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子女到了五六十歲后,都會慢慢對家里老人變得不孝了?這是人越老,心越無情了嗎?
前陣子,聽到單位里一個52歲的同事,竟然在期盼自己才80歲的老母親早點走,我就感到很納悶。
和這位老同事共處10多年了,一直都覺得他很孝順的,單位里一發(fā)什么糧油,牛奶補(bǔ)品啥的,他都會說要帶回給老母親,一到過年過節(jié),更是會拖家?guī)Э诨厝ヅ憷夏赣H。
怎么這些年,他變得不怎么去看望老人,甚至如今還想老人早點走呢?
一時間,讓我對這個同事滿是厭惡,感覺他是越老越?jīng)]人性了。
但一次飯局,有其他同事抱怨人越老越麻煩時,這位同事說出了他照顧老母親的事,這才讓我得知,他變得不孝的原因,其實也是一種無奈。
同事說,他母親今年80歲,8年前就開始有點癡呆,但還能正常生活,可5年前摔了一跤癱瘓后,癡呆加不能自理,就讓他們家陷入了巨大的壓力中。
老母親癱瘓加癡呆,每天要人喂食喂水,吃喝都要特意用心制作,什么都要打成流食。
還得觀察糞便來調(diào)整飲食,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讓老人便秘,這就會很麻煩。
而制作食物還不麻煩,最麻煩的是喂食,癡呆的老母親,喜怒無常,比小孩還難伺候。給小孩喂食,你還能哄著吃,或吼著他吃,但對著他家老母親,這些方法都沒用。
只能看她張口了,就喂食,所以喂個飯,每餐都要花個半個鐘到一個鐘。
每次吃也是會弄得哪里都是,真的讓人很煩。
除此之外,大小便也很難處理,沒了知覺又沒了神志的老人,要她正常方便是不可能,只能給她穿上尿包,讓她自己想拉就拉,而他們就憑味道清理。
有時候一兩天都沒方便,還得動手助力老人方便,不然就會便秘進(jìn)醫(yī)院。
為了照顧老母親,同事先是請了保姆,后面很多保姆都做不下去,想要再請個長久的,工價又開得很高,家里兩個姐姐又只能出力,沒辦法出錢請保姆。
2年前,同事請不到合適的保姆,只能把老母親接到自己家里,由剛退休的妻子幫忙照顧。為了照顧老母親,同事的兒子生了孩子,他們都沒辦法去帶,而妻子更是因為照顧老人,退休不到一年就累瘦了,高血壓都熬出來了。
后來,實在是不忍心一家人被老母親折騰,同時就把老母親送去了養(yǎng)老院。
這算是輕松了,但卻不算解脫。因為老母親在養(yǎng)老院的費用,把同時夫妻倆壓得喘不過氣。
每個月5000多看護(hù)費,另外一些護(hù)理用具的花銷,比如尿不濕、身體乳、還有一些日常藥物等等,每個月都要額外花個一千多,等于送老母親去養(yǎng)老院,輕松了自己,卻要他們背上差不多7000的花銷。
老母親是農(nóng)民出身,沒有退休金,只有每個月200多的養(yǎng)老金,兩個姐姐偶爾只能給個幾百的紅包。所以什么都要同事負(fù)擔(dān)。
而同事妻子退休了,每個月才3000多的退休金,同事還在單位工作,工資也才7000多。
同事現(xiàn)在的處境是這樣的,他掙的工資,全都要用在老母親身上,而妻子的退休金拿來維持生活,雖然這樣也能過得去,但夫妻倆無病無痛還好,也有個病痛,或者家里需要置換什么,他們的收入就很不夠。
想跟兒子要點,但兒子在外成了家,要還房貸車貸養(yǎng)小孩,也很不容易。
另外,同事還說,送老母親去養(yǎng)老院,痛苦的不只是他們,還有老人。
在養(yǎng)老院里,老母親就像被束縛在床上的“牲口”,每天定時喂食,定時有人清潔,沒有過多活動和交流,天天望天花板,聽周圍老人的哀嚎。
加上老母親已經(jīng)癡呆,活著不過是在我們眼前,多待一些時間罷了,沒有享受也沒有感知,活著跟死亡沒啥區(qū)別。
所以,在這些種種原因之下,同事就想著,如果老母親能早點走,或者對他們家和老母親來說,都是一種解脫。
聽說了同事這些事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周圍很多過了50歲,就開始變得不孝的子女,或許就如同事這樣,被現(xiàn)實逼的無可奈何。
也印證了那句老話:“久病床前無孝子”,面對癱瘓癡呆,無法治愈還需要人天天伺候陪護(hù)的老人,真的會讓子女從孝順變得不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