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工作就像是移動的百寶箱,何時何地都能在有限的地方工作和與人交談起來。
1959年,毛主席各地視察的工作沒有停,毛主席“移動的中南?!币苍谛旭傊?。這一年,毛主席乘坐火車前往上海,路上風景依舊,陪伴在身邊的人也同樣親切。
毛主席說湖南話,呂正操講東北話,差一點就要鬧出大笑話了。好在王愛梅提醒,這場談話才能順利進行。那么,毛主席與誰談話呢?王愛梅又做了什么?
一、手勢“六”
毛主席與火車有著別樣的緣分,在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的專列與毛主席一樣忙的都停不下來。鐵路專列都快成為了毛主席的另一個“家”,在這個“家”里也發生了很多溫暖且有趣的故事。
毛主席專列上有經驗豐富的鐵道部長呂正操,也有年紀輕輕的王愛梅。王愛梅在剛成年的時候就加入到了專列中,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列車員。她在很多年紀相仿的列車員中脫穎而出,更與毛主席成為了無話不說的“長輩”與“晚輩”。
毛主席與人親近。剛開始的王愛梅并不與毛主席熟悉,但首次見面王愛梅就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幽默。
王愛梅緊張的收拾著專列上的物件,并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毛主席。毛主席走進來坐下后,看著臉生的王愛梅就說:“孩子,你是新來的嗎?”
王愛梅一本正經的說:“是的,毛主席。”
“那你叫什么呀?”“我叫王愛梅。”
毛主席一個思考:“姓王啊,那咱倆應該算是一家人?!?/strong>
頓時,王愛梅被問懵了,一時間摸不著頭腦的她,呆呆的看向毛主席,等待毛主席再開口:“你看,王下面加個尾巴不就是毛了嗎?!?/strong>
王愛梅恍然大悟,頓時笑了起來。毛主席也很開心,而后道:“梅花綻放起來很好看,多笑笑才好?!?/strong>
在之后的相處中,毛主席用心對待著列車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王愛梅也在這里感受到了家的感覺。
1959年,呂正操要向毛主席匯報工作情況。開始前,呂正操在列車上走過來走過去,還自顧自的搓著手。王愛梅見狀走近問道:“部長。您干嘛呢?是不是要匯報工作緊張啊,毛主席很好相處的?!?/strong>
“不是的小王,我怕我聽不懂毛主席的湖南話?!?/strong>
呂正操一看王愛梅,心生一計,瞬間眼前一亮,便說:“小王,你一會就在旁邊候著,我要聽不懂了,你就提醒我?!?/strong>
王愛梅照做,毛主席與呂正操的談話也便是開始了。他們談話時,逐層代入,毛主席的話也說的慢,呂正操還是能夠聽懂大概意思的,可是只要毛主席一提高語速,呂正操似乎就比較難了。
這時,毛主席一連串問出好幾個問題,雖然都是簡單的列車配備情況,但呂正操就像是聽天文一樣,一句都沒聽懂,出于對毛主席的尊重,呂正操并沒有再次開口向毛主席詢問,而是將希望寄托于王愛梅的身上。
王愛梅很快看出問題后,就悄悄在毛主席身后比了一個“六”,呂正操立馬明白了意思,就針對“專列速度”開始侃侃而談。聊完后,毛主席還鼓勵了呂正操說:“有什么問題要及時溝通。”
他們的顧慮和行動似乎在毛主席的考慮范圍之內一般。
二、呂正操
呂正操出生在東北,最受日本人的影響,并且他從小看的最多的是鐵路沿村而建。他所在的村莊遭到日本人的侵占,他的家人們也遭受著日本人欺辱。
在呂正操的眼中,日本人就像是惡犬,見人就咬。他的祖父和大伯因為日軍丟掉生命,并還是在他的眼前進行的殺害。
鮮紅的血在他的眼前蔓延,年輕氣盛的呂正操自然咽不下這口惡氣。如此,身處東北的呂正操在1922年的時候加入了由張學良帶領的東北軍。
呂正操勤勉務實,在部隊中脫穎而出,深受張學良的重視。也許經歷磨難,呂正操更想提升能力,保護自己的家人以及百姓。很快就在張學良的幫助下考入了東北講武堂。
在學校中的呂正操付出了比他人更多的時間,不斷提高自己。而后,成為了張學良身邊的紅人,只要張學良出現的地方必能看到呂正操。
就比如說一些研究會等活動,張學良帶他參加的同時,還讓他多在這里面學習學習。
為此,呂正操英文水平不在話下,革命思想也根深蒂固,更接受著我黨思想的熏陶。直到“西安事變”這個契機,呂正操加入我黨。
后來,新中國建設需要,鐵路成為國家的重要一環。雖然經歷過日本人修建鐵路的侵擾,但這項技術確實是偉大的。
1946年呂正操開始與鐵路打交道,他曾說:“過去對時間沒有確切的概念,我們村子里有日本人的火車經過,發現每天都是固定的時間?!?/strong>
也正是呂正操的這個經歷,為后來其在鐵路中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同時其做出的鐵路管理事項,更是得到了毛主席的贊賞。
三、專列上的會議
毛主席在專列上發生了許多有趣故事的同時,也有許多嚴肅的故事。畢竟作為“家”的專列,也是可以全方面利用的。
1958年,毛主席專列行駛到了新鄉,在這期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緊張的,毛主席甚至還開了一個座談會。而這個座談會就是鄭州會議。
他們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是關于新鄉的領導干部的問題的,主要是因為當地領導干部在處理問題上不全面等,這對于國家建設無疑是危害重大的。
如此,在田家英的帶領下,這項工作很快便完成了。
新中國建設初期,鐵道部就成立了。他們工作任務重,國家又處在百廢待興階段。修復和修建的工作需要盡快進行,并且還需要針對秩序問題展開更清楚的調整,如此,呂正操努力著,毛主席也相當重視。
特別是在“成渝鐵路”建成后,毛主席喜笑開顏,并提筆寫詞。
毛主席在這個“家”中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車站也多成了毛主席與各地領導人見面的地方,這項工作是保密的,但他們商談的內容是關于百姓的,是切實落實在了行動上的。
結語
呂正操、王愛梅與毛主席的故事生動有趣,但呂正操和毛主席的行動時刻是為了百姓和國家著想。語言成不了他們之間溝通的問題,國家大事上他們不會一筆帶過,只會深思熟慮后開心的寫下。
毛主席專列也代表了一段特殊的記憶,毛主席為國家著想,更為身邊的工作人員考慮,朝夕相處間是不斷熟悉的痕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