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某地巡撫的母親生病,請名醫傅青主診治,誰知傅青主診完脈后說:“這么大年紀了,還得相思病,甚是荒唐。”巡撫聽后大怒。
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是明朝時期著名的醫學圣手,也是思想家、文學家、書法家,他被稱為“醫圣”,著有《傅青主男科》以及《傅青主女科》等。
傅山堪稱古代跨領域斜杠人才,行行出眾,行行精彩。
他出生在官宦書香世家,祖上往上數七八代都是體面人,或精于治學,或入仕為官都有成就,有成績,有政績。所以傅山的生活環境是很不錯的,他自幼好學,加之天資聰穎,博聞強記,讀書數遍,即能背誦。
15歲參加童生考試被錄為博士弟子員,20歲成為一名廩生,人生順遂。23歲喜得一子,27歲妻子過世后他發誓終身不娶,然而他平靜的人生很快就迎來了危機。
他活躍于明朝末期,那時候明廷搖搖欲墜,各地起義軍如同星星之火,官場黑暗腐敗,百姓苦不堪言。他親眼見好友蒙冤入獄,險些命喪黃泉,幸好他全力營救,好友袁繼咸才得以平反,但這次事件后,他對朝廷于心灰意冷,于仕途不再寄予希望,便尋了一處寺廟做書齋,博覽群書,專心治學。
但他雖然對明廷官場有些不滿,但不代表他允許其他人來取而代之。1643年,清軍攻占北京后宣告明朝亡國,傅山聞訊寫下“哭國書難著,依親命茍逃”的悲痛詩句。
此后,他一直從事反清復明的活動,屢次找機會反抗清廷。
在這期間他還留下了不少關于醫術的傳說,后人也常叫他“仙醫”。他不僅懂得醫治身體,還懂得精神療愈,也就是我們現代的心理學。比如,一次一個婦女因為和丈夫吵嘴被打了一巴掌,郁結在胸一病不起。
傅山上門號脈后,便給丈夫開了一些野草,并囑咐丈夫每天當著妻子面煎煮十幾次,慢火熬煮,心平氣和低聲下氣為妙。果然,三天后妻子便康復了。
丈夫好奇地問傅山:“明明是野草,怎么會治病?”傅山笑道:“她病在心,野草不過是個引子,重要的是你日日侍奉的態度。”
還有一次,也是一對夫妻。男人在外面有了相好的,妻子本就嫉妒心重,聽聞后不肯善罷甘休,爭來爭去就犯了邪病,肚子疼得直打滾。傅山了解后,命丈夫找來一個破瓦罐在妻子面前杵上一千棍,弄成粉末沖水給妻子服下,果然奇跡痊愈。
你說治病的是瓦罐嗎?并不是,更重要的是丈夫的心意。傅山不止通醫理更懂人心,這才難得。
傅山最不愿意見當官的,他的醫術遠近聞名,尤其是晚年更加精進,免不了常有達官貴人前來打擾。他便常常躲著不見。一日,某巡撫三顧茅廬,指望誠心打動傅山,但都被拒之門外,巡撫敗興而歸。
也是巧,忽然有一天,傅山拄著拐杖出門散步的時候和這巡撫相遇了。當時二人也就半里的距離,巡撫不肯錯過這次機會,立刻派人快馬去追上那老頭,自己則坐在轎子里往前趕。
說來奇怪,那老頭拄著拐杖的腳步不快不慢,他也不曾回頭看過,就偏偏死活追不上。最后巡撫只好放棄,承認也許是沒有緣分。
他不貪慕富貴,自然沒緣。
可若是治病救人,傅山卻一視同仁。這巡撫的母親病重派人來找傅山出診,傅山只提出一個要求:我不見官,讓他們都避開,我才看病。
巡撫只好躲在屋后面,由著傅山給母親診脈。
誰知這一看不要緊,傅山把眉頭緊鎖,連道荒唐,怒說:“偌大年紀,怎能得了這病!”也不立方,拂袖而去。
巡撫怎可放過神醫,忙派人攔住傅山,千求萬求,希望傅山給個明示。傅山嘆口氣道:“說來你也許不信,你母親得了相思病。這病在心,心病還需心藥醫。”
巡撫大怒,認為傅山有意耍弄自己,誰知巡撫母親在內聽聞后卻喝止住了兒子。她說道:“真是神醫啊,我昨午間翻箱子,恰好看到了我亡夫的靴子,一時情緒無法克制,這才有了病。”
傅山聽后,便寫了個方子,果然巡撫母親得以康復。
傅山醫術高明,便常有好事的青年上門挑釁。一日,幾個在旁邊蓋房子的工匠想要戲弄傅山,裝病讓他出丑,小伙子從高處一躍而下來到傅山住處。傅山看后,便斷定這小伙子已經死了。
大家哄堂大笑,躺在地上的小伙子突然爬起來道:“我是裝病的,你也不過如此嗎。”
傅山卻一本正經地說道:“你腸子已經斷了,無力回天。”言畢,小伙子倒地疼得嗷嗷叫,很快就死掉了。
或許是眾人都知道傅山能力出眾,在他晚年的時候被康熙硬生生地逼著進京。那時候八股文很坑,很多真正有才學的人不屑,也不擅長做八股文,因此朝廷人才流失,這些人也無緣做官。
康熙就想出了一個主意,叫博學鴻詞,由當地的官員推舉有賢能有才學的人直接參與這個考試,這個可以更大程度地招攬人才,還可以安撫明朝的遺老。傅山就這么被推薦了上去。
傅山一生都在抗清,為了抗拒清廷剃頭,他甚至去做道士。他怎么可能愿意去參加考試呢,但他不去不行,被強招入京。他為了逃避,絕食七天,裝病,甚至對皇帝無禮,受封不跪拜等。
康熙也不動怒,非要給他個官。
1684年,傅山晨起時發現桌面上的字中氣不足,不是好兆頭。兒子傅眉說是自己寫的,傅山便斷定兒子活不久了。沒多久,兒子就去世了。這對傅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四個月后,78歲的傅山與世長辭。
摘自百科: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傅山的傳記收入《哲學》卷中,但同樣肯定他“又精醫學”。在《哲學》卷中所列中國古今哲學家約為200名,其中除傅山外,其余諸人中講到精于醫學的只有宋代的沈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