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戰役,是讓很多人想起就會心酸的一戰,眾多英勇的志愿軍身著薄衣,在冰天雪地里跟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作戰,很多指戰員不幸被凍死凍傷,非戰斗減員超過了戰損。
這個慘烈的結果,讓兵團司令員宋時倫承受巨大壓力,同時也引發了民間的諸多議論,其中有一個聲音就是不解為何當初選的是第九兵團入朝參戰。
其實就那個局勢而言,第九兵團第二批參戰可以說是最優也是唯一的選擇,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第九兵團擁有豐富的對陣美械經驗
第九兵團下轄20軍、26軍、27軍,前身分別為華野1縱、8縱、9縱,都是戰斗力極強的部隊。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在華東地區投入了大量中央軍精銳部隊,第九兵團的三個軍都曾與之交戰,并通過俘獲而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美械裝備。
在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中,華野的敵人就是全副美械的整編74師,三個縱隊都有極其亮眼的表現。9縱(即27軍)在戰役初期固守坦埠防線,保護華野指揮部的安全。
他們承受住整74師猛烈火力,力保陣地不失,同時還能分出一部去搶占雕窩等戰略要點,最終把整74師的銳氣耗盡,待敵察覺后方被襲時,只能選擇撤退;
1縱(即20軍)則在關鍵時刻猛插到敵人空隙中間,死死擋住黃百韜整25師,使敵人無法會合,并協同兄弟部隊占據必經退路垛莊,使整74師只能撤往孟良崮;
8縱(即26軍)先是阻援,搶占萬泉山,切斷整74師與整83師間的聯系。后在總攻之際奉命奪取主峰,他們用一往無前的氣勢配合兄弟部隊全殲了整74師。
這次戰役,三個縱隊都表現極為優秀,穿插、分割、包圍、殲滅一系列戰術完成得行云流水。
通過殲滅整74師,三個縱隊也獲得了不少美械,再加上前后的宿北、魯南、萊蕪、淮海等戰役所獲,他們都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美式裝備。
總而言之,第九兵團的三支部隊多次與美械部隊作戰,自身也有美械,如此一來,就清楚朝鮮戰場敵人的武器特點,能夠有一個基礎的使用及防御技巧。
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可以降低傷亡,這是中央當時考慮到的一個因素。
二、第九兵團已是當時我國能調動的最精銳部隊
朝鮮戰爭對于我國來說是極其意外的,金將軍最初征求我們的意見,回復其曰最好先等東南戰事結束,這樣才能抽出力量支援。
然而金將軍已急不可耐,靠著蘇聯的支持,仍是南下,這不僅讓南朝鮮措手不及,也讓我國很多準備都沒做好。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時,我國的解放戰爭已沒有懸念,工作重心開始由作戰轉為生產建設,很多人都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思想。
加上龐大的軍隊會影響地方恢復速度,因此軍隊進行了大規模復員,還能抽得出來的機動力量確實太少。
的確,解放軍曾陸續組建過19個兵團,但這時一野的兩個兵團、二野的三個兵團已經被撤銷;三野同樣撤銷兩個兵團,僅保留第9、10兵團。四野也撤銷兩個兵團,保留下13、15兵團。華北三個兵團撤得只剩19兵團一個。
當朝鮮半島燃起戰火后,僅剩的這些兵團里,中央肯定優先考慮四野部隊,15兵團由于正在華南沿海警戒,一時抽不開身,最終就讓13兵團緊急北上戒備。
13兵團下轄“五虎”中的38軍、39軍、40軍,戰斗力冠絕全軍,加上部隊多為北方人,又長期在東北作戰,能盡快適應朝鮮半島的環境,選擇他們首批入朝沒任何問題。
而他們也沒有辜負期望,第一次戰役拿下開門紅,尤其是云山戰斗痛擊美軍,打破其不可戰勝的神話,也讓全體指戰員有了打敗美軍的信心。
但是第一次戰役同樣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尤其是兵力不足,導致沒能實現大量殲敵,且敵人仍在持續北上,威脅到了志愿軍和人民軍隊后勤基地江界。如此嚴重的勢態,讓中央決定緊急增兵。
如前文所述,國內還存在兵團建制的只剩下第9、10、15、19這四個。10兵團、15兵團都要防備沿海,那就只能從第9、19兵團里面挑。
19兵團自從跟隨彭總解放大西北后,已有轉為軍墾的趨勢,一部分復員,一部分開墾建設,一部分去賀蘭山剿匪,訓練強度大大降低。所以看來看去,就第9兵團最合適。
13兵團有38軍、39軍、40軍三支王牌,第9兵團也有20軍、27軍兩支主力。兩大兵團在全體解放軍中都數一數二,最關鍵的時刻,只能讓他們先頂上。且第9兵團原本是解放臺灣的預備隊,屬于可以調動的機動力量。
綜合各方面來看,第9兵團被抽調入朝的確算那個時局下最優也是唯一的選擇,不能從結果去反推。
其實打得慘烈,也不能將責任推到第9兵團身上。他們也做了一定準備,接到命令后就立即趕往山東整訓,兵團的全體指戰員清楚接下來要去做什么。部隊的戰斗狀態、思想動員等等工作都已經到位,如果時間充裕,他們一定能打得更好。
奈何,朝鮮局勢崩潰得太快了啊。第9兵團進入山東不到一個月,又被連番催促入朝,只好再度開拔。
如此規模的調動,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情。后勤供應方面,還有華東和東北兩大地區的銜接,其中的麻煩,需要一個一個去解決。
抵達東北后,東北軍區后勤部部長李聚奎看到第9兵團指戰員大多數穿著單薄,連忙去與宋時輪商議,希望能在沈陽短暫休整幾天,這樣就能提供一批棉衣棉褲。但前線的命令一道接一道,宋時輪也不敢耽擱。
朝鮮北部被狼林山脈分割成兩部分,首批入朝的志愿軍只能聚焦于西線,東線僅一個42軍。且42軍已因傷亡太大逐步退出黃草嶺、美陸戰1師開進了長津湖地區,正在猛攻柳潭里。
一旦此處被突破,往西20多公里就是志愿軍38軍、42軍背后的舊龍里。舊龍里再往西就是40軍背后的武坪里。若這兩處被美軍攻占,志愿軍和人民軍的后勤中心江界也會不保,那時我方將面臨絕境。
所以第9兵團也是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