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這位河南人!
歲歲冬至,今又冬至
北京時間
12月21日17時21分
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
在北方
每年冬至日
許多家庭有吃餃子的習俗
還有一個有趣的說法
“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我們都知道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
那么,你知道
冬至是為了紀念誰嗎?
據說這種習俗
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
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人
他所著的《傷寒雜病論》
集醫家之大成
張仲景有名言
“進則救世,退則救民;
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
訪病施藥,大堂行醫
后毅然辭官回鄉
為鄉鄰治病
其返鄉之時
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
面黃肌瘦,饑寒交迫
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便讓其弟子
在南陽東關支起大鍋
在冬至那天
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
放在鍋里熬煮
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
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
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
每人兩只“嬌耳”、一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
喝了“祛寒湯”
渾身暖和,兩耳發熱
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
也叫“餃子”或“扁食”
一碗餃子熱氣騰騰
包裹了鮮美的味道
浸潤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年還剩下最后10天
回首時光匆匆
每一幕燦爛光景
都如約而至,不曾缺席
展望前路
嚴冬將至但春歸有期
只要心懷目標
就不會失去方向
今日冬至
愿冬日所盼,終如約而至
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河南日報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