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法院扎實推進助企紓困解難工作,成功調解了一起標的額高達上千萬元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有效化解了雙方矛盾,為轄區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該案原被告均系望城本地企業,雙方已合作十余年,原本關系融洽。然而,因被告公司資金困難,未能及時支付部分建設工程款項,故而成訴。案件受理后,原告公司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后又申請將被告公司股東追加為共同被告,并多次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懷疑被告公司股東濫用權利,侵害了其合法權益。
案件審理過程中,雙方劍拔弩張,矛盾不斷升級,甚至引發了信訪事件。在了解情況后,法院高度重視,迅速調整辦案力量,由副院長吳暄擔任審判長,業務骨干楊戀法官擔任承辦人,給雙方吃下一顆“定心丸”。通過兩次庭審及深入研讀案件材料后,楊戀發現,雙方對工程款數額爭議并不大,真正的癥結在于彼此間缺乏信任。
了解癥結后,楊戀與被告公司及其兩名大股東進行深入溝通,耐心釋法說理,同時向原告公司傳達了被告作為房地產企業所面臨的現實困境。經過法官的不懈努力,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原告同意被告分期支付案涉工程款,并免除逾期付款利息;被告兩名股東為表誠意,自愿參與調解并就部分工程款承擔清償責任。就此,雙方握手言和,重歸于好,信任得以重建,矛盾終以化解。
“一紙判決雖易,但無法從根本上定紛止爭,調解過程雖難,卻能最大程度化解矛盾?!痹谑盏皆嫠偷腻\旗時法官感慨地說道。
2024年11月以來,望城區法院接連化解近千萬元標的涉企糾紛3起,既及時維護了原告公司的合法權益,又為被告公司留出了生存空間。下一步,法院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各類企業健康發展,把調解貫穿于審判工作的全過程,努力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及時化解、就地化解,以更精準的服務,擦亮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金名片”。
終審:胡繼紅
復審:吳暄
初審:潘智慧
供稿:劉嘉欣
編輯:陳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