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職場人,肯定具備基本的責(zé)任感。
但真正區(qū)分優(yōu)秀與否的,是工作上的使命感。
觀察我們周圍,很少會看到一點責(zé)任感都沒有的職場人。否則的話,任何崗位都待不久。但工作上的使命感,卻不是人人都有。有了使命感的人,在結(jié)果上,一定會跟其他人拉出差距。
所謂的使命感,不應(yīng)該成為公司里的雞湯文學(xué)。它實際上跟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職場發(fā)展切實相關(guān)。
要有使命感,先要有使命。這種使命,也是一個目標(biāo),卻不是普通的目標(biāo)。而是比短暫看得到的東西,要高一些,深一些,才會使得我們愿意為之付出更多。這個目標(biāo)本身,除了可見可量化的部分之外,無論從精神層面上還是道德層面上,有一定的高度。
使命,常常對應(yīng)的動詞,是“必達”。提了出來,必須達到。從起點到目標(biāo),需要行動的支撐,來完成這個路程。另一方面,還有一點點“命定”的意思。說得夸張點,這就是他的命。他就是為了做這個事情而來。拿出來,就非做不可。這才夠得上使命的意思。
目標(biāo)的高度意味著代價的難度。具備使命感的職場人,他愿意為自己的使命付出,——d可以說是所有的代價。那么他在遇到難題,陷入困境的時候,表現(xiàn)出來的反應(yīng),和別人是不一樣的。
職場人都是按計算器的好手。誰在工作中會不計算?算出來利益得失的結(jié)果,常常決定了我們的下一步行動。如果一件事情算下來,可能會虧,——或許是時間,或許是精力,或許是其它資源,身體健康,甚至情緒,導(dǎo)致心情不好,精神損失,等等等等,很多人的選擇,就是不做。
虧本的買賣誰會干?既然對自己沒什么好處,為什么要做?
但是有使命感的人,他的算法常常不一樣。他的選擇,有時也會不一樣。這樣算下來可能會虧,但假如認(rèn)定了這是自己的使命,他就一定要做成。而且,一定要做好。在許多時間,他會接受這種吃虧。
不但肯吃虧,他還會有一種超乎常人的信心。哪怕別人看不到希望,甚至連他自己,當(dāng)時也看不到希望。在很多無望的時刻,他依然相信,事情能成。而為了做成,他就會克服萬難,不計較代價。
有了這種“莫名其妙”的信心,事情就一定能成嗎?他的使命就一定能“必達”嗎?其實未必。
但不管在什么環(huán)境下,擁有怎樣的條件,有了這樣的信心,成事的概率一定會更高。芥菜樹下看,世界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高不可攀。借用某“講師”的話,你以為惹不起的人,其實惹了,就發(fā)現(xiàn)沒什么惹不起;你以為做不到了事,做了,也就做到了。
很多事情,只要你肯做,肯堅持做,就會有成果。有使命感的人,他就是擁有堅持做下去的韌性。而且,他還能帶動其他人的使命感。
或許有人質(zhì)疑,不過就是上個班,領(lǐng)工資干活兒而已,需要上升到這樣的高度嗎?
回答是,看個人。你可以沒有使命感,或許你也不覺得自己需要。但是,你沒有的東西,并不說明它不存在。
有無使命感,絕對不一樣。
原創(chuàng)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zhuǎn)載需本人授權(quán)。不想錯過職場趣聊,關(guān)注:<芥菜樹下>,閑話職場,南北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