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1332篇原創文章,作者:Behemoth。
作者簡介:Behemoth,江蘇南京人,2014年起開始創作,現已發表、出版近70萬字。
全文共12788字,配圖27幅,閱讀需要22分鐘,2024年12月20日首發。
本文收錄于作者“behemoth”專輯,歡迎持續關注。
接上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直布羅陀
(1)山雨欲來
“這不是和平,這只是20年的休戰”,福熙對《凡爾賽和約》的評價可謂一語成讖。雖然直布羅陀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頭10年里算得上風平浪靜,但1936年爆發的西班牙內戰還是讓英國人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保住這塊“肥肉”,英國政府放棄了一直標榜的所謂“不干涉”原則,暗中對佛朗哥的國民軍提供了支持,其中就包括了禁止西班牙共和國方面利用直布羅陀獲得加油等補給。
就在德奧合并和蘇臺德地區危機后,戰爭陰云籠罩整個歐洲,而隨著國民軍逐漸占據上方,英國政府對失去直布羅陀的恐懼與日俱增。正如丘吉爾所言,西班牙“德國化”的前景威脅著英國重要的領土直布羅陀。一個親德的西班牙可能會威脅到英國的補給線,并為襲擊直布羅陀打開大門。此外,西班牙本土的加那利群島和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扼守通往東大西洋的重要通道,并與非洲大陸直接相連,因此對英國而言,在下一次戰爭中保持西班牙的中立至關重要。
雖然英國政府一度希望能通過綏靖政策滿足法西斯的胃口,但德波邊境的炮響直接炸碎了他們的美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直布羅陀將再次面臨血火考驗,這一次,來襲的敵人將比以往任何一次來襲的都更加可怕。
(2)防火防盜防間諜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不久,為了減輕直布羅陀后勤壓力,直布羅陀當局和英國政府就決定將一部分老弱婦孺疏散出去,而“保家衛國”的重任就當仁不讓的落在了那些留下了的人的肩上。從1940年8月29日開始,所有年齡在18歲到41歲之間的適合服役的人員都將被被征召。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樣,除了留在本土防備可能的登陸之外,還有一些人自愿加入英聯邦軍隊,在各條戰線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圖1. 直布羅陀人約翰·帕特倫(John Patron)中尉,在二戰中加入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5突擊隊(45 Commando),在諾曼底登陸中參與了劍灘(Sword Beach)登陸作戰
在1940年期間,為了防御德軍進攻,英國在本土籌建了許多獨立連級單位。后來,這一經驗也被直布羅陀方面借鑒,在當年10月,要塞獨立連正式成立。該連由4個排組成,人員由大巖山中駐防的4個步兵營抽調。該連的任務主要有二:首先是作為突擊部隊,其次是在大巖山遭到入侵時,作為用于反擊的預備隊使用。為了更好的執行這樣的任務,這些人員接受了嚴格的訓練,如徒手格斗、爆破、登陸以及武裝泅渡等。后來,該部被改名為直布羅陀獨立連,不過,比起這個名字,時任總督梅森·麥克弗萊更喜歡稱他們為“我的職業殺手”。
圖2. 1942年6月,獨立連在直布羅陀卡塔蘭(Catalan)灣進行登陸訓練
英軍組建這樣的單位的行動也傳到了德國人的耳朵里,為了嘲諷英國人,著名的宣傳喉舌“哈哈勛爵”威廉·喬伊斯,就在他的廣播節目中將這支部隊稱為了“暴徒、渣渣,大巖山中4個營守軍中的敗類?!?/p>
按照預定的防御計劃,整個直布羅陀的防務被劃分為了3個區域,第一塊區域為陸上邊境區域,以預防西班牙方面的入侵為主,第二塊區域在靠近港口碼頭和英國皇家空軍的水上飛機基地,而第三塊區域則是保衛大巖山內部。自從1939年起,整個直布羅陀地區的防御就開始得到加強,在此之后,工程一直在進行著,到了1940年夏天,防御能力已經達到了原有水平的5倍。
但是,由于戰事的進行,施工所需要的工人也出現了短缺,為了彌補,施工人員只能從鄰近的西班牙村鎮招募,每天,上千名西班牙工人都會穿過邊境線來到直布羅陀工作,而到了晚上,他們則將穿過邊境線返回西班牙一側,然后,邊境線上的關口就將關閉,在11點30分之后還會實施宵禁。盡管如此,直布羅陀當局也意識到,只要邊境線上還有人員來往,那么軸心國方面也就很有可能會利用這樣的機會大搞滲透。更關鍵的是,在直布羅陀工作的西班牙工人幾乎每天都會穿過機場和碼頭2次,而駐扎于此的英軍官兵也經常喜歡過境西班牙在邊境小鎮的酒館里尋歡作樂,而德國人肯定是不會放過這樣的獲得直布羅陀情報的絕佳機會的。因此,對于來往人員的盤查就成為了軍情五處(MI5)的一項重要工作。
圖3. 正在邊境卡口盤查過境平民的英軍哨兵
第一個被公之于眾的落網的軸心國情報人員案例是在1942年,當時間諜案主犯喬斯·凱伊(Jose Key)在倫敦被處決的消息被公開。此人出生于直布羅陀,在直布羅陀地區收集了大量有關于艦船和飛機來往的信息,于1942年3月4日事發被捕。之后,他于當年5月18日被按照《背叛法》(Treachery Act)判處死刑,7月7日于華茲華斯監獄(Wordsworth Prison)被執行死刑。
圖4. 關于凱伊等間諜被處死的新聞報道
雖然凱伊被處死了,但是納粹德國情報機關并沒有死心,他們繼續在直布羅陀當地試圖招募情報人員或者通過西班牙境內向直布羅陀派遣情報人員入境。就在這之后大約19個月,又有兩名涉嫌為納粹德國情報機關服務的西班牙人被捕,根據1939年的直布羅陀保衛條例,他們被在直布羅陀當地處死。
他們中的一個名叫路易斯·洛佩茲·柯登-科倫達(Luis Lopez Cordon-Cuenda),此人受西班牙南部的納粹德國情報機關委派,前往直布羅陀伺機進行破壞活動。在直布羅陀,他以在水果店的工作為掩護,同時在碼頭也找到了一份工作。這一處碼頭非常重要,因為在1943年時,這附近的一處隧道里堆滿了預定用于西西里島登陸戰所需要的武器彈藥。一旦這些武器彈藥遭到破壞,后果將不堪設想。
所幸,軍情五處及時收到了即將有炸彈被安放在坑道入口的情報,直布羅陀安全警察警部威廉·亞當森(William Adamson)在對科倫達工作的水果店進行了暗訪之后,發現了其所使用的暗語。而當他在一面墻上看見幾個代表納粹的萬字符號之后,他的懷疑得到了進一步的證實。之后,軍情五處決定對科倫達實施抓捕,為了保證一次成功,軍情五處精心設計了一個圈套,一名線人通知其在曲棍球場旁邊的一處長凳上會面,而這里正好可以被位于教堂廣場的準將司令部俯瞰。到了6月23日最終收網,亞當森親自在晚上6點10分時對科倫達進行了抓捕。很不尋常的一點是,在抓捕過程中,一名陸軍的記者也前來拍攝了真實的抓捕過程。之后,科倫達被抓進了位于愛爾蘭鎮(Irish Town)的中央警察站,而線人則被帶往文德米爾山(Windmill Hill)軍事監獄,然后就在這里,他被悄悄的釋放了。
圖5. 亞當森抓捕科倫達情境圖
經過審訊,科倫達又被送往文德米爾山軍事監獄,相當吊詭的是,為了避免他在審訊過程中對自己的生活條件有所微詞,亞當森本人還每天押送其前往維多利亞飯店用餐。根據其供述,用于破壞的炸彈被他藏在了水果店里,而在經過一番細致的搜尋之后,炸彈終于在水果店的倉庫里被找到。
之后,到了8月19日,他被正式提起訴訟。開庭審理當天,他甚至還有機會獲得一名辯護律師的幫助。不過,想要靠律師翻盤也實在是沒有可能,就在8月25日,他被控犯有“協助外地進行叛國活動”的罪名,違反了直布羅陀保衛條例。由于直布羅陀當地的特殊法庭并沒有相關的司法權限,因而,正式的宣判被安排在了倫敦。
而另外一個參與間諜活動的西班牙人名叫喬斯·馬丁·莫羅茲(Jose Martin Munoz),他是在6月30日一起發生在科林島(Coaling Island)的一起油料管爆炸之后被捕的。此人同樣在碼頭工作,利用其工作之便參與了這次爆炸。在收到可靠情報之后,來自直布羅陀安全警察部門的約瑟夫·費羅(Joseph Ferro)中士在其進入直布羅陀前往上班目的地的路上將其抓獲。莫羅茲在被捕之后同樣被送到了中央警察站,在那里,他供認出,他還準備了另外一枚炸彈,如果在這次爆炸之后能夠逃過搜查,那么他將要策劃下一次爆炸。后來,這枚炸彈也被安全局人員在主干道上的帝國咖啡館的煤堆里發現。
到了10月11日,他也被提起訴訟,而這次,他也和科倫達一樣獲得了辯護律師。不過他當庭即承認有罪,并且最終被主法官當庭宣判死刑。之后,又經過了一系列漫長的司法流程,最終,在1944年1月11日上午9點,科倫塔被使用特制的斷頭臺處以死刑,3分鐘以后,莫羅茲也同樣被處以死刑。二人在死后被埋在了監獄圍墻內。
(3)從天而降和潛水而出
戰爭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頂著軸心國方面隨時有可能進攻的壓力,每個人的神經都得時刻保持警惕。
1940年7月4日,作為對英國海軍在米爾斯克比爾對法國海軍的“投石機行動”的報復,維希法國空軍對直布羅陀展開了轟炸。所幸,由于法國人學藝不精,炸彈大多偏離了目標。
而在之后的9月24日和25日,為了對英國和自由法國方面對達喀爾的攻擊行動進行報復,維希法國空軍以及海軍航空兵聯手行動,再次空襲了直布羅陀。來自空軍的6個LeO451轟炸機中隊和來自海軍的4個“馬丁”轟炸機中隊從位于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的基地起飛,對直布羅陀展開了大規??找u。在24日的空襲當中,法軍沒有遭遇英軍戰斗機攔截,基本上順利的完成了投彈。在空襲中,直布羅陀北部燃起大火,港內也有一艘船只遭到重創。而在25日的空襲中,雖然英國空軍依然無所作為,但是法軍卻遭到了英軍高射炮兵的頑強抵抗。在歷時2天的空襲中,法軍方面一架LeO451型轟炸機被擊落,機上13名乘員受傷。而英軍方面則有武裝拖網漁船“天狼星”號被炸彈擊沉。
之后,法國人的轟炸算是暫時偃旗息鼓了,但是新的、也是更大的威脅也到來了。為了保證其在地中海的控制權,德國人開始策劃準備戰略直布羅陀的“費列克斯”行動。駐扎在直布羅陀的英軍也開始加緊進行戰備動員,小小的直布羅陀也幾乎陷入了草木皆兵的境地。
就在這當中,意大利人也沒讓直布羅陀消停多久。駐扎在撒丁島基地的第274遠程轟炸機中隊的比亞喬P.108型遠程轟炸機也對直布羅陀進行了多次轟炸。該中隊成立于1941年5月,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訓練進度一直滯后,直到1942年6月,該中隊才真正形成戰斗力。在之后的幾次空襲當中,P.108的表現都還不錯,尤其是在1942年10月,幾次大規模夜間空襲標志著空中進攻進入了高潮。之后,在1943年盟軍開始在阿爾及利亞進行登陸時,該中隊還派出轟炸機進行了轟炸,甚至遠在奧蘭的目標也遭到了空襲。
圖6. 描繪P.108機群空襲直布羅陀的航空畫
就在意大利宣布停戰之后,納粹德國在意大利北部扶持了以墨索里尼為首的“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偽政權,該政權所掌握的空軍部隊在1944年6月4日和6日還對直布羅陀進行了2次空襲。
圖7. 意大利新聞雜志上關于直布羅陀夜間空襲的宣傳畫,圖中可以清晰看見夜間探照燈燈光和直布羅陀標志性的大巖山
除了空襲,軸心國還對直布羅陀發動了水下進攻。除了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相同的“無限制潛艇戰”策略,為了癱瘓直布羅陀港口運作,意大利海軍還拿出了“秘密武器”——代號“豬玀”(意大利語:Maiale)的人操魚雷。從1940年到1943年8月,意大利海軍第10輕型突擊快艇部隊(X Mas)對直布羅陀發動了代號為B.G.1到B.G.6的6次進攻,雖取得了擊沉擊傷多艘盟國商船的戰果,但并未對盟國運輸線造成重大影響。
圖8. 保存在博物館的1枚“豬玀”樣品
(4)戰時的苦與樂
雖然軸心國方面對直布羅陀的登陸作戰最終沒有實施,但直布羅陀依然在戰爭的前半段處于重重危機之中。對于堅守在直布羅陀的軍人和平民而言,生活總得繼續,盡管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也依然得有相信一定能取得勝利的樂觀精神。
作為直布羅陀當地的父母官,直布羅陀總督除了管理直布羅陀的防務工作和其他日常事務,和對面的西班牙方面搞好關系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隔三差五的,西班牙方面的直布羅陀事務高官佛朗諾·巴倫就會攜夫人來到總督大人的“修道院”——這個看上去有些詭異的名字卻確實代表了總督大人的官邸——共進午餐。而在一些其他的大人物到訪時,比如說格羅斯特公爵、艾森豪威爾將軍以及西科爾斯基到訪時,也都是在這個“修道院”下榻的,而且在此期間,總督本人還將為其提供一些娛樂活動。
在戰時,由于時刻面臨威脅,官兵上下時刻都要保持高度緊張,為了更好的做到勞逸結合,必要的娛樂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娛樂界全國服務組織(Entertainments 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定期舉行各種派對活動,為駐守在大巖山以及其他進行休整的部隊提供娛樂活動。到了1943年3月,作為時任總督的軍事助理的安東尼·奎爾還在當時的皇家劇場組織了一次由法國著名劇作家安德烈·奧貝創作的著名戲劇《諾亞》的演出,演員全部為當地軍人,而他本人也親自出馬,扮演了其中的一個主角。
在直布羅陀這樣的地方,也不乏萬綠從中的那么一點“紅”。來自皇家海軍婦女服務隊和海軍護士隊的女兵們依然堅守在這里,為了方便管理,她們都住在被與其他男兵分隔開的區域內。她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了在星期六晚上在巖山飯店的舞會。當然了,這些都必須獲得婦女服務隊指揮官以及護士長的首肯。不過,她們依然可以有機會享受陽光海灘的樂趣,在自西向東穿過橫貫大巖山的隧道之后,她們就可以來到海灘激情嬉戲,而其他的男兵則會在隧道口的東邊迎接她們。可想而知,對于這些血氣方剛的純爺們而言,每次的迎接對于他們而言都是一次大飽眼福的機會。如果出來的不是美女,那么這對于眾人的士氣無疑是一大打擊。而面對如此之多的如饑似渴的男性,很多女護士們也產生了厭惡,因此她們在結束工作之后也會選擇在住處休息而非享受日光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