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革命家庭氛圍熏陶的彭小楓一直有個報國夢。1963年,終于到了上大學的年紀,彭小楓決定報考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彭小楓的學習成績一向名列前茅,因此這次報考他也是信心滿滿。然而等來等去,彭小楓卻沒等到錄取通知書。一打聽才知道自己竟然因為家庭成分問題被拒了。
資本家家庭里走出來的革命者
革命家庭里走出來的孩子竟然出身有問題,彭小楓心里是一百個想不通。但實際上,他革命家庭出身不假,說他家庭成分不好也是事實。這一切還要追溯到他的母親身上,是一個資本家的小姐,又同時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
林穎原姓周,她的父親是開錢莊的。能開得起錢莊,自然是家資頗豐。在湖北襄樊一帶,周家算得上是大戶人家。即使時局有些動蕩,周家人卻也是衣食無憂。
但出身優渥的林穎卻沒有沾染上有錢人家的陋習,反而因為飽讀詩書而滋養出了她為國為民的抱負。讀書時,林穎時常與同學們走上街頭,一道抗議日軍的暴行。哪怕遭到驅趕,林穎也不曾退卻。母親為此擔憂不已,生怕林穎出什么閃失。
一次抗議時,日軍的轟炸機剛好路過,炸彈就在林穎身邊轟開。萬幸的是,林穎躲避及時,沒有受傷。可母親卻說什么都不愿意林穎去冒險了,強行把她送到了鄉下。要她好好靜心備婚,之后與早年間定下的一個富家公子結婚。
林穎對這樣的安排是不滿的,于是一天晚上,她便翻墻逃了出去。改名換姓后,林穎積極投身抗日救國運動,一段時間后被吸納為中國共產黨員。
1939年11月,林穎隨組織向豫皖蘇抗日根據地轉移。而當時,迎接他們到來的正是時任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員的彭雪楓。年輕有為的青年將軍,林穎沒有道理不崇拜他。后來組織上為彭雪楓和林穎牽線搭橋,兩個人在彼此熟悉后走到了一起。
拋棄優渥的生活走入革命隊伍,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彭雪楓對這個從資本家家庭走出來的革命者十分欽佩。1941年9月23日,兩人在柏樹林里情定終身。第二日,兩人便正式結為革命伉儷。
烽火里的浪漫
兩人的婚禮十分簡單,但卻是戰場上難得的浪漫。彭雪楓所在的新四軍第四師(皖南事變后整編)全軍上下都在為這一對有情人慶賀,師政治部青年科長吳起春還特意拿出了之前從日軍那兒繳獲的120蔡司相機給兩人拍照。
這可是正經德國貨,難得極了!彭雪楓和林穎站在一起,咔嚓一聲,定格了這極為珍貴的一瞬。但畢竟是戰時,不過三日,這對新婚夫妻就要各自工作去了。
當結婚照洗出來的時候,林穎已回了淮寶縣。彭雪楓收到照片,很是愛不釋手。在彭雪楓心里,妻子在照片上靦腆的笑是世上最美的笑容。彭雪楓也不吝于分享自己新婚的喜悅,結婚照印了許多,散給了第四師的不少戰友。
不過兩人雖在兩地工作,但時常寫信往來。鐵血的將軍會在信紙上一筆一劃寫下自己的相思,堅強的女戰士也將全部柔軟寄托筆端。再次重逢便是第二年的一月末,兩人的重逢雖然是在寒冷的冬日,可相見時的熱烈卻能融化冰雪。
之后的幾年里,這對愛人依舊是聚少離多。1944年8月,彭雪楓即將率部往河南收復失地,他匆匆到林穎工作的地方與她告別。然而他們二人都沒想到,這次分別就是永別。9月11日,河南夏邑八里莊成了彭雪楓人生的終點——他不幸在戰斗中犧牲。而那時的林穎已懷有身孕。
愛人離世的消息對林穎來說打擊極大,但林穎很快堅強起來。她繼續奔走在祖國需要的地方,連帶著愛人的一份。他們的孩子彭小楓也在林穎的教誨下長大,成了祖國的棟梁之材。然而彭小楓報考哈軍工時卻因林穎曾經“資本家的女兒”的身份被劃掉了錄取資格,這實在令人感到不解。
萬幸的是,彭雪楓的昔日戰友張愛萍站了出來,講明了情況。他一句“彭雪楓之子也不能信任”令負責政審的工作人員汗顏不已。彭小楓也十分感謝張愛萍的關心與幫助,他后來是這樣回憶這件事的:“如果沒有張叔叔,就沒有今天的我。”
參考文獻:
[1]朱暉.抗日烽火中的浪漫情侶——記彭雪楓與妻子林穎[J].黨史縱覽,2007(09):32-35.
[2]王衛華.一張從未面世的彭雪楓結婚照[J].文史博覽,2009(11):55.
[3]《張愛萍上將軍旅軼事》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0.06.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