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種內耗易焦慮的人,真的不適合留在業主群?!?br/>
買到上海某項目的孟女士告訴風財訊,她買的房子預看房時,地庫出現持續滲漏現象,并伴有嚴重的發霉問題,裝修也沒完成。
業主群里充滿了吐槽,因此每次看到群消息,她都會莫名緊張。
當下樓市,新房交付幾乎與維權劃上了等號。
(圖片由業主提供)
有的項目因為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延期交付。
而另一些項目,盡管按時交付,卻因質量問題、裝修標準與合同不符、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引發業主不滿。
以前,業主大多針對外立面和公共區域進行維權,但現在顆粒度越來越細,會關注空調、地板、石材等。哪怕有的樓盤沒有承諾某些配套,業主也會要求對標其他樓盤標準。
這些維權的業主,現在都怎么樣了?開發商都做了哪些動作?近日,風財訊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01 “為什么我家空調只有3.5匹?”
買到綠城沁蘭園的房子后,劉女士的心情猶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
買房之前,她一直覺得綠城是豪宅開發商,產品品質相對有保障。她至今還記得當時買房時的熱鬧場面,項目三開三罄,朋友紛紛發消息祝賀她搶到了。
可當她身臨其境看到家的模樣時,才發現和預想的不一樣。
(圖片來源于網絡)
她去看房那天下著雨,用來遮風擋雨風雨連廊,幾乎沒什么用。
(圖片來源于網絡)
車庫地坪凹凸不平,信號非常差。原本承諾的玻璃欄桿,變成了鐵柵欄。銷售宣傳的地暖,悄然消失了。大堂地磚有多處裂縫和小坑,“感覺細節還不如自己現在住的老破小”。
劉女士買的100平房子里,只配備了3.5匹中央空調。她看了下市面上其他同面積的戶型,空調基本都在4-5匹。
和劉女士有同樣經歷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滿心期待地簽約、買房、付款,耗盡了全家的積蓄,卻在交付時被“背刺”。
比如買了華潤中環置地潤府的小夏,在買房前,銷售特意跟他強調項目用的奢石奢玉和裝標,當時展示用的瓷磚和巖板,都是冠珠及同等品牌,但現在變成了興輝。
他去找工作人員要說法,但對方一句免責條款,便把責任撇了出去。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些現象只是一個縮影,據風財訊盤點,今年三季度上海新房交付27盤,超一半的項目出現業主投訴,比如寶業活力天境、柏悅前灣等。
交付維權現象為何如此頻繁呢?
一方面,可能是部分開發商在資金壓力下控制成本。另一方面,現在的業主的預期也被拉高了,維權意識不斷增強。
業主對新房往往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情感,會下意識期待一個完美的新家。當交付與預期存在差距時,難免對開發商產生不滿和質疑。
有位業主告訴風財訊,通過公開維權,可以吸引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從而給開發商施加壓力。
02 維權之后呢?
對很多業主來說,維權就像一場馬拉松,路漫漫且充滿挑戰。
不同業主的訴求不盡相同,有人想換房,有人想退房退款,有人想要補償,也有人盯著開發商調改,要求兌現承諾。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不論他們想要什么解決方案,都不得不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房產糾紛咨詢師劉朋鵬總結,現在業主常見的“維權”方式有三種,分別是:個人與開發商溝通、向住房管理部門投訴、去法院訴訟。
大多數業主都是自己先嘗試,碰壁后再尋求專員人士求助。畢竟,個人在跟公司法務團隊溝通時,很難占到上風,甚至可能遭到反訴。
面對業主的投訴,開發商的處理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會通過協商溝通,提供維修、補救或調整設計方案,以期達成和解。
比如綠城沁蘭園空調事件,項目解釋說因為這是超低能耗項目,才降低了空調匹數,但很難說服大家。
幾經溝通,沁蘭園給出了空調提升方案,但也只是從3.5匹提到了4匹。
在劉女士看來,“空調只是個導火索,哪怕升級了,也掩蓋不了拉垮的公區和敷衍的設計,配套還不如動遷房?!?/p>
如果項目只是品質問題,業主和開發商最終大多都能在溝通中找到平衡點??扇绻龅綘€尾樓,情況就會變得復雜得多。
就拿泰禾海上院子來說,泰禾2020年陷入資金流動性危機,項目被迫停工近三年。
買到泰禾院子的王先生曾接受過媒體采訪。最焦慮的時候,他完全吃不下飯,晚上也睡不著,滿腦子都是房子。
他說道:“我爸媽為了這個房子,把一輩子的積蓄都拿出來了。每次想到這個,我就覺得自己特別不孝……”
“有段時間壓抑到完全不能提‘房子’兩個字,一提家里的氛圍就很沉重?!?/p>
因為他是置換,原先的房子已經賣掉了,當時只能一邊租房,一邊默默祈禱復工。看著交付遙遙無期,他也想過打官司,但“因為工作忙,又實在耗不起”。
去年4月,王先生得知奉賢區政府成立了保交付專班的消息后,只要周末一有空,就跟幾位鄰居約著去項目云監工,對著施工現場拍照。他聽說項目年底可以交付后,很激動,“我真的等不及了,希望這次是真的。”
還有上海君御公館項目,曾于2020年和2021年兩次開盤,因項目股東方華夏幸福暴雷,2021年4月開始,項目網簽程序停滯。
2023年初,浦東新區惠南鎮成立保交樓專班介入項目復工,當年3月重啟網簽,同樣預計“2024年12月底辦理大產證”。
項目傳出暴雷消息后,有業主就要求退房但被拒,開發商給出“一退一進”方案,業主找到下家或者開發商找到客戶,才被準許退房。有業主成功抽身,這個項目算是 “滬上集中退房第一盤”。
03 寫在最后
買期房,買的是希望。維權,則是希望破碎后的自我保護。
從層出不窮的維權事件中,我們不難窺見業主們對于住宅品質的焦慮。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買房都是一次重大選擇。在每一次因交付問題而引發的維權背后,都隱藏著無數家庭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房子不僅是居住空間,更承載著人們對家的情感。實現“好房子”的夢想,需要整個行業乃至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接下來的行業周期中,我們或許需要放慢腳步,真正回歸長期主義,以制造業的精細和嚴謹精神來做房地產,確保每一塊磚、每一扇窗、每一道門都能承載起家的夢想與重量,讓每一個關于家的夢想都能照進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