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先楚有旋風司令的稱號,這也是他在戰爭年代通過拼殺得來的,而且在他指揮作戰中也未有任何的戰敗,這樣的戰績是璀璨的。可是在抗日戰爭才開始沒多久,他卻從戰場上消失了,還一消失就是五年,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韓先楚是1913年出生,湖北黃安的,由于出生在貧困的家庭中,他從小就吃了不少的苦,并且還受到了地主的壓迫,從而讓他對革命特別的向往,他覺得只有開展了革命,才能夠讓這個社會煥然一新。在1927年的黃麻起義,讓他堅定的走上革命之路。當時他不過14歲,起義雖然遭遇了挫折,可是對革命的信念卻沒有減少分毫。1930年韓先楚成為紅軍的一員,并且在戰場上勇往直前,也讓他順利通過考驗成為共產黨員。
后來他更是在戰場上展現了出色軍事才能,使得他職務上升的很快,沒多久就成為團長。1933年韓先楚得部隊被編入了紅25軍,這也讓他的職務下降為了副連長,對于這樣的職務變化,他卻不自怨自艾,相反上了戰場還依舊勇猛沖鋒,并且虛心學習,讓他的軍事素養提升的很快。
在部隊來到陜北后,他就成為了營長。直羅鎮的戰斗對韓先楚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中央對他認可的關鍵。當時他帶著一個營去抵住敵人的進攻,而敵人這邊可是五個團,進攻相當猛烈,而韓先楚部隊是需要掩護中央撤退,所以必須用盡全力。
而他也沒有辜負中央的期望,完成了任務,并且還成為了師長,當時他不過才二十多歲,真的是年輕有為。抗日戰爭開始時,他被任命為八路軍的副團長,并且帶著部隊在冀南地區同日軍作戰,對建立根據地發展壯大部隊做出不小的貢獻。
很快他的職務也發生了變化,擔任過代理旅長,還有軍分區的司令。可就在他的軍事生涯高峰時刻,卻在之后發生了轉折。1941年3月,韓先楚接到了命令回到了延安,從那之后到1946年的五年都沒有出現在前線,這就相當于他被雪葬了,既然韓先楚能力這么出色,他應該繼續在戰場上奮勇拼殺,可最后卻是被雪葬五年,這又是為啥呢?
對于這五年韓先楚的情況,沒有歷史有這方面的記載,雖然有人說是他同黃克誠之間有矛盾,被排擠了,可如果細究的話,就會覺得這個理由站不住腳。
首先韓先楚可是344旅中的主力大將,而黃克誠也不是中央派下來的干部,他們之間會有意見不同也是正常的,不過這也不能讓一個將領直接消失在崗位上五年,這就有點不符合邏輯了。畢竟黃克誠去該旅也是為了思想工作來的,同韓先楚的軍事方面沒有太大的沖突。就當時的背景來看,中央是準備培養干部,還進行干部儲備為國家未來發展做打算,另外還有黨的七大需要召開。
1945年七大召開,這是關乎到黨未來發展的,并且要提高那些高級干部的軍事素養,還有軍事指揮得能力以及理論水平,這其中就有韓先楚,除了他還有聶榮臻,徐向前以及耿彪等人。于是延安就建立了軍事大學,而這對于知識儲備不足的韓先楚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機會,來到這里學習,韓先楚就需要將心沉下來,只有學習更多的基礎,將基礎與實踐結合,才能夠讓自己的軍事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1946年2月,在韓先楚結束了在延安學習后,就被中央派到了東北作戰,這也是局勢需要。當時他不過是部隊里的副司令,對于陌生的環境以及副職,在韓先楚看來是有很大的挑戰,可是他學習之后的能力自然能夠勝任這一切,所以在東北戰場上,他也爆發了強大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