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24已是尾聲,這一年來,各行各業都經歷著不同程度的陣痛與變局,然而,有的羽化成蝶,有的羽化“成仙”。
我們最大的敵人,從來不是這個內卷的時代,而是面對這個時代時,卻未能改變的慣性。回望那些行業翹楚,無不是“變通高手”,這也是存量時代里能夠誕生偉大品牌的原因之一。
本期發布年度人氣榜單的目的,也正在于此——看清趨勢,進化和迭代自己,努力成為一名穿越周期的“變通高手”。
第1742期
文 | 張冬
品類全面開花
從“戰略層”看品牌增長
企業的增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即“運營效率和戰略定位”,此次上榜品牌也概莫能外,我們就從增長的核心出發,根據開店數、新增門店數、口碑分、社交平臺流量數等諸多維度,去看本期上榜品牌及榜單呈現的亮點。
本期上榜品類有重慶火鍋、牛肉火鍋、自助火鍋、魚蛙火鍋、酸湯火鍋、小火鍋等等,足見,榜單第一個特點就是,品類全面開花,“牛肉”依舊是香餑餑。
要說2024年哪個品類最火,非牛肉類火鍋莫屬,尤其是鮮切牛肉自助火鍋,成了各線城市消費者的心頭好,此次上榜品牌有譚三娘鮮切牛肉自助火鍋、郭淑芬鮮切牛肉自助老火鍋、郝阿娘鮮切牛肉自助火鍋等三巨頭,奇妙的是,三個品牌所在省份,幾近構成個“等腰三角形”,頗有三足鼎立之意,且個個增長飛快。
像郭淑芬鮮切牛肉老火鍋,憑借高性價比的客單價和低成本的開店模式,7個月簽了800家,開出430家;郭淑芬的高明之處,不僅是主打性價比,還將“老火鍋”的元素提到戰略中,與同品做出差異化;在大眾認知中,“老火鍋”等同于“地道、夠味”,無論是味道上,還是感受上,都給消費者一種“誘惑之感”。
◎郭淑芬產品
還有郝阿娘鮮切牛肉自助火鍋,2024年4月起勢,至今已簽約310家,在營門店數是227家,數字很亮眼,郝阿娘的優勢在于深入供應鏈,靠著集采效應,拿到平價尖貨,這種“供應鏈戰略”,是郝阿娘增長的最大底氣。
除了這二位,還有譚三娘這一高手,聽說最近玩起了烤全羊,這種戰術性吸引消費者的行為,也是一種戰略。
上榜的牛肉類火鍋品牌中,還有員和記牛肉火鍋,其精妙的組織架構,使其在下沉市場如魚得水,有業內人士認為,員和記“虎豹雖小卻有食牛之氣”,他們的組織架構和戰略布局,足以支撐他們開出千店。
還有千牛刀渣渣牛肉,將套餐價打到門頭上,確實吸睛,憑借超高性價比,千牛刀2024一年,跑出200多家店。
◎排隊的千牛刀
當然,酸湯牛肉火鍋依舊榜上有名,這個從去年就大火的品類,今年依舊煥發光芒,王奮斗、羅錢攤攤都跑挺好。
榜單呈現的第二個特點是,切合當下消費心理,主打“功能價值+情緒價值”,川渝火鍋仍是第一品類。
從上榜品牌看,川渝火鍋仍是大頭,占了一半還多,大水出大魚,大賽道還是很有機會。
前文已述,增長的品牌基本都切中了“戰略定位和運營效率”兩種增長途徑,另外,企業增長也一定不能脫離市場和消費者。
當下的消費,日漸謹慎,甚至到了緊縮的地步,要想心甘情愿讓顧客拿出銀子,不僅要有功能價值,還要有情緒價值,至于前者,無非是剛需、高頻、裹腹、社交等基本功能,而情緒價值,卻非簡單地“讓顧客高興”。
情緒價值有三部分組成,即“生理喚起+認知標記+心理賬戶”,生理喚起,指的是“生理喜歡”,好看、好香、好吃等等都屬于生理喜歡;認知標記,指的是事物能否符合顧客的認知,該事物有無被顧客過往的認知標記過,比如年初大火的窗花藕片,大眾對于窗花和藕,都有認知(被認知標記過),把不相干的二者合到一起,就有了奇異的美感;還有鞋墊豆干,鞋墊和豆干都有認知標記,但鞋墊的認知和豆干的認知無疑是沖突的,所以會被很多人吐槽,看似標記,實則沖突;心理賬戶,簡單點說,顧客愿意花多少錢買這個產品。
這三者組合起來,才是真正的“情緒價值”。
◎萍姐火鍋
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品牌很多,像萍姐火鍋,場景打造上,融合了老重慶、港風、年代風等元素,具有鮮明的認知標記,這是萍姐火鍋最大的亮點。
像馬廠老火鍋、羅二火鍋、張崇會社區火鍋、萬老頭水煮蛙、羅錢攤攤安順奪奪粉火鍋、也都屬于此類,將功能價值和情緒價值融合極佳。
當下消費收緊的時代,一些地攤風、排檔風、社區風、街坊風,都給消費者傳達出一個明顯的認知的標記,即“我不貴”,并且產品顏值個頂個能抗能打,很容易“生理喚起”。
當產品一旦超出消費預期,而且價格又低于消費者的心理賬戶,如何不買單。
◎羅二火鍋
這些品牌將增長放到了“戰略”上,給顧客一種享受性價比的快感。
用核心賣點和降維打擊的方式
贏得增長
企業的生命周期,是一個戰略增長的過程,基本分為五步,價值破局、杠桿放大、核心聚焦、壁壘構建和系統破界,當一個企業走到最后一步時,就意味著必須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了,掃描當下火鍋行業,極少有品牌做到最后一步,大部分品牌在杠桿放大和核心聚焦之間,而這些企業,在近幾年的市場淘洗浪潮中,也漸漸認清了現實,不再好高騖遠,開始深耕自己的核心產品。
這是個認知和思維突圍的過程,與創始人有關,與市場的東風有關,不能一蹴而就,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火鍋品牌甚至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價值,仍在“價值破局”的下面晃蕩。
所以,本次榜單第三個特點,即是,品牌開始丟掉幻想,不斷在深耕中探索“產品的核心賣點”。
海底撈自不必提,服務仍是核心賣點,給人修甲洗頭編小辮,一直在圍繞服務二字擴展業務,什么叫好服務?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顧客愿意付費的服務,就是好服務,因為當下的市場,是買方在主宰,換言之,消費者更稀缺。
◎珮姐重慶火鍋
還有珮姐重慶火鍋和劉一手重慶火鍋,將戰略切到“重慶火鍋”上,從這一原點出發,深挖產品,像珮姐重慶火鍋的“三寶五絕九鮮”,劉一手在25周年之際發布的“劉派九絕”,都是深挖產品的戰略。
另外,作為成都四小龍之一的程碟衣火鍋館,也屬此類,將目光聚焦在非遺和產品創新上,推出的新品叫好又叫座,像大賣的非遺鍋底,以及前不久推出的“黑金烏雞系列”,都彰顯了其產品創新的能力。
在這些上榜品牌中,望平二七火鍋是個特殊的存在,在這家火鍋店,不僅可以吃到鮮貨,諸如牛肉鴨腸千層肚之類,還能吃到涼菜和炒菜,炒菜涵蓋更廣,煎炒烹炸燜溜熬燉都有,像霸王牛排、毛肚絲絲、紅燒肉等菜,點單率都很高,望平二七是一種在“火鍋餐食”上的深挖,即以火鍋為原點,深挖周邊,旨在為火鍋打輔助,這種做法,在火鍋行業極為少見。
◎望平二七產品
如果說深挖核心產品,是用縱向的方式贏得增長,那么,用高維模式進入低維市場的方式,使得空間的增長更為舉重若輕,所以,本次榜單呈現的第四個特點即是,下沉市場頻繁出現降維打擊的局面。
像前文提到的員和記,從產品到場景,從供應鏈到組織架構,從線上引流到爆品策略以及市場布局,妥妥的正規軍裝備,而且只打下沉市場(詳見《海底撈的服務,拼多多的價格,這家火鍋被同行踏破門檻》)。
下沉市場的人口將近10億,潛力無限,但隨著消費理念的不斷升級,過去“一招鮮吃遍天”的局面已經被打破,下沉市場的主力消費者們,不僅要好吃好看好玩,還要與高線城市甚至世界接軌,小餐飲鋪子早已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像小火鍋,過去的小火鍋門店,裝修簡單甚至有些破敗,燈火昏昧也暗示著生意一般,而如今,以圍辣小火鍋為首的品牌,將小火鍋品類推到了一個新的天地,無論是場景還是產品,都有了更高的標準。
圍辣的主陣地在下沉市場,這兩年極速擴張,已破千店。
打下沉這方面,李常在火鍋也值得一提,此品牌利用“爆改舊店”的戰略方式,大舉擴充版圖,將很多舊店“起死回生”,并打上“李常在”的招牌,效率奇高。
◎我的小板凳街坊火鍋
2024年還有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品牌——我的小板凳街坊火鍋,憑借背靠大廠的底氣,用“極端的”供應鏈優勢開卷四方,引無數同行圍觀(詳見《130平火鍋店月入60萬!火到同行連夜驅車考察》),而且最厲害的是自主研發的黑科技,減少用工,提升了運營效率,在如此艱難的寒風中,省下的成本,無疑就是利潤。
面對飛速變化的市場和多變的消費者,領航者只有把握好方向,才有希望走到最后。
最后的話
戰略的本質是選擇,想一想每天自己要做多少次選擇,就明白戰略的重要性了。
所謂的戰略失敗,不一定是做錯了事,但一定是該干的沒干,當然,誰也無法預測明天會發生什么,所以,我們常常會問自己,哪些事該干,哪些不該干?
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出乎你的意料,那就是——我們不必知道。
因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將自己置身于當下的浪潮之中,在不作死自己的情況下,不斷探索,不斷用行動去測試。
我們要在與世界反復摩擦中,讓“最優解”自己浮出水面,然后,把油門踩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