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的汽車行業銷售旺季,九月和十月被稱為“金九銀十”,可以說這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沖銷量時間,而時間剛剛進入11月不久,各大車企就開始公布自己10月份的銷量,這其中大部分的車企都完成了沖銷量的任務,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愁,從公開的數據來看,還是有不少的車企在“金九銀十”成績不佳,面對國產品牌和新勢力的崛起,很多合資品牌被打得“措手不及”,目前2024年還剩下最后2個月,或許這些在“金九銀十”表現不佳的品牌,還可以通過一些特殊手段來“起死回生”,盡可能完成自己的年度目標。
單月銷量超50萬臺,比亞迪又爆了!
老規矩,我們先來看看國產傳統車企的成績,要說整個10月份的最大贏家,那肯定是非比亞迪莫屬了,月銷量直接突破了50萬臺,要知道去年同期,比亞迪的銷量只是剛好突破了30萬臺,而這個成績也讓比亞迪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內汽車一哥,其他廠商想要超越比亞迪幾乎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要考慮的只能是如何成為比亞迪之下的二哥了。
除了比亞迪以外,其實其他的傳統自主品牌銷量還算是不錯,吉利集團10月國內新能源銷量達到了10.8萬臺,同比增長83%;長安汽車10月新能源銷量突破8.5萬臺,同比增長45%;奇瑞集團10月新能源首次超過7萬臺,同比增長342.1%;長城汽車10月新能源銷量達到了3.2萬臺,同比增長6.34%。
可能各家在銷量上還是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是豐收,從數據上來看,吉利基本坐穩了銷量“2哥”的位置,年度目標大概率也能在11月提前完成,不過在國內想和比亞迪正面卷,還是太困難了,下一步估計吉利在穩住國內基本盤的同時,擴大海外銷量,提高增長點,好在在出海道路上,吉利確實是走到最前面的那幾位。
新勢力方面,過去常說的蔚小理如今已經變成了理想、鴻蒙智行、零跑三家,這其中理想在10月份迎來了自己的100萬臺車交付,這也是整個新勢力中,首個突破100萬臺的新勢力廠商,并且在10月份,理想新車交付也超過了5萬臺,全年也交付了超過39萬臺。
鴻蒙智行里,問界品牌當然是當之無愧的主力,問界M9交付超過1.6萬臺,問界M7也交付了接近1.6萬臺,妥妥的人氣產品,當然和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同樣不負眾望,新品智界R7在10月交付4730臺,考慮到產品定位這樣的成績也已經算不錯了。
最讓人驚喜的則是零跑汽車,10月交付了超過3.8萬臺,同比增長了109.7%,如果持續增長下去的話,月交付超過4萬臺肯定是問題不大,看來零跑走家用路線,做理想的“平替”這個產品策略,算是非常奏效,確實是踩準了家庭用戶的痛點,所以主打20萬以下的零跑汽車,能賣爆其實也不意外。
當然,像深藍、極氪、小鵬、蔚來等品牌,同樣10月銷量不錯,交付都超過了2萬臺,這里由于篇幅問題就不過多介紹。不過有銷量不錯的,自然也有銷量差的,就比如此前周鴻祎親自參與“帶貨”的哪吒汽車,目前還沒有公布10月份的銷量,考慮到最近哪吒傳出欠供應商款項,員工工資延遲發放等負面新聞,或許哪吒的自身處境應該是岌岌可危了。
合資品牌下跌明顯,帶偏上汽廣汽
如果說部分新勢力和國產品牌是最大贏家的話,那輸家應該就是合資品牌了,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家合資品牌廠商,上汽和廣汽也在10月的最后一天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其中廣汽集團前三季度凈利潤僅為1.2億元,同比下降了97.34%,這已經不是腰斬了,是直接砍到腳掌了。
當然,出現這種情況也不難理解,畢竟一直以來,廣汽都是靠著兩田這樣的合資品牌賺錢,但如今這兩大頂梁柱日系品牌都面臨國產汽車的嚴峻挑戰,廣汽集團也已經連續9個月銷量出現下滑的情況。
除了廣汽以外,上汽這邊同樣好不到哪里去,財報顯示前三個季度凈利潤僅為69.07億元,這其中還有51.3億元是賣掉MG印度公司賺來的,也就是說前三個季度整個上汽集團的利潤也沒多少,好在上汽旗下的大眾和通用系合資汽車,銷量還算是勉強過關,還能穩住一部分銷量,但在國產廠商的頻頻發力之下,還能穩多久誰也不敢保證。
可以說隨著國產廠商的發力,合資品牌未來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就拿日系品牌舉例,從2020年開始到如今,整個日系品牌在國內丟掉了95萬臺的銷量,并且按照今年的走勢來看,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還將繼續萎縮,但還想靠著所謂“五大殺手锏”來面對中國消費者的某些日系品牌,被市場拋棄恐怕是必然的。
自主品牌汽車,依然任重道遠
那么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說,國產汽車已經全面贏麻了嗎?但歷史的無數例子都告訴我們,提前開香檳并不可取,就如同乘聯分會秘書長所說的那樣,合資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發展中,還是具有重要地位。
不管怎么樣,即便是國產汽車崛起的當下,身邊依然有不少的用戶會去選擇合資品牌,畢竟合資品牌在過去留給人的印象就是質量好、牌子響、技術先進等等,并且如今汽車專用名詞越來越多,很多沒有去了解汽車的用戶根本不懂這些,所以直接入手合資品牌,至少是不會出錯的。
不得不說,如今的國產汽車確實是亂象叢生,像虛假宣傳、價格戰等等都已經是見怪不怪,還有不少車企出現了“暴雷”的情況,威馬和高合就是最好的例子,肯定誰都不能接受自己的車突然面臨“貶值”以及找不到售后的情況。
所以,總體來看國產汽車雖然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但依然還是任重道遠,希望我們的國產車企在未來的路上,繼續堅持創新,同時持續關注消費者需求,推出更多優秀產品,也希望我們明年在盤點國產汽車的時候,可以發現到更多的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