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味小館·思茅菜
一星餐廳|南壩
傲客自費試吃第1057家 一星評級通過第29家
天太冷,人就容易餓也容易饞。饞蟲會讓幾個蓬頭垢面的吃貨頂著寒風出門,在一家好吃的餐館打開食欲。
拐進一個小巷,看見“余味小館”和“航豐招待所”的招牌并列的獨棟房子就是了,燈光昏黃,像是誤入了誰家的后院,隔絕了街道外車水馬龍的聲響。
冬日里很安靜,大家的情緒明顯沒有那么亢奮,好幾桌客人輕聲細語地在聊天,只聽見桌上火鍋燒滾的沸騰聲。
食物的聲響蓋過人聲,時而清脆、時而歡騰、時而渾沌。
01
The sound of food
嘶哈嘶哈
我們也不自覺放低了音量,忍著把菜單都來上一道的沖動,選好菜后,掌心呵著白色的霧氣耐心等待食物上桌。
不同的地理條件,造就了千姿百態的云南美食。思茅料理方式以民族融合見長。用漢族的烹飪手法,融合少數民族的食材風味搭配,酸和辣是主要的味覺標簽。
阿佤小炒雞是老客們人人稱贊的招牌菜。用大量的苤菜根、青紅椒和干椒淹沒雞塊,成為掀翻味覺的猛料!油重,吃起來卻爽口不油膩,讓人在烏雞和辣味點燃的火熱味覺中流連忘返。
雞塊筋道細嫩,鮮辣油潤,只聽見“嘶哈嘶哈”,辣得爽快,香得迷人。盡管被辣得倒吸涼氣,但是周身都暖和起來,胃口也沉迷在炒雞中無法自拔。
挑挑揀揀把雞肉都吃完,佐料也不能浪費,打包帶走,鮮辣爽口的風味可以在隔夜點亮一碗清水面,拌拌又是油光水滑的一餐。
02
The sound of food
咯吱咯吱
思茅地廣,自然食材豐富,菜系也免不了各種山茅野菜,脆生生、水靈靈,咬起來咯吱作響,有的微苦,有的清甜,甚至比肉還好吃、還要金貴。
刺五加在常人認知里是一味草本植物中藥,在思茅則是一道可煮可炒的尋常山野菜。與毛肚搭配熗炒,奏響美妙的雙重咯吱脆響。
不過最適合吃刺五加的時候得在春季,現在還不夠嫩,桿子部分吃起來筋骨太硬,還有些扎嘴,要在盤子里仔細挑揀嫩葉帶點軟刺的部分,嚼著清脆微苦,別有滋味。
毛肚倒是嫩得很,一筷子夾起粗狂火爆的配料,濃厚鮮香的一口,嚼到辣椒、嚼到軟刺、再嚼到毛肚,齒間廝磨、耳膜共振,口感層層遞進,不斷發出脆響。
云南吃花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每個月份都有時令盛開的可食用花朵。芭蕉花的花期從夏季一直持續到秋,若保存得當,冬天也能吃到脆生生的芭蕉花。
與臘肉、番茄、韭菜同炒,是很典型的云南家常做法,也是打開冬季胃口的密碼。用火候調料去掉芭蕉花的澀味,帶來脆甜濃郁的口感,臘肉的熏香和蔬菜的清香,混合出一種清爽又下飯的味道。
盛到米飯上,濃郁的湯汁融化在白色的米粒里,滋潤得油光水滑,酸咸鮮香,忍不住把盤底都刮干凈。
03
The sound of food
咔哧咔哧
哪怕已經吃了半飽,誰能拒絕剛起鍋的熱騰騰的炸物呢?就放了干椒和花椒,才剛上桌就香了遭不住。
蓬松酥脆卻不冒油,可以連骨頭一起嚼吧嚼吧咽下肚!綿密酥脆,魚香滿口,吃起來會咔嚓咔嚓的掉渣。
谷花魚在稻田中飼養長大,帶著皮一起嚼著吃更香脆,絲毫沒有腥味。
云南飲食雖然狂野,但是絕不粗糙。酸甜清新的芒果搭配奶香濃郁的乳扇,是出了云南吃不到的小甜品。
濃郁的奶香中夾雜著青芒果的脆甜,奇妙的彈性需要牙齒輕輕撕扯,酥軟彈韌。
加了煉乳但并不甜膩,有青芒果撐著,水分很足,吃起來甜津津的,酸度很低。
沒想到野菜就是紅莧菜,顏色看著嚇人,但湯很清甜,一連喝了好幾碗,莧菜很嫩,清新解辣;不過豆腐圓子軟乎乎的,沒什么味道。
雖然好(hào)吃,但我們幾個平時都不是貪食的人,卻一下吃得失去理智,肚子圓滾滾,一人手拎著一份打包的吃食,帶著精神和肉體的飽足慢慢踱步回家。
沒有過多的言語,一頓日常的晚飯也吃得沸沸揚揚,與食物有關的動靜最為動聽。
玉溪陸順小菜館 | 鳳凰新村
隱故普洱私房菜 | 南屏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