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塘村,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龍門鎮。
村子距離龍巖很近,不到20里地的樣子,道路也很方便。畢竟很早以前,
考塘村就是龍巖通往長汀、上杭的交通要地。
如今的考塘村人并不多,350多戶,1000余人的樣子。
但是,如今,考塘村有名氣,卻不是因為交通,而是這里村民奇怪的姓氏,與當地一直遵循的奇怪的風俗。
村子得名很簡單:
村民期盼子孫學業有成,在祠堂內辦學,取名考堂;在祠堂前挖有數口池塘,村子逐漸得名考塘。
除了嫁來的姑娘外,村民基本都姓陳。
陳姓,得姓始祖為陳胡公,發源于今河南淮陽,望于今河南固始縣、盛于今河南省許昌市,南開閩漳,人數約為5440萬。
陳姓是一個多源流姓氏,但是,在考塘的陳姓人家祖祖輩輩沿襲著一項特殊的習俗:
族人在活著的時候,姓“陳”;死了以后,改姓“黃”。
我們在村子里的祠堂中也看到:在祠堂大門口,標注的是“陳”,而祠堂內和祖牌上,都寫著“黃”姓。
在村子不遠處的半山腰,看到了不少墓碑,上面刻的,也都是“黃”姓
村子里的老人還告訴我們,在這里,“黃陳”不通婚嫁。
這種特殊的習俗,俗稱“生陳死黃”。
在祠堂中,我們也了解到:考塘村的陳黃氏以黃龍寶為始祖。
黃龍寶,黃天祿的長子。
黃天祿,又稱念一郎,系入閩黃氏大始祖黃峭后裔。在福建省上杭縣稔田鎮石牌村建有“念一公宗祠”。
明洪武年間,黃龍寶在放牧鴨子的時候,認識了陳氏的遺孀羅氏小四娘。
陳氏雖然家大業大,但是沒有男丁繼承家業。
后來,兩人相愛,黃龍寶入贅,到了陳家。
這一個特殊的家族,被稱為黃陳氏?!瓣惞S府”由此誕生。
為了不忘先祖,陳黃氏家族留下祖訓:“生陳死黃”。
更有意思的是,這里土生土長的陳姓人家,大多會背誦這樣一首詩:
駿馬登程往異方,任從勝地立綱常。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當薦祖宗香。
但愿蒼天垂庇佑,三七男兒總熾昌。
據說,這首詩是唐朝末年,黃氏119世黃峭公給21個兒子的,是離別時候的認親詩。
到了今天,發展成為黃氏一脈的認祖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