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肖戰的《我們》專輯,隨著時間線一路,都是各種意象不到的音樂好物,被聽見,又被留在了心里。
——這么說或許矯情,但今早我們終于等來了專輯第三部分上線。
聽到有一首是跟人道《晚安》的歌之后,我想肖戰及音樂團隊的心思,不一定在于用音樂“應景”,更似是在用音樂創造給歌迷最美的風景。
第一 part 已經聽出了肖戰和制作人鄭楠攜手做了不快餐、更擁有“曲徑通幽”的幾首歌曲后;第二 part 《漂流》二度打動了我;到第三 part 上線,《歸零》又再一次第一耳就吸引了我,無獨有偶,《歸零》和第一 part 我最喜歡的《還原》都是音樂人何佳樂的創作。
如果要深掘“我們”這二字的概念,《還原》也好、《歸零》也罷,確都是很多人在獨處時,最希望面對自我的狀態;
另一個我留心在專輯里的用心細節,是《夜行人的自白》和《晚安》的疑似關聯,當音樂場景因此被設定在了夜晚,人的感性思緒、溫柔情緒,也都被勾了出來,這也是我們聽《我們》,會感受到肖戰心底一份柔軟的堅定之原因吧。
重點說我喜歡的這首《歸零》。
歌詞刻畫出風、霧、泥、信、鴉雀、光影……等具象的風景,旋律又鋪陳出從主歌低語呢喃到副歌處高亢釋放的情感張力。
音樂的畫面感在文字和旋律之間都很能推動聽者情感的跟從,從合成器到吉他、鼓,再到弦樂,樂器一層一層更豐滿的漸入,看似和一個人要歸于自我的“歸零”動作背道而馳,卻令我想到另一種層面的“原始”——
肖戰作為歌者,我暫且理解他詮釋的是,和想象中的萬事萬物逐一告別,清空了自我,這些身外物卻在另一個世界堆成了一個豐富的具象事物,這事物另一端的肖戰,則以“歸零”姿態,完成了最舒服、最干凈的自洽結局。
聊到這里,我又一次不得不再夸一次肖戰的唱功和唱商。
肖戰的聲音明明就很具有唱大歌的聲壓及音色厚度,但在《歸零》這首旋律跨度頗大的歌里,副歌他真假音結合使用,不斷前行,用了最合適的力道詮釋了歌里本該有的輕盈,把“自我”讓位給“音樂”,卻從更優的角度,成全了肖戰更扎實歌手身份的成立。
更多隱藏于肖戰內心的音樂信息,或許在他這首新的MV《不要回頭》當中也能找到答案和用心的細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