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個月給孩子1500生活費,結果還嫌少。很多大學生的生活費比父母的工資還高,我想說,等畢業工作后,有多少人能每個月給父母1500?
我大學的時候,一個月生活費700,還能剩一點點!現在漲了這么多,關鍵1500還不夠?如果有能力或家里有條件,你要多少都可以。如果沒有,去問問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個月的花銷是多少?還每個月都500的買衣服,200的化妝品?
有些父母辛苦一個月才掙多少,知不知道多少父母沒喝過奶茶,沒在外面吃過飯?人要懂得感恩,畢竟養大一個孩子要付出那么多。
為何大學生的花費越來越高?具體多少看個人的消費習慣,一頓飯30能吃飽,10塊也能吃飽。上過大學的都知道,攀比心理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支出。奶茶不是必需品,偶爾買一兩次意思意思就行。衣服鞋不是必需品,一年買兩三次,讓父母買就行。男孩子的化妝品不是必需品,不需要像女孩子那樣過度化妝。
自己父母掙錢不容易,沒工作過的人,真的可能看不起3000的月工資。但是當過暑假工的都知道,錢掙得不容易,與其無休止的向家長要錢,不如自己可以空余時間做兼職。花自己掙的錢也很有成就感,也會體會掙錢的不易和艱辛。現在社會,月工資三千左右的人占比80%,但凡心疼父母的就沒有那么多必需品要買。
也有人說,現在學校的食堂都是承包的,不是學校自己辦的。承包就得要掙錢,按道理學校的食堂飯菜要比校外便宜很多,現在基本上是沒便宜多少。現在學生吃飯比較挑剔,喜歡多元化,要么點外賣,要么直接去外面吃。于是就造成目前的局面,學生的生活費比較高。
如果說吃飽1000塊就夠了,吃好1500也夠了,再多就無法封頂了!如買零食水果,女學生要化妝講穿戴,男生要聚會,耍朋友等……,這就無法說多少了。讀書不是消費,如果在校讀書可以賺到錢我贊同生活費以外的開支,否則反之。離開了大學,各奔前程,才知道找個工作有多難。
網友趙建設說:我閨女在青島讀大學,今年大二,從大一開始到現在都是1500每月生活費。她說夠了,吃平常飯加上生活費,一天30左右。每月能剩下500左右,可以買點水果和生活用品。大學歸根結底是學習的地方,家長供養孩子1500一個月不是問題,家長擔心的是孩子會沒有節制的揮霍,在學校學不到知識!
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不是小孩子了。雖然要學習,但也有大把時間可以用于打工。父母也不容易 ,尤其是一般家庭的父母更不容易。你早晚會發現,大學時光是你們這輩子消費最高的日子,也是最舒服的日子,好好珍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