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姓,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有源自子姓、姜姓、姬姓三大觀點。
本文采用的觀點,為姬姓說,始祖是鄭國第一代君主鄭桓公。
鄭桓公,又稱姬友,西周周宣王異母弟,春秋時期鄭國的第一代國君。
在陜西華州有鄭桓公墓。而這里也被后人稱為鄭姓第一祖地。
前774年,鄭國百姓遷移到東虢國和鄶之間,號稱新鄭。
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
鄭國人氏此后散居于今河南滎陽、鄭州、淮陽、商丘等地。
為不忘鄉愁,鄭國人以國為姓,自此,鄭姓誕生。此時,逐漸形成鄭姓第二祖地滎陽。
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諸侯以國為氏,因此鄭桓公被認為是姬姓鄭氏始祖。
如今鄭姓人口約1180萬,以廣東的鄭姓人口最。在廣東排名第12位,人口有186萬。
但是,人們熟悉鄭氏一族,卻是因為他的第三祖地:莆田。
三國兩晉時期,中原動蕩,衣冠南渡,鄭氏一族也開始了他們的遷徙。
南遷始祖鄭庠,鎮守丹陽。鄭庠次子鄭昭率兵入閩,稱“入閩始祖”。
時間到了唐朝末年,中原南下的移民,很多在福建駐扎下來,這其中,鄭姓人口占據了很大一部分,也就是從這個時間開始,鄭姓一脈落地生根,繁衍生息,逐漸向東南沿海輻射開來。
“一斗油麻”,是民間形容鄭氏家族子孫適應能力的一個詞語,意思是如油麻籽一樣,撒到哪里都會迅速適應,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在這個過程中,鄭昭把從老家河南帶來的12個祖墳遷葬在莆田南湖山,這里也成為鄭氏的第三祖地。
莆田廣化寺內的福建佛學院旁有十幾棵茂盛的桂圓樹,這就是當年鄭氏十二坵的遺跡所在。
如今,莆田有35萬多人姓鄭,可以說是全世界鄭氏聚集最密集的地方。
此后的鄭氏一脈,繼續在遷徙的路上,最終形成了著名的潮陽三大鄭氏:神山鄭、金浦鄭、平湖鄭
這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金浦鄭氏,始祖是鄭昇。
鄭昇,鄭氏67世,福建莆田縣涵頭村人,南宋孝宗五年(1169)進士。
鄭升公于宋紹興十五年(1145)從福建莆田返潮創業,成為鄭氏金浦系始祖。
金浦系發展至今近900年,如今,其后裔子孫遍布海內外,總人口近40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