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這個地方對現在的中國人來說非常沉重,近些年緬北成為“灰色產業”的代名詞,網賭和詐騙每年卷走國內天文數字的資金。
隨著國家的大力宣傳,國人的反詐意識有所提高,但是緬北仍然在緩慢地對中國釋放負能量。
雖然很多人是近些年才熟悉緬北這個地方的,但其實在上世紀,緬北在西南地區已經是個黑暗的名詞。
上世紀末輸入中國的海洛因和冰毒,大部分都來自緬北,因為在緬北的東部,就是世界聞名的“金三角”。
上世紀末,中國警方加大緝毒力度,把緝毒方式從國內掃毒,變成跨國打擊大毒梟。
21世紀初,中方和緬甸政府聯合行動,抓捕了緬北毒王“老四川”譚曉林,對緬北毒販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譚曉林的名氣不響,因為在緬北這種“毒王”扎堆的地方,他的生意做得并不大。
但是譚曉林對于中國的危害很大,他曾往國內販毒8年,販運3噸以上的海洛因,價值數億人民幣,被下A級通緝令。
他賣的毒品足以給全國幾十個省份供貨,等于一人包辦了國內的海洛因市場。
譚曉林販毒積累了幾億身家,還花錢養私軍、買官銜、打通政府關系,最后變成半白半黑的“合法毒梟”。要不是中國警方堅持對其抓捕,中央出面和緬甸打招呼,可能這個毒王就要逃之夭夭。
那么在上世紀末,譚曉林是怎么走上販毒道路的?他的巔峰時期有多囂張?最后他又是怎么落網的?
【一】
改革開放,窮小子譚曉林下海經商
譚曉林,一個中國緝毒史繞不開的名字,這位四川出身的“緬北毒王”,在上世紀末包攬緬北對華的大宗海洛因販運,積累了巨額的財富。
因為新聞常把他稱為“華裔毒梟”,所以很多人以為譚曉林是緬甸人。但其實他是正宗的中國人,籍貫四川樂至縣。
譚曉林走上販毒道路的故事曲折又離奇,這也讓他在后世被人們常常提起。
譚曉林生于1962年,在家里排行老4,他的父親譚光華是老師,母親則是家庭婦女,一家人生活在樂至縣的一個小山村。
譚曉林13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了,母親一人扛起家里5個人的生活重擔。
他上面有三個哥哥姐姐,但都是父親的前任妻子的孩子,跟譚曉林母親不太親。所以哥哥姐姐后來工作了,卻對家里的幫助較少。
譚曉林后來雖考上了高中,但上了一年就輟學了,因為實在交不起學費和生活費。
當時已經是70年代末,國內的經濟管制有所松動,母親找關系求人,加上過世父親的面子,譚曉林被送到了當地一個鄉級供銷社當售貨員,這在當時也算是個鐵飯碗。
讓人吃驚的是,譚曉林居然很有做生意的天賦,他在供銷社學得很快,賣貨、排庫、進貨都很麻利,受到了領導的表揚。
譚曉林在這里賺了點錢,幫助母親改善了生活,最后他在供銷社干了四五年,一直干到了20歲。
那是1982年,中國早已改革開放,南方的港口運來了大量稀缺商品,本土的工廠也在不斷投產。
供銷社的生意慢慢變差了,因為路邊的地攤上就有更好的貨物,而且價格低廉。譚曉林被這個變化給吸引了,他放棄了別人眼里的鐵飯碗工作,帶著一點積蓄和借來的錢,一頭扎進了浙江。
譚曉林在浙江活動了個把月,最后進了一批涼鞋。這些塑料鞋價格便宜,而且輕便、耐磨,無論是彩色的童鞋還是黑色的成人款,在四川內地都很搶手。
譚曉林買了一大批涼鞋,用自己供銷社的人脈聯系了火車皮,把一車皮涼鞋運到了老家。
靠著這些涼鞋,譚曉林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多達上萬塊,在那個年代足以改變一家人的生活。但20歲的譚曉林不滿足于此,他要繼續掙錢,讓母親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之后兩年,譚曉林開始倒賣藥材,這個行業水很深,里面魚龍混雜,很多人有歪門邪道。但是它利潤很大,讓人難以拒絕。
譚曉林拿著幾萬塊錢進去投資,很快沒了影子,最后他鋌而走險,居然倒賣罌粟殼。這種東西當時在中國很泛濫,多是飯館或者小食攤買去熬料,吃了讓人流連忘返。
但因為國家堅決禁止這種毒物,公安部門嚴加堵截,譚曉林的貨物幾次被查封,最后賠掉了全部身家。
下海折騰了幾年,不僅沒掙到錢,還把老本折進去了。譚曉林非常無奈,最后選擇去云南繼續找商機,一開始想做點木材生意。
當年的云南邊境一代,販毒是最暴利的行業,譚曉林也知道這些生意,但是他沒膽子,也沒門路做。
在中緬邊境,譚曉林沒找到什么好的生意機會,最后在朋友的介紹之下,他認識了一個女人,一個不怎么好看的女人——正是這個女人,改變了譚曉林的人生。
【二】
入贅楊家,譚曉林一飛沖天
譚曉林認識的女人是緬甸人,名叫“楊妹”,此人外表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說有點丑,她個子矮、皮膚黑,而且性子比較大大咧咧。
一般的男人看到這樣的女人都沒什么興趣,但是譚曉林卻看上了這個楊妹,因為他打聽到一個消息:這個楊妹的父親可了不得,是緬北“勐古特區”的大官——緬北的大毒梟楊國棟。
楊國棟在緬北是地頭蛇,手下有人、有槍,控制著一大片罌粟田,提煉海洛因運往中國。
譚曉林想傍上楊國棟,以后好賺大錢,于是他開始追求楊妹,居然成功把楊妹追到了手。很快,楊妹把譚曉林帶回了緬北,兩人在緬北結了婚。
譚曉林有了岳父當靠山,立刻做起心儀已久的木材生意,賺到了不少錢。
但是他的心當時已經飛到了九霄云外,因為譚曉林看到岳父楊國棟的毒品生意才是印鈔機,日進斗金,所以很想跟著一起干。
起初,楊國棟堅決不想讓譚曉林下海,第一因為販毒是非常私密的生意,女婿畢竟是外人,不知道是否可靠。
第二是因為這一行危險性很大,一不小心就丟小命。楊國棟心疼女兒,所以不想讓女婿冒險,生怕女兒當寡婦。
所以譚曉林和楊妹結婚后的幾年,他就安心做著木材生意,期間偶爾用自己的木材運點毒品賺取外快,這種小收入讓譚曉林非常興奮。
一直到1992年,一場變故打亂了他的生活——1992年,譚曉林還在緬北做生意,突然傳來噩耗,妻子楊妹死了。
楊妹死得很慘,她在進山尋找譚曉林的途中,寄居朋友家,結果遇到搶劫。幾個癮君子闖入房里盜竊,楊妹發現后和其對峙,結果被癮君子一棍子打死。
譚曉林得知消息,頓時五雷轟頂,他和楊妹已有兩個女兒,生意也剛上了正軌,一切都在變好。他本打算把母親接過來,一家人過好日子,沒想到眨眼間家就散了。
譚曉林的岳父楊國棟也很痛心,看著女婿心碎的樣子,他把女婿帶在了身邊,讓他跟自己干。
沒了妻子,譚曉林也就沒什么顧忌了,岳父也放開了對他的限制,譚曉林開始從事毒品犯罪。
1993年起,譚曉林聯系毒品工廠和國內的毒販,開始向中國內地供貨。有“毒王岳父”楊國棟當靠山,毒品鏈條上的人都給譚曉林面子。
他第一單生意就跟大毒梟陳茂堂合作,一次賣出100公斤海洛因,賺了上百萬人民幣。
譚曉林當時還在給楊國棟打工,直到1996年,緬北毒王坤沙倒臺,“南撣邦”流出了一大批毒品從業者。這些人流竄到中緬邊境,促進了當地的毒品工業擴大。
就在這一階段,譚震林吸納了一些人才,開始自立門戶,擴大海洛因生產。
當時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東南地區的毒品市場很大,譚曉林的生意很快火熱起來。
他靠大卡車運毒,走云南-廣西-廣東、或者云南-四川-重慶的路線,每年販毒幾百公斤,短短三五年就積累了上億的身家。
【三】
販3噸海洛因,譚曉林成建國后“第一梟”
隨著毒品鏈條的深入,譚曉林的惡名開始傳播起來。當時,雖然譚曉林是個十惡不赦的毒梟,但是連警方都承認,他的腦子好,做生意有條理,管人也是一把好手。
譚曉林掙錢后,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是花錢打造自己的私人組織,包括復雜的運毒線人,以及一個常年維持在200人以上的護衛團隊,也就是“私兵”。
由于譚曉林手下有幾百人吃飯,他不僅販毒,還做玉石、翡翠出口,以及木材加工,藥材進出口等生意。
他用合法生意掩護販毒,培養了一批“雙面手下”,這些人表面是正經商人,其實一人有一個代號。
他們用自己的本名做正經生意,用代號販毒。譚曉林巔峰期有20多個電話,控制30多個販毒路線,把毒品運到云南或者廣西、廣東分散。
譚曉林花錢打點自己和政府的關系,不僅跟緬北當地的地頭蛇們稱兄道弟,和南方的緬甸政府也關系匪淺。
譚曉林往緬甸的公共事業捐錢,修橋、修路、修學校,還無償資助緬甸的一些寺廟“修佛塔”。作為一個佛教國家,譚曉林修佛塔的消息很快引起政府注意。
1997年前后,緬甸政府召見了譚曉林,緬甸副總統還稱他為“緬甸的猶太人”,批準他做包括石油在內的很多大生意。
有了“黃袍加身”,譚曉林更加肆無忌憚,他不僅賣海洛因,還賣冰毒,數額巨大。
據統計,譚曉林屬于“大型毒梟”,8年里一共往中國販運毒品50多批次,總重居然超過2噸。他個人后來承認運了3噸多,實際數值可能更大。
1999年,無法無天的譚曉林一次給中國運來1噸毒品,結果被中國邊防警察盯上并跟蹤。最終在廣東的一個倉庫,警方一口氣搜到了11噸冰毒,這是中國建國以來單次查到的最大規模毒品。
這一案件讓譚曉林登上中國A級通緝令,譚曉林此后低調不少,但是生意卻沒停。
2001年,他再次派人給中國運海洛因60公斤,結果他的手下一出境就被邊防武警逮捕,運毒的人承認老板是譚曉林。
云南警方把案子上報了政府,政府出面和緬甸進行接觸,要求他們交出譚曉林。譚曉林當時在緬甸是紅人,政府和緬北的地頭蛇都保護他,但奈何他做的案子太重,緬甸政府也保不住他。
2001年清明節,譚曉林在緬北地區正準備祭奠母親,結果突然被叫往緬北勐古地區的第39師司令部。
當時這個電話是緬甸國防部長親自打的,請他來商量一些投資事宜,所以他沒有多想。
結果到了之后,一批軍人把他的保鏢攔在了外圍,鑒于這是軍隊重地,譚曉林也沒怎么懷疑,就只身進了司令部。
結果進去之后,一批警察把他按在地上,給他戴上了手銬。
這是緬甸警察的秘密抓捕行動,因為忌憚譚曉林的私人武裝,緬甸警方和軍方合作,用“鴻門宴”的方式把譚曉林抓捕歸案。
中國警方當時就在緬北待命,譚曉林被捕后很快被移交給中方。在移交過程中,譚曉林口出狂言,說自己養的幾百私人武裝會來救自己,不趁早放了自己,抓自己的人一個都跑不了。
中國警方也對此事很謹慎,畢竟譚曉林的私人武裝裝備美式軍火,確實非常難纏。
最后警方不得不安排多輛汽車分頭押運,還讓幾個人身穿囚服,戴上手銬,裝作犯人的樣子坐在車上迷惑犯罪分子,最終把譚曉林運回了國內。
到國內后,譚曉林被送往云南昆明接受調查,這次調查加審判前后長達3年。直到2004年,譚曉林才被判處死刑。
譚曉林自己供述,自己往中國運毒不是警方所說的2噸,而是足足3噸。這些毒品大部分是海洛因,由緬北制造,純度很高,他因此積累了4億以上的財富。
譚曉林被捕后一直懷疑是有人出賣自己,他覺得是妻子楊妹死后自己重新娶了老婆,老丈人楊國棟懷恨在心,所以不保自己。
但是各種猜測都無濟于事,2004年6月25日,譚曉林被押赴刑場槍決,一代毒王的故事至此落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譚曉林的母親病死在緬甸,葬在緬甸。
臨死前,譚曉林答應母親自己以后會回國,沒想到一語成讖,他真的回到了中國的土地上,只不過是以罪犯的形式回國的。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追捕大毒梟譚曉林》,劉永松,毛詩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