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厲王是個很霸道的國王,姬姓名胡,是周夷王之子,在位期間(約前877年-前841年)。
因為實行了一系列專利”政策和對人民言論的壓制,直接導致了史上著名的國人暴動,最終使得西周政權發(fā)生劇變。
周厲王推行的“專利”政策,實際上是一種嚴苛的資源壟斷制度。
根據(jù)史料記載,周厲王通過該政策將國家山林、川澤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收益納入中央統(tǒng)治階層的手中。
周厲王規(guī)定,周朝的山林川澤等自然資源,包括采樵、捕魚、狩獵等活動,都不得由普通百姓從事。
所有這些活動的收益都要歸國家所有,并且必須由王室或貴族控制。
這意味著百姓無法自由地使用自然資源,導致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困境。
該政策不僅僅是對資源的壟斷,還進一步壓制了民眾的自由。
人民失去了利用自然資源改善生活的權利,也受到政策和規(guī)定的嚴格約束。
周厲王通過這一政策加強了中央集權,但也加劇了社會的不滿。
周厲王實施的“專利”政策還包括對言論的壓制。
百姓無法自由討論國家的政策,尤其是在這種極權主義的政策下,不允許公開對政府提出批評。
史書記載,周厲王甚至不允許民眾發(fā)表任何異議,召穆公曾反對這種政策,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即壓制人民的言論比控制洪水的情況還要糟糕)。
周厲王并沒有采納召穆公的建議,依然堅持自己的政策,這使得周朝的社會矛盾愈發(fā)加劇。隨著政策的實施,百姓的困苦和不滿情緒不斷積累。
到了公元前842年,社會矛盾爆發(fā),民眾的憤怒終于達到了頂點,爆發(fā)了國人暴動。
暴動的激烈程度導致了暴民沖進王宮,企圖殺死周厲王。
面對民眾的暴怒,周厲王倉皇逃離了王宮,逃入了黃河以北的汾水流域。
周厲王的統(tǒng)治被許多歷史學家和史書認為是西周王朝衰弱的象征之一。
其實施的極權主義政策以及對民眾壓制的做法,使他成為歷史上較為負面的君主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