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主打送別。
但我們說的不是自然人身體的告別,而是身份的告別。
出險三年之后,佳兆業(1638.HK)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問世。高達122.7億美元的債務如何償還,終于勾勒出了大致輪廓。這份洋洋灑灑上萬字的債務重組方案,已經透出了些許離別的味道。
如果佳兆業老板郭英成就此別過,我們絲毫不會感到驚訝。這位經歷幾起幾落的“不死鳥”,已經做好了從佳兆業退場的準備。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佳兆業的債務重組方案有些復雜,要徹底理解,須費上一番體力。簡單來說,償還122.7億美元的境外債,佳兆業有兩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總共發行6檔新的美元債,用來替換舊有債務。新債的償債資金來源,是佳兆業變賣處置資產來償還。
第二個方案,總共發行8檔強制可轉換債。在這個方案里,債權可以轉換為公司的新股份。換句話說,就是債主變股東。
兩個方案,都是債務重組的常用工具,沒什么新意。不過,“精彩的一筆”,在第二個方案中。佳兆業告訴債權人,如果要達成100%的債務收回比率,那么,就要發行總額約為6892219129美元的強制可轉換債。
數位太多,我們一下都沒數過來,仔細數了好幾遍,確認無誤“大數”是68.92億美元。
既然是可轉債,就要在一定條件下轉為公司的新股份。68.92億美元,按照當下1:7.85的匯率折算成港元,最多可以轉換為13016224595股佳兆業的新股份。數字更大,我們又數了好幾遍,確認無誤是“大數”130.16億股。
佳兆業現在的總股本是多少?70.51億股。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一旦可轉債轉為股份,這大約130.16億股,占現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的比例,就變成了——185.5%。再“努努力”,新股就是老股的2倍了。
圖1:可轉債新股與佳兆業當前總股本比例關系
100多億新股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稀釋老股東的股份。
現在,佳兆業的第一大股東是創始人郭英成,持股比例大約是25.54%。第二大股東是富德生命人壽保險,持股比例大約是21.29%。新股落地之后,他們在佳兆業的股權,分別會被稀釋到8.04%、6.9%。
持有可轉債的債權人轉化而來的新股,屆時所占佳兆業總股本的比例將高達65%。公眾持股比例將高達80%。
通俗點說,如果是這樣,佳兆業大股東將變成現有債權人,董事會也必定要改組,新的大股東們如果一致對郭英成不感冒,那么,董事局主席勢必要換新的人選。
屆時,郭英成將從佳兆業退場。
圖2:稀釋股權前后,郭英成、富德人壽等老股東持股比例基本情況
能向債權人交出包含這樣內容的一個重組方案,郭英成應該已經權衡了厲害關系,做好了退場的充分準備。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作為創始人,這個佳兆業也沒什么可留戀的了。
看看股價,佳兆業現在是不折不扣的仙股,而在債務重組方案中,可轉債一共分了8檔,前三檔是每股4.75港元,后五檔都是每股4.05港元。無論是哪個價格,相較于方案出臺時的股價,溢價率都高達:
2481.5%。
我們沒寫錯,諸君也沒有看錯。在陷入長期巨虧而無力扭轉的情況下,在這個方案中,通過債務重組,郭英成的佳兆業股權還是獲得了高達20多倍的溢價。沒錯,這個溢價是用來還債的,郭英成帶不走,但是,還債的錢也是錢,都是債權人的真金白銀。
圖3:可轉債轉股后溢價情況
單從欠債還錢這個角度說,我們覺得郭英成應該是個“勝利者”。如果未來他真的要告別佳兆業,那也必定可以“抬著頭撤走”。
至于債權人的心里如何看待這種勝利,那是另一回事。
這個債務重組方案,還需要投票通過才能落地,而有多少人愿意投票支持這樣的重組方案,取決于重組償債比率和清盤兩種結局,債權人哪一種能獲得更多。
大約三年前,佳兆業出險,面對債務違約,幾經博弈,兩個償債方案出爐。一個被稱為“瑞景計劃”,另一個被稱為“佳兆業計劃”。兩個計劃沒有本質差別,只是在一些技術環節上有所不同,這些細節,此時此刻可以暫時忽略。
重要的是兩個計劃下,債務能夠得到清償的比率。
佳兆業給債權人做了初步測算,瑞景計劃下,清償比率可以達到62.3%,佳兆業計劃的清償比率低一些,為37.7%。通俗而言,兩個計劃,債權人分別能拿回原有債權總額的六成多或將近四成。
債主確實不好當。
如果不同意債務重組方案,那么佳兆業就會被送上清盤的道路,中國恒大已經先打了個樣。佳兆業也給債權人算了清盤的清償比率,如果瑞景計劃涉及的債權人清盤,清償比率是2%,如果是佳兆業計劃的債權人清盤,那么,清償的比例1.21%。
圖4:清盤和債務重組方案債務清償比率情況
這么算賬就是告訴債權人,你們最好還是通過債務重組方案為好。
情緒歸情緒,這樣的利益格局面前,要怎么選,還是得理性決策。盡管可轉債20多倍的溢價率怎么看都有些令人咋舌,但似乎也沒有什么比這更好的選擇——這個時候講道德問題,是虛偽的,只談得失,方是上策。
所以,我們覺得,這個債務重組方案被完全否決的概率,不會太高。債權人也沒有更多的選項可供選擇,只能盡量面對現實。
中國房地產高速發展的黃金年代,美元債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周期逆轉,房企巨虧,市場無情,也要愿賭服輸。
郭英成已經先“認”了,用這樣一份債務重組方案,他已經做好了從佳兆業退場的準備。如果成真,體面與否,還要留待后人評價。
這樣的方式,已有預演。同為郭姓,中國奧園在引入“中東金主”后,創始人郭梓文讓出第一大股東之位,同時卸任董事局主席,由身著白袍的中東小哥入替。如今看來,退得已算十分體面。
1970年,郭英成在廣東普寧出生。在他29歲那年,他創立了佳兆業,以做舊改起家,經由中國房地產的黃金年代,煉成地產顯貴。此后,他一度避走香港,2014年辭去全部職務,隱居幕后,一年之后,又重現前臺。今年年初,郭英成重返內地,親自主持保交樓和債務重組。
郭英成的職業生涯可謂歷經“幾起幾落”,被部分商界師爺奉以“不死鳥”之稱。此番債務重組,郭英成若能體面告別,也可以是一個新的開始。
推薦一個視頻號
“望京街9號”
及時熱點的財經新聞
有趣,更有態度
★★攸克近期文章推薦★★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