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19日,正當由仁川上陸的美軍第7步兵師及陸戰隊第1團在永登浦外圍與人民軍第18師團70聯隊發生激戰之時,美軍偵察機觀測到,有人民軍大隊人馬正以500-1000人縱隊為單位從漢城以北35公里的汶山向漢城疾馳南下,這支部隊正是從鐵原馳援漢城的人民軍新編部隊——第25步兵旅團,這篇來介紹下為期一周的漢城保衛戰中參戰的人民軍各部。
美海軍陸戰隊在漢城巷戰中
第25步兵旅團于1950年8月20日組建于鐵原,代號第623部隊,又稱白頭山部隊,此時戰爭已經進行了近兩個月,前線人民軍的八月攻勢業已失敗,再加上各部隊傷亡慘重,因此部隊組建之初老百姓參軍熱情不是很高,最后通過強行攤派和集體宣誓的方式,才從北方各學校、農場和工廠強行征召了約5000名新兵,這些人的征兵年齡范圍已經被寬泛至16-37歲。有10名蘇聯顧問為該旅團的組建和訓練提供了技術支持,但沒有隨他們南下越過三八線。
編制上,第25步兵旅團下轄五個步兵大隊、一個運輸大隊、一個炮兵大隊和一個工兵大隊,旅團司令部另直屬一個坦克中隊、一個偵查中隊和一個通訊中隊。其中五個步兵大隊每個大隊有戰士700人、各級軍官65人,裝備有60支蘇制PPsh-M1941型沖鋒槍、15支蘇制DP7.62毫米口徑輕機槍、400支蘇制莫辛M-1891/30型步槍,每支步槍配發100發子彈。其中步槍都是很舊的庫存貨,但沖鋒槍都是剛出廠的新槍。
其他方面,第25旅團的炮兵大隊擁有4門45毫米口徑反坦克炮和7門82毫米口徑迫擊炮,但儲備的炮彈非常少;運輸中隊擁有40輛俄制舊卡車,但大部分缺乏汽油,這也是該旅團只能以步行方式南下馳援漢城的原因;工兵大隊有官兵200余人,80%的人員配備有步槍。旅團司令部直屬的坦克中隊有官兵150人,但只有3輛蘇制T-34/85坦克;司令部直屬的偵察中隊有官兵70人,人均配備沖鋒槍或自動步槍;通訊中隊則擁有2部電臺和5輛卡車。
在第25旅團抵達漢城之前,人民軍第78獨立步兵聯隊2大隊已經提前兩天抵達漢城,并被緊急部署到漢城以西的門戶水色洞,因為該大隊也是剛下火車才知道仁川正發生激烈戰斗的。該聯隊于7月下旬組建于沙里院,代號不詳,聯隊長白學林(???)上校,下轄三個步兵大隊及一個炮兵大隊,總兵力2000余人。但由于備戰工作的拖延和征召兵員的不理想,至9月初該聯隊第1、2大隊才完成訓練工作,而以補充戰俘為主的第3大隊尚未完成訓練。
人民軍在漢城遺棄的su-76自行火炮
編制和武器上,第78獨立步兵聯隊的每個步兵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一個重機槍中隊和一個迫擊炮中隊,每個步兵中隊有8支沖鋒槍和100支步槍,重機槍中隊有50支步槍及4挺重機槍(配600發子彈),迫擊炮中隊有2門82毫米口徑迫擊炮,但彈藥奇缺。在得知仁川地區戰況后,該聯隊1大隊也緊急趕往支援,但在半路上又被調往其他地方,聯隊中負責指導工作的6名蘇軍顧問則沒有隨部隊前往漢城。
與第78獨立步兵聯隊1大隊同時動身的,則是駐元山的第44獨立坦克聯隊。該聯隊代號第345部隊,組建于1949年11月,聯隊長是金木申上校,共有官兵594人,裝備有T-34/85坦克10輛,Su-76自行火炮7輛,以及自動步槍210支、舊式步槍193支、沖鋒槍10支和手槍200支。該聯隊原本被部署在元山一帶負責東部海防,9月17日全體乘火車前往漢城,由于一路上不斷遭到空襲,最終在5天后才抵達漢城,途中有不少官兵在美軍戰機轟炸和掃射下喪生。
而在第25旅團之后前往漢城的,則是同在鐵原訓練的人民軍第23炮兵聯隊,代號第513部隊,指揮官是李允華上校。該聯隊組建于9月上旬,總兵力1296人,下轄三個大隊,據說各級軍官都是解放軍朝鮮族軍官。裝備方面,由于漢城形勢危急,在領到900支步槍和10支沖鋒槍后,第23炮兵聯隊就匆匆前往漢城,抵達之后以每個小隊一門的數量就地接收蘇制57毫米反坦克炮,但連射擊都還沒訓練幾天,給這樣的新編部隊火炮又有什么意義?
而早在第25步兵旅團等部南下之前,就已經被部署在漢城、準備用于漢城保衛戰的,則是組建于8月下旬的人民軍漢城警備聯隊,代號第351部隊,又稱為鎮海部隊,司令員是34歲的李鳳根上校。該聯隊為純步兵聯隊,下轄四個步兵大隊,每個大隊有官兵680人,由于大部分武器要優先供應前線部隊,該聯隊官兵只有使用蘇軍撤軍和日本投降時留下的舊步槍,每人只有20發子彈,軍官只有主官配備有手槍,但每支手槍也只配有10發子彈。
裝備簡陋的人民軍新編部隊
人員組成上,漢城警備聯隊的戰士自然都是臨時征召的南韓京畿道本地人,各級小隊以上軍官則都是北方人,比如9月20日被美軍捕獲的第1大隊文化副長姜世明中尉、9月25日被美軍捕獲的第1大隊1中隊隊長張哲上尉等,不過比起軍官普遍是才培訓一個月就上崗的大學生的地方治安聯隊,考慮到漢城的重要性,漢城警備聯隊各級軍官的資歷要更可靠些,比如張哲上尉早在1947年就在元山警備部隊服役,姜世明中尉在入伍前則是新義州紡織廠的青年突擊小組組長。
美韓軍在仁川登陸后,加入漢城地區防務的還有原本負責京畿道地區治安的第107治安聯隊,聯隊長崔洪上校,代參謀長金勇模中校,隸屬于內務省指揮。該聯隊于8月初組建于平壤,總兵力3200余人,起初下轄第27、31、32、33治安大隊,第27大隊長樸根萬中校,第32大隊長全高琿中校,后于9月17日又緊急增編一個第36治安大隊,大隊長樸昌実中校。與其他治安聯隊不同的是,第107治安聯隊是十二支治安聯隊中唯一兩支擁有炮兵部隊的治安聯隊。
編制上,第107治安聯隊的每個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一個炮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一個偵察小隊、一個工兵小隊、一個輸送小隊及大隊部直轄的醫療分隊、后勤分隊。其中每個步兵中隊有官兵120余人,均裝備蘇制步槍。炮兵中隊有官兵59人,裝備60毫米口徑迫擊炮二門及美制火箭筒十具。機槍中隊有官兵39人,裝備有繳獲的美制重機槍3挺。工兵中隊有官兵36人,偵察小隊有官兵23人,輸送小隊有官兵32人,后勤及醫療分隊各有10人。
美軍在仁川登陸前,第107治安聯隊的第27、32大隊駐西部沿海地區,第31、33聯隊分別駐漢城外圍的開城和水原地區。登陸作戰開始后,由于受到美軍轟炸和不斷逃亡的影響,兩個大隊撤過漢江時只剩一半兵力,且樸根萬中校也在戰斗中陣亡,故第27大隊被補入第32大隊,聯隊長崔洪上校也因擅自下令部隊撤退而被處決。9月17日美軍襲占金浦機場后,第32大隊被要求配合第64步兵聯隊多次以小股部隊向機場反擊,結果幾次遭全殲。
美陸戰隊員越過漢城的街壘
當然朝鮮內務省在整個京畿道的治安部隊并非只有第107治安聯隊一支,在當地活動的還有代號第300部隊的安保守備部隊,該部隊組建于7月上旬,共有官兵2300余人,分為三個大隊,其主要任務是為解放區的工廠、廠房和倉庫設置警衛,在交通要道設置哨卡,以及為各郡、面的人民委員會提供安保服務。仁川登陸時,正在漢城執行任務的是該部隊第3大隊。
不過相比南韓預備役人員占比達到90%的治安聯隊,第300部隊的官兵卻大多是北方人(雖然多為低學歷和不聰明人士),且入伍后普遍接受三周以上訓練,下級軍官還都是有一年入伍經驗的老兵,大概是考慮到該部隊需要分散駐扎和為地方機關提供安保的重要性。裝備方面,第300部隊每個分隊有步槍7支、沖鋒槍2支,每個小隊有輕機槍1挺,此外由于幾乎不需要進行調動,第300部隊各部完全得不到通訊和交通器材的保障。
好了介紹完以上人民軍各作戰單位后,我們還是回頭來講下漢城保衛戰。9月19日,已經鞏固金浦機場的美陸戰5團以該團2營為先導,發起北渡漢江戰斗,并順利占領漢江北岸的杏州渡口,第32治安大隊雖然對美軍登陸場進行了百人規模的反撲,但都被美軍擊退。到21日傍晚,美陸戰5團已全部渡過漢江,并沿開城公路推進,推進到鞍山山脈西側的白川一線,第32大隊殘部則退入漢城市區,并與第107治安聯隊和第300部隊繼續向漢城以北地區撤退,但因為教育不足,撤退途中第107治安聯隊的很多南韓士兵都離開隊伍,等著向美韓軍投降。
從地形上看,漢城三面靠山,南臨漢江,是一座屬于易守難攻的大城市。人民軍漢城防衛司令部從8月中旬起,就組織熱心市民在市區內構筑了大量街壘防御工事,打算與美韓軍在市區死磕。第78獨立部隊聯隊2大隊早在9月17日就在市區西部門戶水色洞構筑工事,準備迎擊尾隨第32大隊而來的美陸戰5團。而在漢城以南,人民軍第18師團70聯隊和第9師團87聯隊在永登浦抵抗到22日后,也都紛紛退過漢江,在會合了第18師團主力后,繼續向北退出市區,美陸戰1團及第7師32團則尾隨而至。
依靠坦克提供火力支援的美海軍陸戰隊
從部隊的部署和人員的使用上看,人民軍西海岸防御司令、抗聯老戰士崔庸健的目的似乎是打算用以第25步兵旅團這些訓練嚴重不足的新編部隊來在漢城打個消耗戰,利用市區建筑工事和漢城外圍山地遲滯美韓軍的追擊,好拖延到其他新編主力部隊在三八線重整防線,能不能守住漢城是不指望的,關鍵就看能守多久。
防御戰首先在水色洞所在的漢城西部門戶山地打響,這里在日據時期曾是舊日軍的演習陣地,修建有許多混凝土掩體、洞穴和交通壕,人民軍第78獨立聯隊2大隊對這些設施稍加利用,構建了多個支撐點與火力點。9月22日,美陸戰5團對人民軍陣地發起攻擊,第78獨立聯隊2大隊雖然抵抗頑強,但由于兵力不足,但在第一天的戰斗中丟失了鞍山制高點296高地和防御主陣地三個105高地中的一個。
幸好第25旅團終于于22日在漢城新村集結完畢,并隨即在次日以多個小股部隊的規模向美陸戰5團發起反沖擊,受此阻擊,美陸戰5團一時寸步難行,隨同美軍作戰的韓海軍陸戰隊因為大部分兵員都是在濟州島強抓的壯丁,在人民軍反擊下也損失慘重。美軍不得不將陸戰7團調給5團支援,但仍進展不大。美十軍軍長阿爾蒙德對此非常不滿意,對美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說:“明天把陸戰1團也調給你,如果一天之內再突破不了漢城西部山地,我就讓第7師來支援你。”
阿爾蒙德的這句話顯然是對史密斯的羞辱,畢竟號稱為美軍精銳的陸戰1師兩個團加韓海軍陸戰隊,居然推不動訓練周期只有一個月的人民軍新編部隊第25旅團,要是再加一個團還是推不動,實在是要鬧大笑話了。史密斯只好對陸戰5團團長默里中校下了死命令,要他24日一定要突破人民軍第25旅團的防線。默里中校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只好讓手下官兵不顧性命地發起自殺式沖鋒,結果最后是意志戰勝了死亡,發起突擊的美陸戰5團3營D連最后以全連傷亡85%的代價攻占了第25旅團防線核心陣地第66高地。
阿爾蒙德與史密斯
9月25日,休整完畢的美步兵第7師32團終于從漢城南部發起進攻,在渡過漢江后,他們于當日下午攻占了漢城東南部的南山陣地,切斷了人民軍從東部撤出漢城的道路。在得知美軍攻占漢城東郊后,人民軍第25旅團在漢城西郊的防御似乎終于陷入混亂,到25日下午被迫全部退入市區,美軍宣布打死人民軍1200余人。美陸戰1師隨后尾追突入漢城市區西部,但遭到人民軍第44坦克聯隊的反擊。
9月25日黃昏,眼看漢城已經陷入三面包圍的局面,退入市區的人民軍第25旅團殘部在集結完畢后,開始向北撤出市區,該旅團在前三日的防御戰斗中共損失了50%的兵員。美十軍軍長阿爾蒙德通過航空偵查發現了正在撤退的人民軍,于是嚴令陸戰1師在25日夜繼續進攻市區,一定要完成在26日“收復”漢城的目標。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對此無可奈何,他還在擔心人民軍會在市區拼死抵抗,但實際上他的對手僅剩人民軍漢城警備聯隊、第44坦克聯隊和第23炮兵聯隊等三流部隊。
9月26日凌晨,為了掩護第25旅團撤出漢城,仍堅守在市區的人民軍三個聯隊從西大門監獄、南部麻浦區和東部南山三個方向向美韓軍發起反突擊,但都付出較大傷亡,其中第44坦克聯隊在麻浦區的反擊遭到美陸戰1師四個炮兵營的猛烈反擊,被擊毀坦克4輛、自行火炮2輛。之后,第44坦克聯隊轉移到漢城東部,在配合完對南山陣地的反撲后,企圖從東郊撤出漢城,結果遭到美第32團3營的奇襲,整個聯隊幾乎全軍覆沒。
雖然美軍對外已在9月26日奪取漢城,但整個26日白天及第27、28日整日,美陸戰1師三個團及韓海軍陸戰隊、韓軍第17團都在漢城市區內與人民軍漢城警備聯隊、第23炮兵聯隊進行一個街壘一個街壘的最后爭奪,街道上的大量工事大大延緩了美軍的前進步伐。比起基本一觸即潰的第23炮兵聯隊,以南韓預備役人員為主的漢城警備聯隊卻在人民軍軍官的監督下戰斗到了最后,大部分指戰員犧牲。因此直到9月29日,美韓軍才放心地在城內舉行“還都儀式”。
被俘人民軍官兵列隊離開戰場
第25旅團撤出漢城后,其殘部補入從前線撤回的第6師團,從此消失在人民軍序列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