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灶這種東西,應該90年代以前的很多人都曾經使用過,南方可能見到的概率會小一些,但在北方那原來可是家家戶戶必具的一個“設備”,平常的做飯洗碗熱水取暖等等,全部都需要用到柴火灶,香碰碰的柴火灶烤紅薯、烤土豆也是一代人的經典回憶。后來煤氣燃氣這些東西入戶以后,柴火灶也被很多家庭淘汰,但也不是全部,現在東北一些地區,柴火灶依然是家里的得力干將。
按道理來說,柴火灶這種東西都屬于私人生活用品,對于它的處置權只有個人才有,但近日河北邢臺市新和縣就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當地一村民家中的柴火灶被燃氣公司給貼了個封條,柴火灶又不是燃氣公司的,跟燃氣公司沒有半毛錢關系,且燃氣公司又不是什么行政單位,憑什么要給人家柴火灶貼封條呢?
事件回顧
12月12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則視頻,地址位于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一村民家中的柴火灶被燃氣公司貼了兩根封條,此事在網上迅速引起人們的圍觀,人們在質疑燃氣公司目的的同時,還對燃氣公司的權利發出拷問:你憑什么給人家貼封條,誰給你的權利,你為什么私自處理公民跟人財產?
根據網傳視頻顯示,涉事村民家中的一處柴火灶被貼上了封條,封條上面清晰的寫著“新河縣中裕燃氣有限公司”,封條同時顯示,公司已經對該用戶做了停氣處理。一個被柴火熏的榷黑的柴火灶,上面有兩根顯眼的黃色封條,就貼在柴火灶的燒火處。
這一幕看起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人家一日三餐就靠這口爐子來解決,你這把人家的爐子給封條,不相當于斷了人家的生機了嗎,不能吃飯不能喝水的,還有沒有天理了?
官方回應、引起熱議
事件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人們紛紛譴責燃氣公司的做法。有記者就此事聯系上了新河縣中裕燃氣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
“封條是今年8月份貼的,當時公司工作人員入戶檢查時,發現該用戶燃氣管道、采暖氣化爐,以及燃氣灶在同一個房間之內,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用戶可以拆除柴火灶或者燃氣灶,這是一個自由的選擇,但用戶至今沒有整改,沒辦法之下就貼了封條,貼封條的做法也符合行業的規范。”
看來真相并不像網友描述的,如此奇葩的事情背后必然有一定的隱情。在我國燃氣安全的一些規定當中,也很明確的規定:同一房間內,不得同時使用液化石油氣和其他明火。在燃氣公司回應后,依然引得網友大肆關注,先來看看大家的關注點都在哪里:
燃氣公司封柴火灶,乍一看確實讓人想不通,又不是你們公司的東西,你也不是行政單位,你封你的燃氣灶人們都能想通,封人家柴火灶的確讓人費解。
村民將柴火灶和燃氣灶放在同一個房間內,的確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但正如網友所言,燃氣公司在安裝相關設備的時候,現場條件都不達標,為什么還要繼續安裝呢?
這位網友的發言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根據常規思維來理解的話,柴火灶存在的時間應該早于燃氣灶,燃氣公司的做法也的確是為了解決安全隱患,但為什么貼封條的不是燃氣灶而是柴火灶呢?
寫在最后
此事主要有以下幾個爭議點,一是燃氣公司沒有去封自己公司的燃氣灶,而是封了人家的柴火灶;二是燃氣公司作為一家公司,它并沒有相關的行政權力,雖然國家明文規定了安置說明,但為什么是燃氣公司來負責行政處理呢?
其次大家可能忽略了一點,明明燃氣灶用起來干凈又衛生,為什么村民家里還要放著柴火灶呢,這才是問題的根源,無非就是為了省幾毛錢,村里多數老人的退休工資也就幾百塊,碰到家庭條件一般的,每年的醫保、燃氣等亂七八糟的確不是一筆小開支。
但不管如何來說,燃氣灶和柴火灶放置同一房間內,的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燃氣管道一旦發生了爆炸,那受到傷害的估計就不止一家了,所以說燃氣公司的初衷是沒有問題的,但做法的確值得商榷,你完全可以停止供氣,或者是拆走你們公司的燃氣設備,但給人家的柴火灶貼封條的確有些不妥,大家如何看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