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yuǎn)的鄉(xiāng)愁》223
說到我家的房子,還是有些尷尬的。
本來,爸媽當(dāng)年建這座土坯房時,四間房子的后墻都沒留窗子。
當(dāng)時的原因,一是爸爸常年不在家,就我們幾個留在家里,還是有安全隱患;二是當(dāng)時估計拆爺爺留下的老房子時,也沒有窗子;三是在土坯房子上留窗子,還特別麻煩,要專門用紅磚鑲嵌好窗子,否則對土坯墻體的安全性還是有一些隱患。
這么多年來,我們的土坯房子后墻,就一直是光溜溜的一面土墻。
但是,后來,我遠(yuǎn)在重慶的二伯父回家探親,有次要在我家里住。
當(dāng)時,雖然并非家徒四壁,但可住的地方也實(shí)在是少。無奈之下,就選了廚房給二伯父住。
二伯父看了下黑黢黢的廚房,蹙著眉頭答應(yīng)了,但看不下去黑黢黢的墻壁和屋頂。
后來,爸爸就找人來,粉刷了墻壁,用塑料布做了個簡單的吊頂,也答應(yīng)不在這個屋子做飯了。
二伯父再來看看,說屋里還是黑,說咋沒個窗子透氣?
爸爸也就找人做了個窗子,在廚房的后墻上搗了一個洞,拆掉了幾塊土坯,將窗子按上去。
這下,屋里是通風(fēng)透氣了,但那個窗子是暫時按上去的,所以有些不好看,很煞風(fēng)景,還不如之前光溜溜的一面墻好看點(diǎn)。
后來,二伯父在老家住了一段時間,又回重慶了。
但是,這個看著像“窟窿”似的窗子,卻沒拆下來,一直像塊膏藥一般貼在那面墻上。
除了這個顧慮,就是家里連個像樣的凳子都沒有。
所以,相親那天,還是去鄰居家借了四把新點(diǎn)的折疊椅,規(guī)規(guī)矩矩地擺在屋里了。
當(dāng)時,也是這種新穎、方便的折疊椅才普及到農(nóng)村,各家都要兩把擺在家里。
終于,相親的時間到了,和媒人早早地在家等著。但等來的,只有姑娘的媽來了,沒看到姑娘一起過來。
心里雖然有點(diǎn)失落,但還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應(yīng)對著未來的丈母娘吧。
丈母娘看起來還算和氣,但也看出來是不好纏的人物,是農(nóng)村里常說的那種——“不是省油的燈”。大致情況了解完了,說到處去看看,最后還是到廚房看了下。
看她蹙眉從廚房里退出來,心里的小鼓就跳了幾下。
這時候,就想起“老鐵頭”當(dāng)年為女兒選女婿的時候,就是因?yàn)榭吹侥蟹郊覐N屋的鍋臺上有泡雞屎,就同意了這門婚事。
按照他當(dāng)年的說法:“咱家姑娘有些懶,遇到勤快人家,還伺候不了;就這種相對邋遢的家庭,咱家姑娘過去準(zhǔn)吃不了虧。”
當(dāng)時,“老鐵頭”的這句話,成為一時經(jīng)典。
送丈母娘出門,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忽然想起:“老鐵頭”和她是一個村子的,不知回去會咋想?
等了幾天沒動靜,火熱的小心臟就逐漸有點(diǎn)涼了,去問媒人大娘。
她也是有點(diǎn)坐不住了,吃不準(zhǔn)女方的想法。我就慫恿她回娘家一趟,也順便探探女方的想法。
當(dāng)時,大娘的老娘還健在。他回去看老娘,也是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到傍晚,大娘回來了,沒回她家,直接到我家來了。
說姑娘家的意思,還是有些嫌棄我家的條件不好,末了還帶了一句:“尤其是,土坯房子的后墻上,還有個窟窿……”
聽到這里,我一下跳起來:“什么窟窿,那是一扇窗子好不好!”
大娘擺擺手,繼續(xù)說,她也跟對方解釋了。說現(xiàn)在的房子已經(jīng)有些年頭了,娶媳婦么,自然要蓋紅磚房子,不會讓她家姑娘住在土坯房子里……
大娘最后的結(jié)語是,基本差不多了,其余的就是秋后蓋房子了。否則,還是白扯。
懸了一晚上的心,總算是定下來了。
現(xiàn)在,要面臨著最大難題是——秋后蓋一座紅磚房子。
其余的日子里,一切照舊。
在大娘的攛掇下,我也和姑娘見了面,象征性的訂婚儀式也過去,就等著秋天棉花的收成下來,東拼西借地蓋一座房子了。(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