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鄉愁》之208
用敲擊鍵盤的聲音與你相遇,
如若苦難,便從白晝到黑夜;
如若酸楚,又從黑夜到天明。
時光流過,
用敲擊鍵盤的聲音與你相遇。
指尖上的文字嘩嘩流淌,
像凄涼的哀嚎。
待花開,送一股清香,
是我溫情的守候。
定格此刻的記憶,
感覺指尖跳躍的冰涼。
敲擊鍵盤的聲音始終在時空流轉,
原來早已成為一種習慣……
季羨林大師曾說:“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卻不得不縮短在這個所謂的“故鄉”的地方的停留時間,不得不舍棄“故鄉”,去更遙遠的城市和地方謀生存、求發展。
“把閑言碎語留給市井小人,你只管優雅從容心懷遠方。”
這句話,也成了暫別故鄉和遠離故鄉的那些人,留給自己的一句安慰的話。
其實,對游子來說,不但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所有一切,都已經深深烙印在心中。
只是,在紅塵中拼搏、翻滾的時候,故鄉的所有烙印,都被封印在心底深處。
只要你風情萬種,我一定如約而來,不見不散。
這個春天,你的美麗是我的劫……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下雨有傘、黑天有燈,身邊有良人伴……
白天,心情不好時,去看看太陽就要落山的風景。
看夕陽如血,落日如輪;看云起云落,山影黯淡。
只有夜靜更深、獨自舔傷時,那些被封印的記憶,才會慢慢釋放出來,影子般地彌漫在眼前——
如果記憶是的一個罐頭,我希望它永遠不會過期。
有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但我,應該是屬于后一種情況。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里,有句經典:“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不管有多不可思議,那都是事實。”
對游子來講,不管有多少個借口和理由,也不管有若干種原因,但真正魂牽夢縈、割舍不掉的還是故鄉。
這,就是剝離開游子浮華的外表后,心里積淀的唯一事實。
離別是人生的功課,相逢是許多人的希望。
相逢無數,不如重逢。
但每次重逢,只有變得更好,哪怕一點點,生活才更有意義。
而我們,就是為了這個,才離開家,奔赴遠方。
這世間最易引發鄉愁的有兩種物象:一是面對大海;二是面對明月……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遙問心已愁。
其實,對故鄉的眷戀和愧疚,是每個游子心里的執念。
即便過去無數年,哪怕是到白發皤然了,都依然難以放下。
所以,任何時候,家都是最美的遠方。
也常常在想,鄉愁該是什么樣的。
鄉愁,不僅是一個特定地域,更是地域里獨有的質樸和真誠,還有那些民歌、民樂、民風、民俗,獨有的質樸和真誠,越久遠越令人念念不忘。
故鄉不大、不高、不繁華、不富裕,卻是山水田園和人文歷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深度融合。
一片藍天、一朵白云,成了獨有的文化特性。
一池碧水、一片田園,也成為最美的鄉愁印記。
鬼谷子言: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辯;與辯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
古人云:人性的惡魔,連佛都滅不了。
不管我們有沒有捫心自問,但人性的惡魔是確實存在的。
只是有些人,沒有及時悟到或覺察到了;有些人,致死都沒悟到或不肯承認罷了。
時代發展的脈搏強有力地跳動著,一座座高樓隨著時間齒輪的轉動拔地而起,無情的鋼筋水泥組成了城市的脈絡和筋脈,卻也成為一個個有情的家。
一個千年過去了,熱鬧的紅塵依舊翻翻滾滾。
許多人、許多事都不存在了,唯有印象深處的一些東西還殘存著。
一千年之后,會發生多少變化,沒人知道。
但一千年之前呢?
那些曾經存在的事、曾經存在的人,曾經發生的一切?恐怕也沒多少人知道了。
多少個夢里,還縈繞著上一個千年的烙印。
其實,又有誰知道,萬事萬物不是一場大夢呢?(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