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A股,高開低走,略低于預期,不過依然以紅盤收市。
指數方面,滬指漲0.59%,收于3400點之上,深指和創(chuàng)業(yè)板指都漲了0.7%左右,賺錢效應還是在的。
成交量來看,兩市成交額超2.2萬億,再次回到了2萬億之上,活躍度明顯提升。
主線方面,科技(AI+人形機器人)+消費(商業(yè)零售+食品飲料)雙輪驅動,食品飲料板塊有15只個股漲停,成為最大贏家。
今天的市場,可謂“喜憂參半”。
很多人或許納悶,明明ZZJ會議的通稿是“超預期”的,為什么今天的股市反而“高開低走”呢?
君臨認為,市場的信心不足,可能主要由兩個原因導致:
第一,此前多次會議落地后,都出現了股市的高開低走,很多人或許已經形成了“自動反應”。
只要股市早盤沖高,自動就去“減倉”。
第二,這次的會議,確實是“喜中有憂”,投資者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君臨今天給大家全面分析一下。
先講好的,“超預期”的方面。
昨天盤后會議通告出來后,海外A50期指立馬飆升,港股大漲,A股今天早盤也高開,表明會議的“含金量”還是得到很多資金認同的。
很多券商分析師都認為,這是“近十年來最積極的一次”ZZJ會議通稿表述。
核心在三點:
第一,加強超常規(guī)逆周期調節(jié)。
過去在ZZJ會議上,提的都是加強逆周期調節(jié),這是首次出現了“超常規(guī)”三個字,顯示力度將前所未有。
第二,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去年提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年要“更加積極”,層級明顯提升了。
上一次類似的表述,發(fā)生在2020年疫情期間,救市果斷,隨后一年多上證指數上漲了40%左右,牛市特征明顯。
第三,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這個表達似乎很平淡,實際上過去十幾年,高層提的一直都是“穩(wěn)健”兩個字。
追溯歷史可以發(fā)現,從2001開始的20多年,僅有兩年提的是“適度寬松”。
即2009、2010兩年。
那次“適度寬松”之后,發(fā)生了什么?
那次寬松的背景是世界級范圍的金融危機,造成了出口的嚴重下滑,市場信心低迷。
2008年11月17日,高層首次將貨幣政策方向從“從緊的貨幣政策"調整為”適度寬松",接下來連續(xù)開啟降息動作,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分別累計下調1.62和1.89個百分點。
同期,股市開始反彈,半年多時間就走出了上證指數翻倍的走勢。
整體看,“超常規(guī)+更加積極+適度寬松”,這幾個字在決策層的文件中,都是“十幾年一遇”級別的。
對于投資者來說,一生中又有幾個“十幾年”能夠遇上?
這正是會議通稿出來后,海外資金立即激動買入,人民幣也罕見大漲的重要原因。
當然,理性一點看。
由于經歷了9月底以來的瘋牛,A股已經大幅反彈,上證指數比低點已經上漲了25%左右。
再加上高層對違規(guī)炒股的監(jiān)管加嚴,這種情況下,再出現“瘋牛”的概率應該是不大了。
不過,無論如何,既然重磅會議已經定調了要“更加積極”,要“超常規(guī)”,那么明年的資金面肯定會很寬松。
至少慢牛,是跑不了的。
另外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提法,是明年的“第一工作目標”。
昨天的文章,君臨跟大家回顧了去年ZZJ會議通告中提出的三大目標——
(1)產業(yè)鏈升級,(2)擴大內需,(3)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從馬后炮的角度來看,今年A股的主線明顯由科技股擔當,創(chuàng)業(yè)板、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板塊的漲幅均在20%以上。
而消費,明顯不及預期,白酒、食品、醫(yī)藥均跑輸大市,統統負收益。
可見,高層提出的“第一目標”,往往反映的是重點資源投入,是真正“吃肉”的所在。
而“第二目標”,在蛋糕有限的情況下,就只能“喝點湯”了。
“第一目標”,遠遠比“第二目標”重要,更別說第三、第四等其它目標了。
君臨認真通讀了本次會議的通稿,很明確的感受到高層工作目標已經發(fā)生了重大轉變:
“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歷史性的放到了“第一目標”上來。
這正是今天消費板塊領漲大盤的重要原因。
如果按照過去的經驗走,明年財政資源更多轉向消費,消費取代科技成為主線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以上講的,都是“喜”的方面,那么“憂”的是什么呢?
在如何提振消費方面,缺乏新思路。
在會議文件中,主要提出了幾個措施——
1)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
明年預計繼續(xù)以“以舊換新政策”作為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通過補貼帶動消費杠桿。
今年的重點是家電、汽車,明年預計將加大力度、擴大范圍,有望全面支持消費電子、小家電、家具、建材等更多行業(yè)。
但方法還是傳統思路,缺乏想象空間。
2)穩(wěn)住樓市股市。
穩(wěn)住樓市,之前就提過了,而穩(wěn)住股市,是首次在ZZJ會議上提出,并作為一個重要任務。
這說明在高層的視野中,股市的定位已經從純粹的融資市場,轉變成為了財富的蓄水池。
希望通過增強股市的財富效應,來提升消費信心,拉動消費復蘇。
必須承認,這個思路還是有亮點的。
但問題是,這是個“次要目標”,樓市股市穩(wěn)住就行了,可不希望再來個“瘋牛”。
所以,頂多也就是出臺個“平準基金”之類的政策,不能有過高預期。
3)基建方面,著墨少。
不僅著墨少,而且強調要“提高投資效益”,看來預期也要下調了。
4)民生方面,被放在了提振消費中相對靠后的位置。
著墨也不多,說明市場此前預期較高的一些政策可能要落空了。
當然,ZZJ會議更多是定方向的。
具體政策要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甚至明年的兩會上,才會逐漸變得具體化、清晰化。
很多政策,可能現階段只是在討論中,化為實際方案還需要一個后臺作業(yè)的過程,現在的擔憂也未必就是真的。
歷史已經證明,只要高層擰開水龍頭,牛市就必然會歸來。
在牛市的征程中,懷疑和下跌都是常態(tài),淡定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