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三天沒更新,大前天從漠河到根河,一共約350公里,前半段黑龍江境內為部份路面積雪,已經足夠危險,后半段內蒙境內完全沒有清理積雪,直到進入根河市區兩公里,沒有一寸水泥地或者柏油路,260公里為純冰雪路面,期間出了三次意外,到了后已經疲憊不堪,吃完飯就睡了,前天在根河探訪網紅基地后前往白城,我和鞠哥兩個人駕駛了約一千公里多一點,大部份為有部份積雪的路面,精神高度緊張,吃完飯后和衣躺在床上不到五分鐘就沉沉睡去,直到凌晨五點被凍醒(我開著窗戶睡的)起來脫光了鉆進被窩繼續睡,昨天到沈陽,一路緊繃的神經終于松下來,鞠哥帶著我去洗澡搓澡,我在桑拿室反復蒸,蒸完了沖涼水,把這副寶貴的皮囊好好保養了一下,回來就跟散了架一樣,也是倒頭就睡了。
現在說說根河之旅。
先說個常識爭論:漠河和根河,到底哪里更冷?誰才是中國的“冷極”?漠河的極端低溫在我們的地理課本里有記載:-52.3°,這個溫度也是國家氣象局記錄在冊的,2009年12月31日內蒙古根河市錄得了-58°的紀錄,從此大家都認為根河才是最冷的地方,但是我通過實地感受,認為這個說法可能靠不住,因此去搜了一些資料,做個簡述。
我去過兩次漠河,兩次根河,這兩個地方緯度接近,同處大興安嶺北麓,都是西伯利亞寒流的迎風面,漠河的極端低溫-52.3°被國家氣候中心數據庫登記在錄,根河的-58°則只是民間流傳,根據氣象學家的說法,從“-52.3°到-58°”需要單獨疊加一到兩個強冷空氣氣流,而根河和漠河距離如此之近,氣流只到根河不到漠河理論上講不通,在地理維度確定并且相同的前提下,已經是極端低溫的溫度再突然降低五度,類似人類百米紀錄突然提高了好幾秒,可能性非常之小。
在國家級氣象觀測站上查閱,再結合根河市氣象局的數據,根河的極端低溫從來沒有低于-50°的時候,2009年12月31日最強冷空氣抵達內蒙中東部和東北大部,國家氣象局和地方氣象局的數據相同,當天最冷的地方是內蒙古圖里河-46°,根河為-44.7°.
根河市的-58°是由金河鎮金林林場氣象觀測站的林業工作者用非專業的工具自行測量的,而認定這一數值的組織是當地環保部門,并非氣象部門,而國家氣象部門也并沒有收到中國新“冷極”的論證申請,因此,嚴格意義上,中國最冷的地方應該依然是黑龍江省漠河市。
以上是從理論上說,根據我在不騎車,步行轉街情況下的感受,也感覺根河沒有漠河冷,下面截圖是昨天和今天兩地的氣溫對比:
再看下專業網站的數據,如下:
上三圖第一張是根河迎賓路上兩根大型氣溫計之一,下面兩張是從中央氣象臺網站上截下來的,是11月22日我從漠河前往根河的溫度記錄,可以看到同一天里的最低氣溫漠河比根河更冷,中央氣象局的更多網頁我都查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漠河更冷,中央氣象局網址如下:http://www.nmc.cn/publish/forecast/AHL/mohe.html
我走在漠河的街上,風像刀子,掠過臉上皮膚是疼的,走在根河的街上就只是冷,并不疼,到了根河網紅營地,我只穿著一身薄秋衣褲外加一條夏秋季的速干褲和一件薄羽絨,在營地里轉來轉去,冷確實也很冷,但跟漠河相比,我覺得強一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臨界溫度感受,我的耐寒能力比較好,估計零下二十五六度就是我日常薄衣服的耐寒極限了,再要稍微降低一兩度,我就會特別敏感;同樣的衣服在漠河我從吃飯的地方走了900米去接物流司機,凍得牙齒打顫(吃飯是坐鞠哥的車去的,所以沒穿厚衣服),見了司機我只說了一句:你先在駕駛室等我五分鐘,讓我在旁邊賓館大堂暖和五分鐘再出來跟你說。司機看了我渾身上下的穿著之后說:爺們兒你不要命了?哪有這樣耍彪的?我哪有時間跟他解釋,趕緊溜進賓館取暖,所以,我覺得還是漠河更冷。
但顯然去根河的路更難走,難走的原因是漠河到根河的204省道內蒙境內是不清理積雪的。
我的摩托因為超里程和節溫器故障,已經托運到沈陽修理,11月22日早上九點五十左右我跟鞠哥駕駛他的汽車前往根河,出發前和上車后我都跟鞠哥說了同樣的話,這句話前前后后我一共跟他說了6次:你要是開累了就換我開。鞠哥也以同樣的話回復我:你一路騎摩托太累了,好好休息。
于是我就安心地做到了副駕駛位置上,開始了漠河到根河這一路的驚心動魄之旅。
鞠哥一直都是單手握持方向盤,神態放松,儼然一副老司機的樣子,他也確實是老司機,但主要開的是鋪裝路面和城市路面,沒開過冰雪路面,尤其是這種要命的、沒有一寸柏油路或者水泥路的純純的、厚厚的連冰帶雪的路面,他沒開過。
我一直想提醒鞠哥兩只手握持方向盤,但又覺得提醒一個比自己年長、同樣也是老司機的兄長似乎不合適,于是就委婉地給鞠哥講了四五個自己曾經經歷的事故和車禍,其中不乏嚴重的交通事故,鞠哥聽得津津有味,但還是單手握方向盤(我在市區偶爾也單手握持方向盤,但是到了高速和爛路上,一定是雙手握持)。
其實鞠哥是個非常細心的人,一路上照顧我的那些細節就能看出來,但因為他是做企業的人,心里裝的事太多,很難集中精力,他自己也承認開車的時候容易精神溜號,即使是在城市里或者鋪裝路面上,開車精力不集中也是個嚴重的事情,何況冰雪路面,而且鞠哥的車沒有換雪地胎,我說鞠哥:我的哥啊,你這開車水平能活到今天,全憑運氣好?。?/p>
鞠哥的運氣確實很好,我們在204省道漠河段,已經發現這段公路清理積雪的程度遠遠不如加漠公路(加格達奇-漠河),如下:
上圖:這是我們離開漠河市區道路駛入204省道接駁處的路況
上兩張是駛入204省道之后不久一直到204省道黑龍江段結束,基本上都是這種路況:偶爾露出一些鋪裝路,大部份地面還是有沒清理干凈積雪,只不過薄了很多,這路面已經沒辦法騎摩托,你要硬騎,也能騎,但是速度會非常慢,而且會經常摔倒,最嚴重的是這里是林區,手機一點兒信號都沒有,根本沒有能吃飯和住宿的地方,可以說你要是一天騎不出去又沒有路過的車,那就凍死在這里了。這個路面如果硬要騎摩托,我認為自己得騎一周才能出去,而到了內蒙境內,見到內蒙的路面后,我覺得十天我也騎不出去,如下(請橫屏觀看):
跟鞠哥說著聊著,期間我一直在觀察電子手剎,這個時候真恨這種裝置:如果是機械手剎,出狀況我一把拉起手剎控制住力度也能減速和回方向,但是電子手剎僅指比我的大拇指大一點,坐在副駕駛上我想一把摳住它都不太容易。
我倆聊天期間一輛車快速從對面駛來,鞠哥為了躲避對方往右邊的方向稍微給多了一點,于是我倆沖下了路邊的排水溝,我們先是用鏟子挖,發現毫無用處,鞠哥遞給我車用脫困帶,我看了一眼說:這東西靠不住,一發力就斷了,鞠哥說,沒辦法,先綁幾個試試吧。我穿著薄衣服趴在雪地上套脫困帶,凍得手哆嗦,對不準穿塑料帶的孔,這時一輛皮卡停下,看了一眼我們的狀況,主動提出幫我們拖車,我大喜過望,立即起身,鞠哥拿出拖車帶,僅僅不到十分鐘我們就脫困了。
用鞠哥自己的話來說,這次陷車脫困太容易了,所以沒能給他造成心理壓力,于是,僅僅過了幾十分鐘,在過一個彎兒的時候他又差點兒把車開到溝里,好在車速不是太快,我已經急得來不及在大腦中換算方位,左手立即往左邊指,嘴里喊著:往那邊打!往那邊打!鞠哥向左猛打方向,車輛從溝邊往路中間滑,但是尾巴又開始歪,我又大喊:松剎車!回方向!輕剎車!
最后車輛在馬路中間偏左一點的地方停住了,好在前后都沒有車輛經過,我抹了一把冷汗,鞠哥卻跟沒事兒人一樣輕松地說:還好,還好,你的經驗救了咱倆!我哭笑不得,只能一再提醒他放低車速,好在他終于開始兩只手握方向盤了。
鞠哥的運氣確實好得不得了:第三次會車的時候,他又把方向讓多了,這次右邊不是路基,而是深溝,車向著溝里沖下去,我又大喊:往左打!往左打!但是車子已經失控,千鈞一發之際,水泥樁子救了我們:前面有一個橋梁,橋梁和路面接駁的地方有一排水泥樁子,車身挨著樁子發出乒乒嘣嘣的聲音一路沖到橋梁上,橋梁有一米多高的水泥護欄,護欄上是粗壯的鐵護欄,護欄下方沒有排水溝,我們得以穩穩地停在橋面上,而我們發生側滑的地方,也就是豎水泥樁子的地方,外側是深不見底的深溝,我摸拍了一下胸口,心里說:美麗的興安嶺喲,你再美我也不想留在你的懷抱不回家。
車輛停穩后我不再猶豫,以強硬的、不可辯駁的口氣跟鞠哥說:換我開,你歇著!解除了他對方向盤的控制權之后我長出了一口氣,下車看了一眼受損的地方,車頭鐵皮凹進去一塊,右側擦傷一大片,不過不影響繼續開。
我上了車比他開得更快,直路上時速能達到一百公里每小時,但是一到彎路就提前減速,會車也不會太靠邊,留夠給對方的安全距離就行了,最后160公里我再也沒讓他摸過方向盤,第二天從根河出發去找網紅基地,我也沒讓他開,直到上了332國道和綏滿高速(綏化-滿歸)等沒有積雪的路面,我才把方向盤給他,但我依然睡不著,我跟朋友電話里說:其實我困得很,但是我開車肯定沒辦法睡么,然后換鞠哥開,我更不敢睡,所以不管開車不開車我都困得不行。鞠哥在旁邊聽得笑出聲來。
有驚無險走完所有的冰雪路面,跟鞠哥去搓了個澡,回來后看著大街上的人凍得抖抖索索,我卻穿著薄衣服晃悠,不由生出來一絲傲慢:漠河歸來不言冷,不管沈陽人還是哈爾濱人,我這個從漠河回來的人,也許可以說:看看你們這些南方人,不禁凍么!
接下來的行程,本來是要去南昌看小雨,但是西安有事情,歸心似箭,也征得了小雨的同意,元旦后再去看他,所以就先到北京再直下西安,暫時結束這段行程。
感謝讀友們的一路關心和支持,感謝大連、沈陽、長春、大慶、齊齊哈爾、伊春等地“飯醉分子”們的款待和邀請,感謝圖圖的一路陪伴,感謝漠河寬容了我,感謝張哥提供的路況信息讓我放棄了騎行根河,感謝在大后方默默支持我的老唐、四哥、黨哥等人,也感謝我的小鐵驢壞的是時候讓我不得不放棄根河之行,接下來的行程于我而言就沒什么難度了,但我依然會謹慎騎行,請大家放心。
愛你們的獸
11-25/2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