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寧街道金牛社區針對轄區老舊小區多、流動人口多的實際情況,堅持“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原則,系統化推進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資源共享和服務共融,有效形成治理合力。
黨員示范筑基石。根據“規模適度、無縫覆蓋、便于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建立了3個小區黨支部,選聘156名網格責任員,優化設置了31個網格,通過引導黨員、網格員主動巡查,落實“無小事、辦實事”工作要求,探索建立“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處事機制,形成“小事即辦、大事快處、難事共解”的服務響應,今年以來,走訪收集群眾訴求80余條,服務群眾事項60余件,為居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顯著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民主協商解難題。充分發揮社區大黨委平臺樞紐作用,建立“一領四聯”聯席會議制度,結合民情懇談會,在解決問題、回應訴求中強化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和派出所協同聯動,聚焦小區管理難題,實行全覆蓋走訪、常態化巡防,整合企業資源,開展消防應急物資捐贈、安全知識宣講、送溫暖愛心公益活動,助力筑牢老舊小區安全防線。金鑫小區業主委員會借助庭院議事會,拋議題、聽心聲、聚眾智、解難題,逐步化解了停車位不足、停車秩序亂、垃圾清理慢、公共設施損壞多等問題,在物業公司退場的情況下,引導業主委員會完成業主用電改造160戶,探索出小區以“自管促共治”的路子。
齊抓共管優服務。堅持大家事大家辦,深入實施“同心”工程,動員轄區新階人士、老干部、鄉賢組成社區能人隊伍2支、義警巡邏隊和暖心志愿隊3支,常態化開展文體、科普、普法、夜巡等活動,在活動中加深多元群體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畫出居民生活“同心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小家”帶“大家”,在小切口中激活共治活力,不斷促進社區的和諧與發展。
圖文:劉先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