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第四屆全省干部教育培訓好教材、好課程、好案例、好故事目錄發布,共有10本好教材、20門好課程、20個好案例、20個好故事。昭通市1本好教材、1門好課程、2個好案例、1個好故事入選。其中,《新時代網絡輿論引導藝術》一書被評為好教材。
該書的作者是高級記者、客座教授申正勇。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21年3月《新時代網絡輿論引導藝術》課程就在昭通學院開講。申正勇教授長期在新聞戰線從事新聞輿論實踐和研究,2019年入選昭通市第二屆“鯤鵬計劃”中青年拔尖人才,領銜“網絡輿情應對處置與輿論引導研究”課題,出版了《時代的聲音》《有話好好說——新聞評論寫作藝術》《新時代網絡輿論引導藝術》3本專著,發表了50多篇學術論文。
其中,《新時代網絡輿論引導藝術》便是“鯤鵬計劃”的課題成果。這本書共有29萬多字,從構思到出版作者花了近5年時間,理論結合實踐,深入淺出地探討如何應對網絡輿情,如何有效進行網絡輿論引導。
作為一起在某網絡管理機構共事過的同事,輿觀君為申教授在網絡輿情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地高興。網絡輿論工作是一項新興事業,核大國在物理世界無法展開的充分較量都可以在意識形態領域和互聯網陣地上展開,因此說網絡輿情戰場是“第二戰場”也不為過。
在網絡輿情發現、研判、初次介入、效果評估、再次介入、輿論引導……這一系列閉環當中,輿情引導好比大夫的醫術,一個醫術高超的大夫能夠起死回生、力挽狂瀾,因此網絡輿情引導不僅是藝術,更是醫術。
但筆者認為,好的大夫固然可敬。但在網絡輿情全鏈路治理體系當中,網絡輿情滋生土壤的改良、輿情苗頭的發現、正確的研判和及時的介入也很重要。或許下面這則小故事可以給我們一定的啟發:
魏文王問扁鵲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 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 魏文王曰:“可得聞邪?” 扁鵲曰:“長兄于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閭。
若扁鵲者,镵血脈,投毒藥,副肌膚,故名出聞于諸侯。” 魏文王曰:“善。”
AI時代的來臨,算力的指數級上升,給網絡治理和輿情引導帶來了新的挑戰,正如輿觀君多年前所說的:“善用數據、做好網絡輿情系統工作,在AI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將社會治理做到我們的先輩做夢都不敢想的程度”!
諸君,努力!
觀輿君
于峨眉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