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細胞隨年齡增長活力減弱,數量減少,導致皮膚修復能力下降。可以使用傳統醫美手段修復和重塑人體形態和功能,但存在風險。眾多研究證實,外泌體在重大疾病治療及醫療美容領域中顯示巨大潛力。
外泌體:護膚新時代
外泌體作為細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含有蛋白質、核酸等生物活性分子,免疫原性低,組織穿透力強,適用于醫學美容。為實現皮膚年輕化和治療皮膚疾病提供新策略。外泌體是天然微創抗衰手段的理想選擇,且對炎癥性皮膚病效果顯著。
外泌體的生物合成以及電鏡圖像
外泌體療法在美容領域的應用涵蓋多方面,借助人體自身修復機制,有望革新皮膚護理領域,預示個性化、細胞基礎美容治療的未來趨勢。
應用方式
研究發現,僅有不到1%的外泌體能穿透角質層至顆粒層。因此,提高皮膚滲透性成為增強外泌體功效的關鍵,為此研究者探索了多種物理和化學方法。
1.物理滲透——微針
微針技術通過創建微小孔道,促進外泌體穿透角質層至真皮組織。同濟大學團隊研究顯示,微針與外泌體聯合應用在體內光老化皮膚中抗衰老效果顯著。
2.物理滲透——海綿骨針
廈門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海綿骨針能有效提升親水性生物大分子在皮膚中的傳輸效率。SHSs配合按摩可在皮膚上形成大量微小通道,修復光老化皮膚。
3.物理滲透——無針噴射
外泌體可與無針噴射注射器結合,減輕患者疼痛與組織損傷,并增強藥物滲透與吸收。
無針注射源自人類真皮成纖維細胞球體的外泌體可改善皮膚光老化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團隊發現,無針噴射注射器能顯著提升外泌體滲入真皮層的量。體內實驗顯示,皮膚光老化現象明顯改善。
4.基于水凝膠/生物材料的敷料
由于外泌體在皮膚中半衰期較短,構建持續輸送系統對提升治療效果至關重要。水凝膠作為藥物持續釋放的介質,成為外泌體的理想輸送載體。研究表明,天然和合成水凝膠,能將外泌體有效輸送至皮膚,提升皮膚改善效果。
總結
外泌體技術在美容醫學中快速發展,未來將推動更多個性化治療方案。為追求微創、自然改善外觀的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選擇,開啟再生醫學新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