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了三層生活土壤
“1995年8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中華之劍》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我和很多同齡人一樣,第一次了解到真正的禁毒斗爭有多殘酷,真正的毒品形勢有多可怕,以及國家禁毒的決心有多堅定。”從那時起創作的火苗就在五百心中點燃。在他看來,時代在變,毒品種類在變化,禁毒形勢也有著新挑戰,但國家禁毒的決心從未動搖。作為文藝工作者,如何用鏡頭記錄這場跨越時代的持久戰,如何讓觀眾在劇集里既看到斗爭的嚴酷,又感受到時代的溫度,成了他必須回答的命題。
“生活圖景是作品最扎實的基礎和土壤?!蔽灏賵孕牛撾x現實的創作如同無源之水,唯有深扎生活,才能讓故事有筋骨、有溫度、有力量?;谶@一理念,《掃毒風暴》構建了三層生活土壤,它們相互映照、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千禧年的禁毒歷程。
第一個層次展現的是公安干警的生活。五百表示:“除了主角林強峰,我們還塑造了黎安、楊威、王輝等不同崗位的警察形象。”他特別提到派出所所長王輝這一角色的意義:“從民警到刑警再到緝毒警,他的生活變化史就是禁毒斗爭的時代變化史?!痹谖灏傺壑?,警察群體的風貌是多元的,“我相信,只有盡可能全景式地呈現警察的各個風貌,才有可能塑造出一群讓觀眾感懷感動的英雄人物?!?/p>
與之相對的,是販毒分子的群像。“塑造盧少驊及其家庭,不是美化,而是棒喝?!蔽灏俚膽B度鮮明而堅定。劇中不僅刻畫了盧少驊的墮落軌跡,更延伸至其哥哥嫂子的生活、侄兒的宿命,以及羅炳章等反派的家庭離散?!白層^眾跟著他們‘惡’的冒險,看他們如何從普通人一步步走上邪路,最終六親不認、墜入深淵?!痹谒磥恚@種“人性裂變”的呈現,是對罪惡最有力的控訴?!柏湺臼桥c惡魔簽訂契約,我們要做的,就是撕開這份契約的猙獰面目,讓觀眾看清違法犯罪的終極代價。”
而穿梭于敘事縫隙中的百姓生活,則是這部劇集不可或缺的“時代切片”。為尋刺激誤入歧途的大學生,為延長藝術生命鋌而走險的演藝明星,利欲熏心最終落得妻離子散者,以及淡泊明志安享歲月靜好者……“這些人物是時代的切片,記錄著浪潮中消逝的人與事。”老百姓的生活絕不僅僅是故事的背景板,它本身就是一面映照時代最真實現狀的鏡子?!坝泻糜袎模惺怯蟹?,才是警鐘最真實的聲音。”
還原禁毒斗爭的嚴酷性
在創作原則上,五百認為:“真實是對緝毒民警的最大尊重,也是對犯罪的最狠打擊。”他堅持在劇中還原禁毒斗爭的嚴酷性。他表示:“眾所周知,緝毒工作危險、嚴峻、殘酷。而身處一線的公安干警更是時時刻刻都冒著生死風險來打擊犯罪分子。緝毒警察暗夜潛行,是真正的無名英雄。真實地處理禁毒日常,是對緝毒民警的尊重,也是對制販毒分子的打擊。不怕犧牲、不懼艱難的決心,勇闖虎穴、甘灑熱血的勇氣,就是擊穿犯罪分子最大的炮彈。禁毒工作的殘酷恰恰彰顯了公安干警血肉之軀的價值。在劇中,以林強峰為首的緝毒民警正是這樣一群活生生的人,他們不求被人記住,只求戰斗到最后一刻,只求能在烈士墻上和逝去的戰友們團聚。在《掃毒風暴》這部電視劇的藝術創作中,我們虛構了他們的名字,虛構了他們的人生,但沒有虛構他們的精神。”
寫實地呈現時代的烙印,在無常的命運中點題人生的價值,是五百和團隊的另一重要創作準則。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沿海發展與內陸閉塞交織,經濟騰飛與價值裂變并存,毒品也從海洛因向新型冰毒演化。五百敏銳地捕捉到時代轉型期的特質,通過角色命運展現社會肌理。“鎮長的權力尋租,警務人員的底線失守,曲藝藝術家的晚節不保,這些角色不是孤立的,而是時代病灶的顯現。”他希望通過這些細節,讓觀眾思考:在時代洪流中,人該如何抵御誘惑?“劇中面對毒品的選擇,就是現實中面對欲望的隱喻。命運的分崩離析往往在一念之間,這正是時代給我們的考題?!蔽灏偃缡钦f。
對于五百而言,《掃毒風暴》不僅是一部禁毒題材劇集,更是一首獻給時代與英雄的贊歌。它謳歌緝毒干警的奉獻,也記錄時代的陣痛;它警示罪惡的代價,也傳遞堅守的價值。作為創作過《掃黑風暴》《心理罪》等作品的導演,五百始終在商業與藝術、現實與理想間尋找平衡?!耙徊亢米髌罚仨毸枷胄浴⑺囆g性、觀賞性兼具?!彼M稈叨撅L暴》能讓觀眾 “看得愉悅,看得感動,有所思,有所得”。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 實習生 劉海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