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第六師是“皖南事變”后,新四軍軍部在江北重建后統一改編的七個主力師之一,該師是由蘇南的江南指揮部所屬部隊及江南人民抗日救國軍等部隊改編的。
第六師組建之初約8000余人,下轄第十六、第十八兩個主力旅,及江南東路、江南西路兩個保安司令部,那么第六師的師長和兩個旅長都是誰呢?
第六師師長——譚震林
譚震林,1902年出生,湖南省株洲市攸縣人,1926年他擔任家鄉的工人糾察隊長,1927年他隨攻克茶陵縣城紅軍轉移到了井岡山根據地。此后歷任紅四軍第二縱隊政治委員、紅四軍前委委員、紅十二軍政委等職務。紅軍長征后,他留下來堅持了三年的南方游擊戰爭。
抗戰爆發后,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成新四軍,,譚震林先后擔任新四軍第二、三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抗日義勇軍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六師師長兼政委、新四軍第二師政委等職務。抗戰期間,在開拓江南抗日根據地中,譚震林居功至偉。
解放戰爭中,譚震林先后擔任華中分局副書記、 華中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華中野戰軍第一副政委、第三野戰軍第一副政委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后,譚震林歷任浙江省委書記、副總理、人大副委員長等職務。由于建國后譚震林轉入地方工作,所以他沒有參加1955年的我軍首次授銜,1983年9月30日因病逝世,享年81歲。
第六師參謀長兼十六旅旅長——羅忠毅
新四軍第6師第十六旅為1941年4月由第二支隊改編而來,第六師參謀長羅忠毅兼任旅長,政治委員是廖海濤。
羅忠毅,1907出生,湖北省襄陽市人,他早年在西北軍馮玉祥部當兵,中原大戰中馮玉祥兵敗下野,羅忠毅所在的部隊被改編為第26路軍,1931年12月被派去和紅軍作戰的26路軍舉行了寧都起義,羅忠毅隨起義部隊參加了紅軍,歷任紅軍連長、營長、福建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等職務。
紅軍長征后,羅忠毅留下來堅持游擊戰爭,先后擔任福建軍區第3分區副司令、閩西南游擊隊第1縱隊司令員、閩西第一作戰分區司令員等職務。
全面抗戰爆發后,羅忠毅歷任新四軍第2支隊參謀長、江南指揮部參謀長、新四軍第6師參謀長兼16旅旅長等職務。
“皖南事變”后,羅忠毅的妻子柳肇珍所在的新四軍第二支隊轉移至太涌地區,2月21日日偽軍突然襲擊二支隊的駐地,柳肇珍中彈犧牲。
柳肇珍犧牲的時候和羅忠毅結婚還不到半年,羅忠毅非常悲痛,他說:“我要親手打死1000個鬼子,才解心頭之恨,才對得起江南人民!才對得起肇珍!”
1941年11月28日,日偽軍4000多人對16旅所在的根據地進行了掃蕩,在與敵激戰中,羅忠毅和16旅政治委員羅忠毅先后壯烈犧牲。
羅忠毅犧牲的時候年僅34歲,他的妻子柳肇珍犧牲的時候年僅22歲。
第十八旅旅長——江渭清
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八旅由江南抗日救國軍等部改編而來,旅長為江渭清,政治委員溫玉成。
江渭清,1910出生,湖南省平江縣,他1927年參加了平西游擊隊,之后又參加了秋收起義和平江起義,先后擔任紅十六軍七師團政委、獨立二師四團政委、紅十八軍五十四師團政委等職務。紅軍長征后,他留下來堅持游擊戰,浴血三年。
全面抗戰爆發后,江渭清歷任新四軍第一支隊一團參謀長、副團長、新四軍皖南第一縱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八旅旅長、蘇浙軍區第一縱隊政委等職務。
解放戰爭中,江渭清先后擔任華中野戰軍第六縱隊政委、第三野戰軍八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后,江渭清歷任南京市委副書記、江蘇省委書記、華東局書記處書記等職務。
江渭清在建國后轉入地方工作,未參加1955年的我軍首次授銜,2000年6月16日因病逝世,享年91歲。
結語
新四軍第六師在組建后不久,根據地就遭到了日偽軍的掃蕩,后來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戰爭需要,1941年11月1日,新四軍第一、第六兩個師的領導機關對內實行合并,歸第一師師長粟裕統一指揮,不過對外第六師的番號依然保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