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溥杰出獄后,想把自己的日本妻子接到中國,為此還專門請示了周總理,但有一個人極力反對,那就是他的哥哥溥儀。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即便是周總理也有點左右為難,一來中日剛剛大戰一場,二來這場婚姻是極其復雜的。
對于溥儀來說,溥儀非常不喜歡溥杰的妻子嵯峨浩,當初本來日本人是把嵯峨浩介紹給溥儀的,是為了繼承“皇位”,但溥儀不同意,誰知道最后溥杰和嵯峨浩日久生情,最后結了婚。
可問題是,現在溥儀不同意,這件事就很難辦,即便是嵯峨浩來到中國,也和溥儀鬧不來,所以周總理認為,想要解決這件事,必須要做溥儀的工作。
1961年農歷臘月二十八,周總理邀請溥儀家族到家里吃飯,其實就是商量嵯峨浩來中國的問題,周總理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讓溥杰夫妻團聚,畢竟嵯峨浩非常不容易,還寫了一本《流浪的王妃》。
因為溥儀在家里不低,幾個妹妹都同意溥儀的意見,都說不能讓這個“妖”女人來中國,這都什么時候,還想著那個日本女人。甚至韞穎也說,嵯峨浩現在沒有絲毫的進步,對中國毫無認識。
這時候宴會上一片死寂,溥杰更是低著頭不敢說話,周總理耐心地說,“既然皇帝能改造過來,那王妃怎么就不能呢?如果她真的回來了,大家幫她一起改造嘛!”
大家依然爭論不休,最后只能問問載濤了,載濤的愛新覺羅家里的長輩,自然有發言權,載濤告訴周總理,之前嵯峨浩來過兩次北京,人挺好,書法也不錯,我同意總理的意見,讓她回來吧。
事情到這里,溥儀依然非常生氣,周總理對溥儀溫柔地說,你弟弟可不能像薛平貴啊,人家都分開16年了,不妨我們就試試看,如果改造不好,就把她送回去嘛!
我們暫且不說溥儀不同意這件事,或許有點自私的成分,但周總理的耐心勸說確實讓溥儀感動不已,最后溥儀也贊同了周總理的意見,同意嵯峨浩回國。
這年5月,嵯峨浩帶著母親漂洋過海,先是到了香港,然后去北京和丈夫團聚,當時香港很多報紙還報道了此時,打著是“末代皇帝弟媳”的名號,正在出差的周總理見報后,馬上回到北京,見到了嵯峨浩。
6月10日,周總理在喜歡他宴請了嵯峨浩夫婦,陪同的還有老舍等人。嵯峨浩的意思是希望在中國定居,不回了,而且要加入中國國籍,愿意為中日兩國友好關系努力。
周總理非常贊揚嵯峨浩的做法,宴會結束后,嵯峨浩的母親嵯峨尚子為總理鞠躬致謝,她說,中國有您這樣的總理,我女兒一定會幸福的。
此后,嵯峨浩便在中國住下來了,不僅加入了中國國籍,還把名字改成了愛新覺羅·浩,周總理對愛新覺羅家族非常關照。有一次毛主席得知溥儀的工資很好,便說溥儀的工資180元是不是有點少啊,最后安排章士釗先生給溥儀送來了補助。
或許是在周總理的關心下,嵯峨浩來中國后,和溥杰的關系很好,兩個人甜甜蜜蜜,還曾訪問過日本,周總理告訴他們,要以私人的身份訪問。
至于溥儀,周總理還為他介紹了一個對象,是個護士,溥儀晚年和這位剛剛結婚的李女士生活也十分幸福,這都是緣于毛主席和周總理對他的關照。
1987年,溥杰的妻子嵯峨浩因為腎病在北京去世,終年7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