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胡奇才又被稱為“將術奇才”、“塔山猛虎”,打起仗來可謂是威猛十足。
在烽火連天的年代,胡奇才不顧生死安危,沖鋒陷陣在一線戰場,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令敵軍聞風喪膽之人,就連蔣介石都曾感慨道:此人,不好拿下。
那么,在后來的一場戰斗當中,胡奇才又是為何會被降職呢?是不堪大用還是事出有因呢?
早年經歷
胡奇才之所以參加紅軍,和他的家庭有著很大的關系,胡奇才是1914年湖北生人,因為家庭太過貧困,年幼時的他只能靠著給地主打零工才勉強滿足溫飽。
在他5歲那一年,胡奇才母親突然得了一場大病,為了救回母親的性命,父親不惜變賣了家中所有財產。
沒過多久,母親就在家中病死,喪母之痛幾乎伴隨了他的整個童年。
后來,他遇到了張楚峰,在對方的教導下,胡奇才動了加入共產黨的決心。
起初,大家伙都認為這時參加紅軍,很有可能會招致殺身之禍,可胡奇才堅定的說著:“總要有人做這個先驅者。”
因為這件事情,胡奇才和父親大吵了一架,臨走那一天,父親望著胡奇才離去的背影,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圍點打援的典范
1945年6月20日,抗日戰爭已經來到了最后階段,為了盡快獲得抗戰勝利。
八路軍遵照中央的命令,對冶源縣進行了重重包圍。
由于此地大多都是偽軍作戰,所以無論是作戰素質,還是作戰能力都與我軍不可比擬,發現自己被包圍后,偽軍十分慌張,趕忙向日軍求援。
當日軍聽說包圍冶源縣的是八路軍后,他們卻毫不在意,僅僅只是派了兩支小股部隊前往冶源。
此時,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將會為情敵付出多么慘痛的代價。
一行人走到半路之時,突然一聲轟然巨響,胡奇才早已埋好的炸彈將數不盡的日軍炸入了河水中。
隨即,他又帶領戰士們拿起機槍對敵人進行了一輪射擊,戰斗不到10分鐘,這批日軍幾乎都死在了槍口下。
在這場戰斗中,胡奇才不費一兵一卒,就收獲了如此大的成功,簡直是圍點打援的典范。
只能當副手的將軍
在胡奇才的從軍履歷上,他先后擔任副團長、副旅長、副師長等職務,那么,可能讓大家會好奇,為什么胡奇才一直是副手?幾乎沒有當過一把手呢。
在解放戰爭時期,胡奇才曾打出了兩場大勝仗,分別為新開嶺戰役和塔山阻擊戰。
1946年10月,因為蔣介石公然掀起內戰,我軍被迫前往東北守護革命成果。
在戰爭初期,由于國民黨手握著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很快就擊潰了我軍防線。
為了保證部隊的有生力量,無奈之下,我軍只好被迫轉移,甚至一度想要放棄黑龍江的各個重要城市。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縱隊司令胡奇才卻從上級領導的手中接下了這個任務。
“給我幾門炮吧,我一定能把他們打退。”
看著胡奇才,各位領導都不知他葫蘆里賣著什么關子,但既然他這么說了,出于對他的信任,領導還是點了點頭,并集結起部隊所有的大口徑火炮給他運了過去。
見狀,胡奇才直接立下了軍令狀:“保證完成任務。”
說完這句話后,胡奇才就帶著自己手下的兵與九門大炮開拔抵達新開嶺。
熟知兵法的胡奇才在這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勘察地形,新開嶺是一座大山,此處地形十分險峻,唯有一個出口,頗像一個凹字形。
若是能把敵軍全部吸引到山腳下,利用大炮和手榴彈制造人工轟炸區,定能取得成果,不過此次胡奇才所要面對的敵人,乃是號稱“千里馬”的25師。
這支隊伍,機動能力極強,要想讓他們陷入圈套,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就在這時,胡奇才恍惚間想起了什么,詢問手下戰士,“對方的指揮官是誰?”
“報告首長,對方將領是李正誼。”
這讓胡奇才十分激動,要知道這李正誼雖然打起仗來是一把好手,可在性格上卻十分浮躁,還有好大喜功的毛病。
眼下,他正在與另一位國民黨高官顧祝同爭奪師長的位置,若是能夠拋出一個誘餌,李正誼定然會傾巢而出,而胡奇才設下的埋伏也就能派上用場了。
戰場猶豫
10月29日,大戰在即,李正誼親自率領部隊趕到了新開嶺,靠著手底下的長槍大炮,沒有把胡奇才等人放在眼里。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將會為愚蠢和狂妄自大付出代價。
正當他打算率領部隊踏足新開嶺之時,沒想到就在這時,突然遠方發出了炮聲。
見狀,胡奇才趕忙詢問這是怎么一回事,結果竟是因為一名新兵太過緊張,不小心導致了炮彈走火。
這樣一來,也引起了李正誼的警惕,隨即他便觀察起地形,打算帶著25師退出新開嶺。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胡奇才深知,若是此時再不拋出更大的誘餌,恐怕李正誼就跑了。
于是,他趕忙命自己的警衛員將車開來,載著自己到對方面前轉上一圈。
發動機的轟鳴聲很快引起了李正誼的注意,這番變動很快引起了李正誼的注意。
雖然雙方遠隔數百米,但多年的從政經驗告訴他,我軍唯有高級將領才有用車,想必坐在車中的定的是胡奇才。
急功耗盡的李正誼此刻已經忘卻了山谷中的危險,隨即大手一揮,“給我活捉胡奇才。”
談話間,李正誼就已經殺入了新開嶺,他們的行軍速度令胡奇才都大吃一驚。
眼見著對方已經陷入了原定的埋伏之中,沒想到胡奇才卻猶豫了起來。
望著山上的戰士們,胡奇才擔心此次作戰萬一失誤,恐怕自己難辭其咎,不過,很快他就擺脫了這種煩惱,當即命戰士們開火。
剎那間,九門大炮齊發,在敵人的中心炸開了花,而所謂的國軍主力25師也被徹底打掉了番號。
同時,這也是在正面戰場上,我軍首次全殲了敵人的一個師。
雖然他打了一場大勝仗,但當后來上級領導得知胡奇才戰場猶豫后,還是專程找到了胡奇才,為了讓胡奇才找回自信,部隊領導特地將其又調回了副職。
面對著自己的降職,胡奇才卻顯得十分高興,因為這樣一來,他打起仗來終于能夠毫無顧忌了。
對于身份的變換,他也毫不在意,因為他知道這是中央對他的信任,否則早就扒去他的軍裝了。
1990年,曾有記者專程采訪過胡奇才,詢問對方為何要在新開嶺戰役中身陷險地把自己當作誘餌。
聞言,胡奇才哈哈大笑了起來,仿佛過去的一幕又拉回到了眼前。
“哪怕死也是為國家而死,有什么可怕的?”他如是說道,一旁的記者肅然起敬。
不過想了一會,胡奇才還是嘆了口氣,他覺得如果當時他再果敢一點,或許戰斗的成果甚至還會擴大。
結語:
1997年7月3日,胡奇才不幸因病離世,而在他死后,家人們則是遵照他的遺愿,將其尸骨埋在了塔山下。
這片土地是胡奇才抗戰期間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在這里還有他無數早已離開的戰友,如今,他也算是以另一種形式和戰友們再度相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