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色浪漫》中,周曉白最后嫁給了張海洋,但事實上,她的心里一直都是有鐘躍民的。
當初鐘躍民在鄉下有了新歡,無情地把她拋棄,如今卻在酒桌上輕描淡寫地帶過曾經的事,實在是令她惡心,卻又讓她感到心痛。
其實在原著中,周曉白也是一直念念不忘的鐘躍民,只是不同的是,她并沒有嫁給張海洋,而是嫁給了袁軍。
張海洋
而對于這一選擇,并不是因為周曉白的一時沖動,相反,更像是她精心策劃的一個布局。
我們知道,周曉白愛的是鐘躍民,愛了很多年,但卻愛而不得,所以她選擇嫁給袁軍,并不是因為愛,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的權衡。
說到底,周曉白嫁給袁軍的決定,其實是對袁軍最狠的算計。
袁軍
周曉白的愛而不得
周曉白是一個出身軍人世家的“大小姐”,父親是中將,哥哥們是少將,她自己也是大校。
正是這樣的家庭背景,賦予了她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強大的社會資源,也注定了她的人生軌跡不可能脫離現實的考量。
或許對于她來說,婚姻并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庭的聯姻,甚至關乎到更深層次的社會關系網絡。
而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社會關系錯綜復雜,個人命運往往與家庭、政治緊密相連。
所以說,“根正苗紅”的出身,不僅是一種身份象征,更像是一種隱形的保護傘,能夠在動蕩的社會環境中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和機會。
周曉白
對于這些,周曉白也深諳此道,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婚姻選擇不僅僅關乎個人幸福,更關乎家族的未來。
而和周曉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鐘躍民,鐘躍民是一個崇尚自由、浪跡天涯的“頑主”。
他身上散發著一種不羈的魅力,吸引著周曉白的目光,也點燃了她內心深處對浪漫愛情的渴望。
然而鐘躍民那“在路上”的人生哲學,卻和周曉白的家庭背景和生活規劃格格不入。
周曉白渴望穩定的生活,追求按部就班的幸福,而鐘躍民則像是一只沒有腳的鳥,永遠在追尋著地平線以外的未知世界。
所以在愛情與現實之間,周曉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即便她對鐘躍民的愛是真摯的,但她更清楚地知道,他們之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鐘躍民、周曉白
或許就是這種理性和感性的沖突,最終讓她選擇了妥協。
不過袁軍的出現,卻為周曉白的抉擇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周曉白的選擇
袁軍和鐘躍民不同的是,他和周曉白的家庭非常相似,經歷也非常相似,相對來說,還是袁軍和周曉白更加相配。
他們同樣出身于軍人家庭,父親是大校師長,兩家可謂是門當戶對。
而更重要的是,袁軍是一個成熟穩重、富有責任感的男人,他深愛著周曉白,愿意為她付出一切,給她提供她渴望的安全感和穩定生活。
袁軍、周曉白
和鐘躍民的浪漫不羈相比,袁軍的踏實可靠更符合周曉白的理性需求。
所以說,嫁給袁軍,不僅能夠滿足家族的期望,也能夠保障她未來的生活,這無疑是一個理性而務實的選擇。
但這并不意味著周曉白對鐘躍民的愛就此消失了,她之所以會選擇袁軍,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保持和鐘躍民的聯系。
因為袁軍是鐘躍民最好的朋友,那么嫁給袁軍,就意味著她可以一直關注著鐘躍民,甚至期待著他有一天能夠回心轉意。
可見,這種“曲線救國”的策略,既體現了周曉白對鐘躍民的執念,也暴露了她內心的不甘與無奈。
事實上,周曉白和袁軍的婚姻,從一開始就籠罩在一層“同床異夢”的陰影之下,她嫁給袁軍,并非完全出于愛情,而是理性與感性交織的復雜產物。
周曉白、袁軍
婚后,周曉白表面上過著平靜的生活,但她內心深處對鐘躍民的思念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周曉白還經常會在睡夢中一次次呼喚著鐘躍民的名字,而一旁的袁軍,只能默默忍受著這種情感的煎熬。
他深愛著周曉白,愿意包容她的一切,包括她對另一個男人的念念不忘。
說到底,袁軍的愛是隱忍的,也是深沉的,他清楚地知道周曉白的心思,但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默默地等待,期待著時間能夠撫平她內心的傷痛,讓她最終愛上自己。
可見,袁軍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愛和責任。
袁軍
事實上,周曉白也并不是對袁軍的愛毫無察覺。她欣賞袁軍的成熟穩重,也感激他的包容和付出。
但她對鐘躍民的執念,就像是一道無形的墻,阻隔著她與袁軍之間的情感交流,她深陷于過去的回憶中,無法自拔,也無法真正地投入到與袁軍的婚姻生活中。
就是這種“同床異夢”的狀態,持續了很多年,周曉白一方面享受著袁軍帶來的安全感和穩定生活,另一方面又無法放下對鐘躍民的思念。
足以見得,周曉白就像一個走在鋼絲上的人,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平衡,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墜入深淵。
周曉白
不過,袁軍的家庭背景也為這段婚姻增添了更多現實的考量,袁家在部隊中有著深厚的人脈關系,他的父親曾是師長,三個哥哥也都在國防工業基地工作。
這種強大的家庭背景,和周家門當戶對,也為周曉白的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在原著中,袁軍帶著鄭桐去被查封的家中偷古董花瓶,還有他參軍過程中的“特殊待遇”,都暗示了袁家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其實這種影響力,對于周曉白來說,就是一種保障,也是她選擇袁軍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周曉白的父親也和袁軍所在的部隊有著深厚的淵源,部隊中有很多周父的老部下。
周曉白
或許就是這種“裙帶關系”,進一步鞏固了周曉白和袁軍之間的聯系,也使得他們的婚姻更加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人際關系網絡。
但即便是這樣,即便袁軍真的很喜歡周曉白,可還是沒有避免兩人感情的破裂,最終還是進入了離婚危機。
周曉白袁軍的感情破裂
周曉白與袁軍的婚姻,在經歷了多年的“同床異夢”之后,終于迎來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陷入了離婚危機。
導火索就是周曉白在睡夢中又一次呼喚了鐘躍民的名字,這一次,袁軍終于爆發了。
這一刻,他積壓了多年的委屈和不滿,就像火山一樣噴涌而出,他向周曉白提出了離婚,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震動了周曉白,也讓她開始重新審視這段婚姻。
袁軍
事實上,離婚對于周曉白來說,不僅僅是結束一段婚姻,更意味著要放棄她一直以來追求的穩定生活和社會地位。
在那個年代,離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于一個出身軍人世家的女性來說,離婚帶來的社會壓力和輿論壓力是巨大的。
可袁軍的決絕,卻讓周曉白看到了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這么多年來,他一直默默地忍受著周曉白對另一個男人的思念,他付出了全部的愛和包容,卻始終無法得到周曉白的真心回應。
他也終于意識到了,周曉白和自己結婚,很可能就是無奈之舉,更對他最狠的算計。
說白了,周曉白對鐘躍民的愛,更多的是一種不甘和遺憾,是對青春歲月的懷念,而并不是對現實生活的渴望。
而和鐘躍民的浪漫不羈相比,袁軍的成熟穩重、責任感和對她的深情,才是她真正需要的。
袁軍
所以說,袁軍給予她的不僅僅是愛情,更是安全感、穩定和依靠,這些,才是構成幸福婚姻的基石。
直到在離婚的邊緣時,周曉白才終于醒悟,她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忽略了袁軍的愛,也低估了袁軍在她生命中的重要性。
她哭著向袁軍道歉,并坦誠了自己的內心感受,她并不想離婚,因為離婚對她將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畢竟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當初再怎么沒有感情,現在也應該已經培養出來了。
所以一直到現在,周曉白才終于認清了自己的心,也才終于感到了后悔。
周曉白
她哭著請求袁軍原諒,并不完全出于對失去婚姻的恐懼,更多的是對袁軍多年付出和包容的感動,還有對自身情感的覺醒。
她終于明白,袁軍才是那個真正愛她、珍惜她的人。
這遲來的表白,是周曉白理性與感性最終的融合,她放下了對鐘躍民的執念,選擇了珍惜眼前人。
她終于明白,真正的愛情,不是轟轟烈烈的浪漫,而是細水長流的陪伴和守護。
不管怎么說,袁軍和鐘躍民相比,還是袁軍更適合周曉白。
鐘躍民、周曉白
袁軍是個顧家的男人,他愛周曉白,所以他會包容她、尊重她、理解她,但鐘躍民不一樣,鐘躍民是個愛自己的人,他做事沖動,有了新愛就拋棄舊愛,并不是最適合周曉白的男人、
都說“門當戶對”是思想老套,但事實證明,在婚姻里,“門當戶對”真的很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