著這樣的日復一日究竟通往哪里?

  再到調查記者做得年份更久了,還會面對一種更深層次的痛苦,覺得自己總是看得到社會和人性的陰暗面,負能量纏身,覺得世界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單純美好,怎么辦?

  帶著以上這些伴隨著財經記者職業生涯“全生命周期”的問題,小鯨對話了一名從業到了第13個年頭的財經老記夏心愉。

  

  夏心愉

  PROFILE

  專欄作者、主持人,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專家委員,電視劇《城中之城》劇本策劃。

  她曾當過兩家外航空姐,又從空姐轉型到財經記者,玩笑話稱“不會做調查的空姐不是好記者”,也從報紙走向了電視熒屏,從日常報道寫出個人專欄。

  采訪中,小鯨對夏心愉的印象是——工作中的 “社交悍匪”,能量極高,思維敏捷,不怕沖突,不嫌麻煩。 作為一名金融記者,她說她在金融業內幾乎所有最親近的關系全是“不打不相識”的,比起“塑料關系”的表面客氣,她更喜歡處理“充滿張力”的關系 ; 她也說她幾乎從不浪費任何一場普通的采訪會,堅決不會在底下從頭坐到尾一聲不吭當“小透明”,她會逼自己去換位思考臺上的嘉賓最想說什么和最怕被問什么,想辦法提出讓別人印象深刻的問題,回去以后寫出有差異化的稿件。

  “當記者沒有捷徑,我們就是用一篇又一篇稿子和這個行業對話的,如果能把話寫到從業者心里去,或是寫出他想說又說不出的那句話,這些文字自然會有定向爆破的影響力。”

  接受采訪那天,夏心愉 一見小鯨她就熱情招呼: “吃的點好了,邊吃邊聽我講,我們會聊一整個下午。 ”

  “你發來的采訪提綱很深刻,問的問題貫穿了我職業生涯的所有困惑,所以我恨不得把我思忖過焦慮過彷徨過才得出的答案都通過你分享給大家。”夏心愉說她愿意躺下來成為一條前車的轍印,讓年輕的朋友可以踩著她的肩膀、經驗或教訓,砥礪前行。

  對話中有6個點讓小鯨受益:

  記者是社會的活動家,工作不是閉門造車,就是要出去,找到核心的人,問到核心的真相。

  比起成熟記者的經驗,新記者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削尖腦袋”無限逼近真相的勇氣,也是無價之寶。

  “木桶原理”新解: 自己有短板,就把桶傾斜一下,用足長板先,同樣可以裝下很多水。

  “笨功夫”或許對下個禮拜的出稿KPI毫無幫助,卻積累成了厚積薄發里那個“厚”。

  和光同塵,負陰抱陽,洞察力是不能單方獨用的,必須與慈悲心復方調和。

  當“碼字工”是個長坡厚雪的賽道,唯有熱愛能抵歲月流長。

  木桶有短板?把桶傾斜一下唄

  關注冰冷的數字背后活生生的人

  Y

  鯨平臺:你是從空姐轉型當的財經記者,在大學學的也并非財經相關專業,這條轉型之路順利嗎?沒有經濟類教育或從業背景的人當財經記者,起點會不會比別人低?

  夏心愉:我入職財經媒體的第一天,拿起了一份我即將作為記者在上面寫報道的日報,從頭版頭條看到副刊末條——OMG!竟然沒有一條完全看得懂!

  這時我的腦袋里有兩個聲音在拔河,一個在打退堂鼓:“算了算了財經門檻太高了,我這樣的要不去跑跑社會新聞吧”;另一個在吹進軍號:“這報紙雖然專業,但沒把我這樣的財經愛好者讀者框進去啊,報道挖得是很深刻,但我想看更具有故事性的、有大時代底下人物命運起落的內容啊。所以我還有空間,我來寫后者。”

  所幸的是,拔河的兩個聲音里,后一個,贏了。

  更幸運的是,我遇到了對我有知遇之恩的幾位時任部門領導,他們不僅寬容我是一個財經小白,還很鼓勵我利用好小白特有的好奇心、行動力和鉆研勁兒。我日后回想的確如此,成為成熟的財經記者以后,很容易對一些現象覺得司空見慣,覺得“這套路和幾年前的沒什么分別,有什么好多寫的”,覺得“不用去現場,猜猜都知道發生了什么”,成熟記者的經驗固然寶貴,但新記者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好奇與銳氣,愿意“削尖腦袋”無限接近真相核心的勇氣,更是無價之寶。

  正是因此,我反而在成為成熟記者之后,在采訪本的扉頁寫下來“歸零心態”,提醒自己把每一次采訪,當成當年從零開始的第一次出發。

  我時任直系領導姚劍老師還跟我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你們的新聞學課本里不是說了嘛,記者是社會的活動家,所以你的工作是出去活動啊,是有本事去找到人肯跟你說真話。專業記者再專業,你都可以找到比他更專業的人,有經驗的記者再有經驗,你都可以找到比他更了解事件的人。”

  一語點醒夢中人。從那一天開始,我建立了很多年雷打不動的工作習慣:但凡周末騰得出時間,都會真誠地約金融業內朋友、朋友的朋友,喝下午茶,然后把自己放到最低,把話茬不斷地推給他們,聽他們侃侃而談:比如那個階段,他們工作中的困惑;某個政策之下,他們工作方式的切換;機構經營得好與不好,在他們的角度感受到的是什么;行業遭遇風暴,他們又有什么說不出的苦……

  笨鳥先飛。這一個一個周末花下去的笨功夫,一個一個對口機構的業務部門去跑,或許對下個禮拜、下個月的出稿KPI毫無幫助,但是卻一寸一寸積累成了一個報道金融機構的記者,厚積薄發里的那個“厚”。

  我覺得這個汲取養分的過程很像金庸小說里的男主,比如張無忌段譽之類,他們總是開篇啥高深的武功都不會,但是真誠而好學,被拒絕后回家做好功課重新來拜訪,從而獲得了這派心訣那派劍法,最后融會貫通。

  而融會貫通的那一刻,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剛開始體驗那種感覺的時候真是太美妙了,你會發現自己寫到哪里都容易觸類旁通,比如你會既懂總行戰略又懂下面各個業務部門是如何運作的,既懂業務部門“油門”的心思又懂風控部門“剎車”的心思,等等。

  再之后,你發現自己不僅僅是一個采訪中的“受”者了,你越來越多地成為“播”者。你的采訪對象也很想采訪你:他在總行,看不到分行在想什么;他在后臺,想聽見前臺真實的聲音;他是機構,想知道監管的重點;他是監管,想知道市場的反饋……

  所以綜上,關于我這樣的空姐落地“外行冷啟動”,最后我總結出三個自己的理念轉變。

  第一,根據木桶原理,我們這樣的“外行”上手都會是一個有明顯短板的桶。但是沒有關系,我想通了:“出世的修行,是抵補自己的短板;入世的修行,是用足自己的長板。”所以,對于我自己這只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桶傾斜一下,用足長板先,同樣可以裝下很多水。

  第二,同樣是我自研的“傾斜木桶原理”,當我發現我在采訪中也可以成為一個“播”者、被人咨詢時,我突然就明白了自己的另一個定位,我不用對著A把A的業務范疇講得深澀,我恰恰是跟A說B的想法,然后跟B說A的想法。我把這個發現用“話糙理不糙”的方式總結了出來,叫做:“跟秀才聊殺豬,跟屠夫講讀書。”(這里并無褒貶隱射哈,只是為了形象和押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通過上述方法論,通過一個一個周末的笨功夫,我的報道里,開始有了活生生的人,人的抉擇,人的感受,人的喜怒哀樂,人的悲歡離合。我相信所有的高屋建瓴,最后都需要一個一個大活人去建設,所有大時代的流變與光芒,最后都折射在了一個一個微觀主體的命運上頭,起起伏伏。這才是財經報道最有溫度的地方,最抓讀者的地方,也是社會經濟最真實的世相。

  最后我想說,在這個世界上,一時的捷徑可能都會是長期來看的遠路,做財經記者也是如此。只有一篇一篇報道,扎扎實實地去做,認認真真地去讀懂行業、讀懂人心,日積月累,我們的洞察力和筆力才會到家。

  這也才是“立威”本身。

  這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

  穿越倦怠期,唯有熱愛能抵歲月流長

  Y

  鯨平臺:從空姐轉行為什么會選擇當財經記者?13年來樂此不疲,這條路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夏心愉:我覺得有三個原因。

  第一,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能用自己的一生,去overlap別人幾輩子、乃至幾十輩子人生體驗的工種。我覺得人的精神壽命、心靈壽命,不在于人活了多久,而是閱歷了多少。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變化度是很小的,下周做的事和本周一樣,明年做的事和今年一樣;大部分的工作,見的人也不多,一個辦公室一個車間,可能一年到頭也就這么幾張熟面孔。但記者不是,這張名片能讓我敲開很多人的生活去探訪、去共情,也能催我不斷奔跑去跟上時代的變化,這周還停留在這個選題,下周我就可能奔赴一個全新的領域了。

  第二,只要肯懷揣匠心,當個“碼字工”真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每一篇文字、每一次采訪所積累下來的認知與經驗,全部都是時間贈予的玫瑰,我們的記錄會越來越有力量,當然衍生價值就是越來越不缺市場。而且這個賽道不那么近功近利,還有那么一點“和孤獨為伴”,我們的大部分工作時間其實都在背對大千繁華只向著一面書桌一盞孤燈,去思考和沉淀,也因此可以把生活養得足夠有“靜氣”。時間久了,并不是你主動變成了“一哥”或“一姐”,而是你的競爭對手會慢慢離開這個賽道。

  第三,我們記錄下來的文字,是有意義的,構成了這個社會前行的非虛構寫作,有些人通過你的文字實現了信息的公開對稱,有些人通過你的文字慢慢獲得了專業上的長進,甚至有些人通過你的文字汲取了內心的力量,感覺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斗。正是因為感受到了這種“意義”的召喚,也是為了鞭策自己,我把微信簽名檔改成了——

  “在天為星,在地為燈”。

  鯨平臺:在這條路上,您有沒有遇到過倦怠期?我們該如何走出倦怠期呢?

  夏心愉:什么東西能抵歲月流長?唯有熱愛能抵歲月流長。

  我們先來籠統地說,人們一路奮斗的精神力量在哪里。

  剛開始做財經記者的那一兩年,最好的力量也許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每天觸摸新鮮的世界,感覺得到自己一直都在進步,人脈圈子愈發廣闊,知識體系愈發廣博,這些都會激發我們的小宇宙,樂此不疲。

  慢慢的,就像是聞香久而不覺其香,人的應激反應期、新鮮期過去了,倦怠期就如約而至了。穿越倦怠期靠什么?要么,是因為工作通往“面包”,而且是手邊換“面包”性價比最高的一份;要么,就得讓事業,通往“意義”。

  再到后期,往往是很多人進入中年以后,工作和“面包”已經基本脫鉤了。比如對某些行業某些人而言,繼續工作只會讓基礎生活質量變差,變得不得不奔忙、三餐不定時,無法停下來享受人生,甚至變得不得不把已經能讓人生自由的家庭財富重新拿出來,簽到對賭桌上。那這個時候,堅持工作,熱愛事業,不倦奔跑,靠什么?

  我覺得有兩種可能性。一靠充沛的欲望,對名利權情狂熱的追逐遠不是“面包自由”就能解決的;二靠充沛的愿力,小到為了給跟著自己打拼的這幫兄弟、這些員工一個未來,大到為這個行業、為客戶、為社群再帶來更多的價值。

  以上這兩樣東西都沒有,但這人本身卻頗有能力,那么他的事業很容易停在一個平臺上,小富即安,因為很簡單,這里就是性價比最高的地方了。以上兩樣有前者+能力,事業很可能會快速勃發,但也潛藏暗滋了很多風險,因為為一己欲望而燃燒的人,不會太在意社群利益,也不會很尊重規矩和邊界。以上兩樣有后者+能力,以德馭術,德以配位,或許才能走得遠。

  財經媒體行業,與其它行業,其實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燉雞湯了,下面直接往最接地氣的、世俗的層面說, 我覺得 當財經記者可以通往四條路。

  其一,“跳板路徑”。這也是我們身邊發生率最高的。扎扎實實當個2、3年記者,你對你所跑口行業的專業積累和人脈建設(尤其是高層人脈建設),很可能比你當年直接去當個非管培性質的基層員工要強。能力優秀的財經記者工作到第三年,手上有三家以上跑口機構試圖挖你這個人是很正常的。

  其二,“行政路徑”。這條道路也是眾望所歸。自己干得好,就帶上團隊一起干得好,團隊干得好就帶一個部門,從記者到責編,從條線或部門主管到編委,總有上升路徑,每拾一節臺階,也是讓自己的能力發揮更有杠桿、更大化。

  其三,“小成即安路徑”。如果家庭沒有太嚴苛的“面包”壓力,那么徜徉舒適區里當記者也是不錯的,社會地位不賴,甲方心態充足,收入合計上性價并不低,最關鍵的是,你很難找到第二個職業,如此“身心自由”。

  其四,“專業主義路徑”。這也是我過去13年來都想走通的一條路。就用一顆匠心,用一支筆來成立自己、成就自己,可以借一個大媒體的平臺,也可以放下平臺只用自己的名片,我想試試看,這樣走最終能夠走到哪里。這條路在國外是通順的,比如像Larry King這樣的存在就是典范和旗幟,但在國內略顯尷尬,你可以想象當一個媒體人兩鬢斑白還和一群后輩一起在一線,往往會被看作“混得不行”。這也是我想要探索這條路的原因。

  我也希望我的終點,可以成為后來者的起點。

  用70%的力氣做30%的稿子,咬住你的關鍵時刻

  財經無現場?不,去了現場總有意外收獲

  Y

  鯨平臺:具體到方法論的層面,很多記者覺得自己每天也都忙忙碌碌,但寫出來的都是日常稿,沒有代表作,也找不到突破點,怎么辦?

  夏心愉:四條方法論推薦給大家。

  第一條,不要把力氣平均地鋪在每篇報道上,更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耗散在日常稿上。我理解日常出稿、盯緊條線是我們基礎KPI,我們要做,但只是用一部分精力去做。永遠記得,到最后真正讓你成為你,讓你從同輩中脫穎出來,形成辨識度,甚至形成不可取代性的,不是日常勻質的稿子,而是你的獨家、你的深度、你的調查、你對于這篇稿件的“增量”部分。

  要用70%的力氣,做那30%的稿子。

  第二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關鍵時刻”,但機會并不會太多。一旦發現自己的“關鍵時刻”來了,咬住就絕不松口。我自己的經驗是,一篇報道一針下去見血了,那我會調度所有的資源過來戳第二、第三針,直到形成議程設置,這個話題被友媒跟進,我的發現被友媒援引,我依然會藏好后一個料,然后適時再拋出來,再引領話題……反復操作,就會形成行業影響力。

  第三條,我不贊同對稿件唯負面論的評判標準,尤其不寫門檻很低的負面。比如對一家機構,規模增速慢了你可以說他發展失速、增速快了你可以說他不顧滯后的風險;如果誰非要搞一家機構,一張財報上百個指標,橫向對比行業排來排去總有可以裝著專業攻擊人的話茬;再往簡單里做,拼貼就行了,機構過往的負面新聞抄一抄,監管公示的罰單里關于這家機構的內容拉一拉,和當前某個事件一拼貼,就形成了對方“內控混亂、合規不足”的結論。

  這樣其實不好,非但立不了威,從某種程度上,還有傷其威。不如把這些淺層次的負面都往深處遞進,比如,他的某個業務是不合規,但行業只此一家么?為什么大家都出了同樣的問題,那是不是資本逐利帶動了惡性競爭,從而“劣幣驅逐良幣”了呢?如果是一個行業的問題,如何才能推動行業良性發展?你看,只要把問題往縱深里推,你的稿子自然就深刻了,你下筆反而容易對事不對人,不怒自威了。

  記者寫稿的狠勁兒,不體現在字面狠,而體現在采訪和思考的深度。

  撥開迷霧,所見真相,而剝開真相的表象,你所見的,皆是人性。

  第四條,那記者該有什么能力呢?我覺得要么會“研究”,要么會“調查”,至少二選一。我至今很佩服我的一位前同事,研究能力超強,給她兩天的時間,她能拉你十年工商數據,十年報表,然后坐在辦公桌前幾個小時,可以梳理錯綜復雜的股權關系,發現一堆獨家線索,還各個致命。我不是科班出身,研究能力都靠工作以后再訓練,但我調查能力還不錯,很多事件,我的想法是,能去現場就去現場,能當面找人就不用電話,想所有的辦法,問到最核心的人,還原出最逼近事實的真相。

  鯨平臺:有人說“財經新聞無現場”,但剛剛聽你聊到,去現場又是很重要的。

  夏心愉:是的,因為去現場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比如我曾經寫過一篇關于某燃油貿易公司的稿件,大家也會覺得這類內容是“無現場”的、只要看看財報就行的吧? 我發現這家公司在 招股說明里提到自己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持有危化品運輸證,我就用了一個笨辦法,去了許多油品貿易類企業租的辦公樓,結果問到了辦危化證的詳細操作方法——原來這根本不是一張難辦的證,實在談不上“核心能力”。

  到了現場也進不去,怎么辦?我的答案是“前門不通走邊門”。比如,你要去一家產品爆雷的公司做暗訪,這家公司在三樓,你說你是記者,門衛肯定不讓你進去啊,那你就說自己是投資者,過來問問產品運作情況的;如果還不行,你就當場查這棟辦公樓,五樓是什么公司,然后去邊門說自己是五樓公司的客戶。

  我不抽煙,但出去做暗訪的時候,口袋里永遠備兩包煙——你懂的,請門衛放行,一包煙和一些“包裝”自己來意的說辭,真的很有用。

  進辦公樓了以后,如果公司人去樓空了怎么辦?員工不肯開口怎么辦?其實,我們哪怕找到那層樓的保潔阿姨,都可能會有收獲。我就碰到過一名夜管阿姨,我對阿姨說,我也想開一家這樣的公司,阿姨就操著上海話,擺著手說,這個公司一定要有介紹人才能開的呀,證照你也搞不定的,這個圈子你哪能進得來呀……

  和光同塵,負陰抱陽

  洞察力是不能單方獨用的,必須與慈悲心復方調和

  Y

  鯨平臺:聽說調查記者有時會遇到危險,該如何保護自己?

  夏心愉:首先我不是典型意義上的調查記者,因此也借你的問題向所有調查記者致敬,你們追逐在為這個社會求公平與正義的道路上,是我的燈塔與憧憬,是這個行業的風骨與脊梁。

  我是報道機構和行業的,但也難免會因為負面報道動了別人的奶酪,對此,我有10個字:“廣結緣、種善因、下筆回撤”。一開始,我就不是奔著惡意或破壞性來的,過程中,也盡可能理解人、幫助人、尋找建設性。

  我之前寫某地鋼貿市場調查,曾經遇到鋼貿老板打算派人來扎暴我車的輪胎以泄憤。

  還有一次我獨家報道了某P2P爆雷,結果是,同事跟我說你現在別下樓啊,樓下已經有投資者集結著罵過來了,說你不報道就不會那么快出事,他們就還有時間趕緊贖回。那次我也挺緊張,當天磨磨蹭蹭到半夜12點多才敢下樓回家,第二天就請了年假去新加坡休假了,但是依然花了不少電話費接了好幾個投資者里所謂“維權領袖”或“群主”的越洋電話,罵的全是臟話,那陣子我的微博底下也都是罵罵咧咧的留言。

  再有一次,是我已經全職做自媒體期間,獨家寫了東北某地級市的城投產品問題。結果呢,對方好聲好氣給我打電話,說讓我再去一趟東北,他們要招待我,還要跟我說些我不知道的項目細節,幸好我留了心眼提前聯系了產品方(某券商資管),才知道對方把我叫去是別有用意的“鴻門宴”。

  回頭想以上這些情景,為什么可以全身而退,也許有四點原因,無心插柳地保護了我吧。

  第一,是我們做報道時的出發點,就是善意的、是建設性的,我幾乎寫所有這類稿件,下筆都是回撤的,在字里行間留下換位思考的理解。

  第二,“手腳干凈”,負面報道其實是離“財物”最近的,記者也是最容易被“攻關”的,切記不該碰的不碰。

  第三,流程合規,該交叉求證的信源要做足,該留的采訪錄音要留好,該保護的信源也保護起來。我不喜歡背后捅人,在做完所有的前期調查,發稿前,我其實會最后采訪對方,告訴對方。

  第四,事后的建設性。上面舉的三個案例,不管是對鋼貿商、還是投資人、以及發了產品面臨還款逾期的券商資管,我其實都會站在他們的立場想問題,想辦法,從我的角度看看能幫他們一些什么。我相信人心都是相通的。

  鯨平臺:剛剛問了財經記者職業生涯的初始期、倦怠期,最后一個問題是為老記者們提的。就像你剛剛說的,剝開表象所見皆人性,我在之前一次采訪中也聽一為非常資深的調查記者說,他看到了很多人性里的陰暗面,因此常常陷入痛苦。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平復自己的內心?

  夏心愉: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過我,也讓我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洞察力是不能被單方獨用的,它必須與慈悲心復方調和。

  因為如果你單方獨用了洞察力,那你必然過于清醒,過于清醒就只會通往三條死路:要么痛苦,要么殘酷,要么麻木。這就是為什么有句頗有智慧的話,叫,難得糊涂。

  但如果你的內心明明是硬的,卻在那裝糊涂,是沒用的,那樣只會增加內耗,不會減量痛苦。所以最終,要靠明白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是“天使面”和“惡魔面”的綜合體,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所以不要只盯著任何一面,淪陷在牛角尖里,而是,在深刻理解“惡魔面”成因的前提下,擁抱和擴大他的“天使面”。

  就像陽光的照射和空氣的彌散,不會因為善惡而起分別心,而厚此薄彼。我們可以覺知他人從而更覺知自己,所謂嘗試著“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然后用一支筆的力量去盡可能呈現他,穿透他,尋找從人心到世間的天使面和光明面。

  不是有一句話說么,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舊熱愛。我用我的人生感悟給這句話加一個注腳,那就是,我們既要拿起正義的劍,又要拿起寬容的愛,剛柔并濟,悲智雙運,和光同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我的缺陷是意志力遠遠高于體力,發燒38度多還在堅持上班!大家還是要勞逸結合

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我的缺陷是意志力遠遠高于體力,發燒38度多還在堅持上班!大家還是要勞逸結合

和訊網
2025-05-21 15:02:59
“黃楊鈿甜事件”中最諷刺的一幕出現了!

“黃楊鈿甜事件”中最諷刺的一幕出現了!

末名先生
2025-05-21 16:05:50
難評!脫口秀女演員被男子當眾摸大腿根,網友曝細節,為男子叫屈

難評!脫口秀女演員被男子當眾摸大腿根,網友曝細節,為男子叫屈

派大星紀錄片
2025-05-21 17:02:59
北航一保研學生跳樓自殺:導師臨時換題,被迫延畢,更多細節流出

北航一保研學生跳樓自殺:導師臨時換題,被迫延畢,更多細節流出

娜烏和西卡
2025-05-21 13:14:25
美俄通話后,梅德韋杰夫告訴澤連斯基:你還有“最后一次機會”

美俄通話后,梅德韋杰夫告訴澤連斯基:你還有“最后一次機會”

第一軍情
2025-05-21 17:02:57
曝9歲天才棋手朱宏鑫跳樓自殺,獲冠軍仍遭父親毆打,渾身都是傷

曝9歲天才棋手朱宏鑫跳樓自殺,獲冠軍仍遭父親毆打,渾身都是傷

180°視角
2025-05-21 10:18:27
不是布朗,不是胡金秋,廣廈奪得隊史第一冠,最該感謝這三人

不是布朗,不是胡金秋,廣廈奪得隊史第一冠,最該感謝這三人

南海浪花
2025-05-21 08:44:58
以色列估計要被群毆了,各國都開始陸續撤僑,中東看來要出大事了

以色列估計要被群毆了,各國都開始陸續撤僑,中東看來要出大事了

近史閣
2025-05-21 15:53:05
朱媛媛去世了!她最放心不下的不是辛柏青和父母,而是17歲的女兒

朱媛媛去世了!她最放心不下的不是辛柏青和父母,而是17歲的女兒

小娛樂悠悠
2025-05-21 14:57:48
綿陽一村民在外務工家中老宅被拆,鎮政府回應:系施工方誤拆

綿陽一村民在外務工家中老宅被拆,鎮政府回應:系施工方誤拆

澎湃新聞
2025-05-21 14:20:29
形勢嚴峻啊!現在汽車庫存都350萬臺了,創下了兩年內的新高…

形勢嚴峻啊!現在汽車庫存都350萬臺了,創下了兩年內的新高…

火山詩話
2025-05-21 18:18:34
戲太多!印度開始叫賣中國導彈殘骸,印媒:日本法國已上門求合作

戲太多!印度開始叫賣中國導彈殘骸,印媒:日本法國已上門求合作

派大星紀錄片
2025-05-21 16:37:37
第一次見香港35㎡的房子,居然有3室2廳,輕松住下一家4口,曬曬

第一次見香港35㎡的房子,居然有3室2廳,輕松住下一家4口,曬曬

家居設計師宅哥
2025-05-21 19:31:15
越鬧越大!黃楊家底被翻,曝黃媽才是大佬,牽扯到500億救災款

越鬧越大!黃楊家底被翻,曝黃媽才是大佬,牽扯到500億救災款

葡萄說娛
2025-05-21 09:18:41
你剛經歷了21世紀最美麗的一場消亡

你剛經歷了21世紀最美麗的一場消亡

新世相
2025-05-20 22:07:48
提醒!北京明日風雨交加,局地中雨

提醒!北京明日風雨交加,局地中雨

首都之窗
2025-05-21 15:36:07
6-2,上海海港晉級足協杯第4輪,19歲新星蒯紀聞處子球+妙傳

6-2,上海海港晉級足協杯第4輪,19歲新星蒯紀聞處子球+妙傳

側身凌空斬
2025-05-21 21:24:33
陳奕迅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臺山TV”發的視頻引發歌迷恐慌,工作室下的留言爆了:起來上班,趕緊辟謠

陳奕迅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臺山TV”發的視頻引發歌迷恐慌,工作室下的留言爆了:起來上班,趕緊辟謠

澳門月刊
2025-05-19 09:53:22
“大民”悼念“云芳”!網友淚目……

“大民”悼念“云芳”!網友淚目……

互聯網大觀
2025-05-21 14:38:15
演員朱媛媛因病去世

演員朱媛媛因病去世

界面新聞
2025-05-21 11:14:57
2025-05-21 23:35:00
愉見財經 incentive-icons
愉見財經
《愉見財經》全媒體專欄
2925文章數 1074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財經要聞

年虧百億、裁員自救!“AI四小龍”難了

頭條要聞

被特朗普警告“吞下關稅” 沃爾瑪再發聲

頭條要聞

被特朗普警告“吞下關稅” 沃爾瑪再發聲

體育要聞

打破三大魔咒!廣廈終于將冠軍帶回浙江

娛樂要聞

中國國家話劇院發訃告:沉痛悼念朱媛媛

科技要聞

網易直擊IO大會:Gemini接管一切 眼鏡炸場

汽車要聞

價格下調 2025聰明款ID.4 X限時13.99萬起

態度原創

時尚
親子
手機
數碼
本地

不想被叫“阿姨”?這4種穿搭陷阱記得要避開!

親子要聞

從“作妖”到和解:一頓飯吃明白的育兒真諦

手機要聞

紅魔10S Pro系列手機再曝:驍龍8至尊版+7500mAh電池

數碼要聞

三星新款充電寶 EB-P3910 現身

本地新聞

云游中國 |重慶人手一只熊貓?四世同堂等你打卡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清市| 灌云县| 沙河市| 兴和县| 米泉市| 内黄县| 会理县| 美姑县| 普洱| 盖州市| 桑日县| 迁安市| 盐山县| 颍上县| 邹城市| 名山县| 呈贡县| 德钦县| 广河县| 唐山市| 育儿| 尖扎县| 武川县| 黔西| 同心县| 遵义市| 永州市| 枞阳县| 东丰县| 威宁| 封开县| 福建省| 紫阳县| 龙门县| 舞钢市| 兴城市| 承德市| 策勒县| 蒙山县| 姜堰市|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