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14日上午,第四屆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的先導活動“中國大運河(紹興)小吃嘉年華”在紹興舉行,諸多大運河沿線城市的餐飲企業在現場烹制美食,讓民眾一站式體驗“舌尖上的大運河”。
本次活動為期兩天,地點在越城區魯迅路高品質步行街,現場不僅匯集了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19個大運河沿線城市的特色小吃,更有紹興本地的眾多傳統美食。
據悉,這場活動為第四屆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的系列活動之一,而本屆大會的主旨大會將于12月16日、17日在紹興舉辦。近日,大會宣傳片業已在網絡廣泛傳播,“篤行以致遠,與城市共興”的主題引起了眾多餐飲人的共鳴。
地方菜發展如何“與城市共興”?當我們把目光投向當下的時代背景,深入探究地方菜的內在本質,并充分考量顧客的需求時,便會發現這一主旨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與深遠意義。
01
地方菜發展進入新周期
與城市融合發展成為趨勢
地方菜發展進入新周期,深耕時代來臨。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地方菜,也曾處于行業焦點之外。在文化復興的時代背景下,地方菜迎來復興,乘勢而起百花齊放,如今已步入行業發展的深耕期。
地方菜與文旅、商業、非遺都是城市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其融合發展能為顧客帶來沉浸式的全新體驗。“紹興美食名片”尋寶記紹興菜于11月煥新亮相的非遺門店,正是基于這樣的融合,紹興菜與黃酒、越劇等多個城市元素融合,紹興氣質滿滿。
城市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支流,以其鮮明的特色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地方菜作為地域文化最有煙火氣的部分,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與扶持,各地相繼出臺政策加以支持。2019年,蘭州市出臺《蘭州牛肉拉面提升發展質量行動實施方案》。2022年,汕頭市立法《汕頭市潮汕菜特色品牌促進條例》。2024年,信陽市發布《信陽菜產業發展培優計劃》……
地方菜因城市而生,與城市命運同系。在國家倡導文化自信的當下時代,助力地方菜名片的打造,早已成為助力城市發展的重要議題。
02
包羅萬象的城市文化
是地方菜取之不盡的寶庫
如今地方菜發展步入新周期,“與城市共興”即為題中之義。
城市文化,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是地方菜茁壯發展的土壤。各個城市不同的山川、氣候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食材,不同的城市歷史文化鑄就了風格各異的烹飪方式,不同的人文環境賦予了地方菜氣質各異的性格魅力。麻辣鮮香的川菜,承載著四川人的豪爽與熱情;清淡鮮美的粵菜,根植于廣東人的精致與務實。以霉、腌、醬、臭、醉為風味特點的紹興菜,源自紹興的煙火與風雅……
城市文化,也塑造著地方菜餐廳的消費場景。各個城市不同的建筑風格、街區布局和文化氛圍,與地方菜的消費場景相互融合,營造城市各異的“地方菜體驗”。重慶人在防空洞吃火鍋,北京人在四合院用私房菜招待貴客,廣州人在游船上用美景和美食款待客人。城市文化對地方菜的影響,從菜品延伸到更沉浸、更立體的文化承接與表達。
地方菜與城市文化的融合,是趨勢,也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03
游客超青睞的城市文化體驗
有深度、有個性、有溫度
體驗一座城市,人們期望值里還有:深度、個性、溫度。
文化自信時代,正在持續促進大眾“精神消費體驗”的更高要求。一道美食的體驗,能夠繞梁三日。而精神層面的震動,可以有半年以上的回味。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的融合,也正是當下連政府都在大力倡導的方向。
這一趨勢,在文旅消費中表現明顯。城市客人們,厭倦了同質化、表面化的下車走路和拍照打卡,他們希望深度觸摸城市的文化:聽一聽當地的方言、感受一下當地的藝術、品嘗一下當地的味道,了解當地人的生活日常,探索當地文化的多處細節,真正地全身心放松,留下美好回憶,成為未來某一天的談資。
城市客人的希望,除了觸摸需求,還期待有情感歸屬,排解孤獨感,甚至是尋找第二故鄉。有些人想探索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豐富人生的體驗。有些人則對情感共鳴、人文關懷有自己的需求。城市客人們,也希望城市把他們當作朋友,跟他們有走心的互動。
第四屆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主旨大會將于12月16日正式開啟,屆時來自全國近百個城市、近400位餐飲人相聚紹興,共論中國地方菜的新成就、新趨勢、新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