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與色,聲與音,形與象,這些詞,都是要單字單字看。
每個字都有其獨特的含義。
我們經常說的相面,
其中的“相”呢,簡單說就是仔仔細細地查看。
相面有相面之色,也有相面之氣,也稱之為望氣。
統稱為相氣色。
這其中的氣與色,就需要好好地理解了。
“相氣”,就是要認真觀察面部“氣”的各種變化。
這里的“氣”在中醫理論里是個很復雜的概念。
氣的概念貫穿中國傳統文化方方面面,
如果理解不了,
基本上也就難以獲得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內涵。
我們這里,
單說醫學、相學中的氣,
在中醫最重要的經典《黃帝內經》里,就提到了好幾十個不同的“氣”。
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臟腑經絡之氣,
它主要說的是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
在面相學當中,顏面五官的“氣”主要是指臉面上的五官是不是看起來明亮、潤澤、有內涵,還有這明亮潤澤含蓄的程度、顏色顯現出來的層次、深淺以及范圍等等。
要知道,顏面五官的“氣”其實就是五臟六腑之氣,
也就是臟腑功能在顏面五官上的一種反應。
中醫或者相師在色診或相面的時候,不光會留意“色”的改變,
對“氣”的變化也非常重視。
氣和色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概念,
所以方面不會只說“色”,
肯定得說“氣、色”。
“色”就是青、黃、赤、白、黑這五種顏色,
這些顏色明明白白地顯現在皮膚的表面。
就像咱們平常說的,
中國人一般紅黃隱隱的面色是正常的,
而白黃赤青黑這種滿面都是病色,
這說的就是“色”。
“氣”呢,則是五色的光華,
像描述顏色是淺還是深、是鮮明還是晦暗、
是淺淡還是濃重、是分散還是集中、是潤澤還是干燥,
還有明暗潤澤的程度。
這些情況和顏色混合在一塊兒,
隱隱約約地藏在皮膚里面。
雖說和顏色同時存在,也是用來描述顏色的,
但本質上和顏色并不相同。
要是單說顏色,那顏色就像調色板上那種沒有生機的單純色彩。
可氣和色結合起來,顏色就成了咱們臉上有活力的氣色。
可以說,氣給色賦予了生機,
它是生命的一種外放的場能的顯現。
咱們分析面色變化的時候,
相色離不開相氣,相氣也離不開相色,
氣色的變化是同時存在、不能分開的。
不過一般相面時,
得把氣和色分開,先講望色,再來講相氣,
因為氣色的變化各有各的規律,不能弄混。
我們手機拍照時,
需要調一些參數,
比如有色調、明度、飽和度三個基本特性。
這實際對應了氣色。
“色”主要說的是色調,不同的顏色有各自的波長;
“氣”呢,則是顏色的明度、飽和度、含蓄潤澤的程度,
還有顏色顯現的層次、范圍等這些有共性的變化規律。
氣和色是不同的概念,
相應地,相色和相氣也是兩種不一樣的技術。
相色就是分辨顏面五官的色調變化;
相氣則是查看顏色的明度、飽和度、潤澤程度,
還有顏色顯現的層次和范圍。
把氣和色作比較的話,氣要比色更重要。
特別是觀察人“氣”的變化,對判斷其運勢是好還是壞,病情是輕還是重,
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意義。
中醫有說法:“有氣不患無色,有色不可無氣”,
還說“氣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氣不至者死”。
這里的“至”就是臉上的“氣”正常,
“不至”就是臉上的“氣”不正常。
有的所謂的死氣,
就是非常不正常的氣。
淵海探心面相心髓課開課啦,速速報名!
面相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涉及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內煉望氣之術。
鑒于此術需要投入一定時間加以訓練,故而在課程起始便進行講解。其方法雖在講述時篇幅不長,但其蘊含的價值卻不可估量。
第二部分:面相十二宮,面相流年。
這部分內容屬于面相學中必須熟練掌握的主體知識,是洞察他人、識別人性最為關鍵的依據所在。
第三部分:骨相。
其中包括前山骨、后山骨以及十二起骨等要點。骨相作為面相的重要支撐結構,其優劣狀況對面相所體現的富貴層次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
第四部分:觀氣色。
不同的人即便八字相同,面相也會各異;而同一個人在較長時期內基本保持穩定的面相特征,但在不同的時間段卻會呈現出不同的氣色變化。通過觀氣色,能夠知曉當下以及近期未來的吉兇禍福走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第五部分:察神采。
在精氣神之中,神被視為一身之主宰。關于如何觀神,這堪稱面相學中最為艱難的部分。與此同時,這也從反面警示我們,若要趨吉避兇,關鍵在于養精蓄銳,著力培育自身精氣神的豐盈狀態,此即所謂精氣神的三豐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