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19日,躺在病床上的梁啟超看向圍在他身邊的子女,一邊喘息一邊張嘴,病痛讓他無法說出一個字。
幾秒鐘后,他緩緩閉上了眼,一行清淚順著眼尾落下,這位年僅56歲的戊戌君子永遠離開了世界。
病中的梁啟超曾在協和醫院遭遇誤診切除腎臟,三年后因手術副作用在協和病逝。
因此,對于梁啟超之死和協和的治療,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
今天我們就來深度剖析梁啟超的死亡真相。
01
1924年春天,梁啟超的妻子李蕙仙乳腺癌復發,他停下手頭工作,陪侍在妻子病榻左右,盡心照料。
可惜夫人病入晚期,癌細胞擴散與血管相連無法再做手術,最終于9月13日病逝。
妻子的離去,讓梁啟超在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悲痛之中。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同年冬天,51歲的梁啟超開始出現尿中帶血的癥狀,原因不明。
起初,梁啟超只以為是自己飲水太少所致,并未放在心上。
作為清華大學的老師和學者,他繼續投入到了工作和學術活動。
就這樣過了一年多,梁啟超的病情越發嚴重。
尿血、發燒、著涼、右側膀胱發痛、心臟不適,多種癥狀找上了他。
身體不堪重負后,他開始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懷疑自己也如妻子般患上了癌癥。
于是,他前往醫院去檢查身體。
最初,梁啟超就診于東交民巷的德國醫院,但因醫療設備有限,這家醫院未能確定他的病因。
在醫療配置更好的北平協和醫院,梁啟超進行了全身的檢查。
經過X光檢測,協和的醫生發現他的右腎有一處黑點,初步確定為腫瘤,并建議他做手術。
反復思考后,梁啟超在弟弟梁啟勛的陪同下,摘掉了右腎。
主刀醫師是當時任協和醫院院長的劉瑞恒,作為院長,他的醫術理應精湛。
但經過手術,梁啟超的身體不但沒有好轉,尿血癥狀反而越發嚴重。
后來,被切下來的腎經過協和醫院證實“的確有些問題,但并不是病因”。
也就是說,因為醫院誤診,梁啟超不單損失一個腎,還加重了病情。
得知此事,協和醫院亂成一鍋粥。
他們既擔心梁啟超覺得不對勁,借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報復醫院,又對這起醫療事故心生愧疚。
最終,協和醫院主動向梁啟超坦白了這次醫療事故。
梁啟超理解當時國家的西醫還處于摸索階段,加上怕子女擔心,默默接受了這個結果,甚至發表文章宣傳協和醫院手術高明。
在文中,梁啟超明確表示,自己在醫院治療后,身體情況得到了好轉。
卻沒想到三年后,自己會因手術副作用,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在協和病逝。
02
在長子梁思成的回憶中,梁啟超的身體一向健康,連著涼咳嗽的小病也很少犯。
可實際上,自1926年起,梁啟超以怕孩子們擔心為由,總是對自己的病情刻意隱瞞。
但再巧妙的隱瞞,也總有露餡的時候。
梁啟超尿血的情況被子女發現后,他絲毫不慌,只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讓孩子們寬心。
在一封《給孩子們的書》信中,他寫下自己的近況:“很費心造了一張《先秦學術年表》,于是小便又再紅了起來。”
明面上是在和孩子們匯報病情,言外之意則是說自己小便出血,只是操勞過度,靜養幾天就好了。
除了字里行間對病情的隱瞞,梁啟超還會在與子女相處時強打精神,讓他們對自己更“放心”。
在做完切腎手術幾個月后,他的尿血癥狀加重,再次到協和醫院進行治療。
這次,院方為查出病因,給他做的治療光是聽上去就十分荒誕。
他們懷疑尿血和牙齦有關,因此拔了梁啟超7顆牙齒。
但尿血癥狀并未見到好轉。
院方又覺得病灶在胃,決定讓梁啟超“餓幾天試試“。
一通連蒙帶猜的治療,梁啟超被治得越來越虛弱,變得臉色蒼白,形容枯槁。
弟弟梁啟勛又氣又急,一封加急電報發給了在外留學的梁思成夫婦,同時追問院方的治療團隊到底是什么病因。
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是,院方告知梁啟超的血尿癥是“一種無理由的出血,與身體絕無妨害。”
如此拿人命當兒戲的治療行為,讓梁啟超兄弟難以接受。
但事已至此,他們也只能接受。
03
得知父親病危,梁思成和林徽因即刻買了回國的船票。
看到病床上虛弱的父親,夫妻倆淚流滿面。
從病房出來后的梁思成眼神茫然,口中不斷重復著:“父親才55歲!“
他怎么也接受不了,一直精神飽滿的父親會被病魔擊垮成這樣。
好在子女的陪伴和照顧和持續治療下,梁啟超的身體有了好轉,他能開口說話了,精氣神也好了很多。
鬼門關前走一遭后,梁啟超越發感覺自己大限將至,憂心于自己未完成的工作。
1927年,他僅用一年時間就發表了《圖書大詞典薄錄之部》、《書法指導》等著作,總字數在30萬以上,同時他還在清華上課,每日批改作業。
過度使用,機器也會報廢,更何況梁啟超這樣的血肉之軀。
這樣不要命的高強度工作,讓梁啟超多次被送入醫院。
但他從不肯在醫院多呆,每次都是病情稍有好轉就立即出院。
1928年,梁啟超病情持續惡化,已經到了無法正常坐下的地步。
此時的他被迫放下了教學工作,卻依舊在寫《辛稼軒先生年譜》,每天寫到深夜都不肯歇息。
妾室王桂荃、他的一眾朋友勸他休息,醫生更是嚴厲禁止他再提筆,要求他靜養。
梁啟超修養了僅幾天,就覺得這樣活著的自己如同廢人。
他看著案頭堆滿的辛棄疾資料,咬牙側身斜坐著,再次拿起了筆。
持續不停的工作,加上切腎、拔牙治療留下的后遺癥,梁啟超從1926年后就開始頻繁生病。
1928年11月,梁啟超再一次病倒,被送入協和醫院治療。
經柏格蘭教授檢查發現,他的痰中有一種罕見的病毒,是免疫系統被摧毀所致。
但以當時的醫療水平和條件,并沒有有效的治療肺部病毒方法。
強撐了兩個多月,梁啟超的身體到達極限,最終在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協和醫院。
在梁啟超的遺囑中,他要求捐贈出自己的遺體,以供醫學界解剖研究。
在推動科學文化進步上,這位戊戌君子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身體力行的為我國的醫學和教育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份對科學和國家的熱愛,值得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學習與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