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抗日戰爭時期,115師代師長陳光率部在水泊梁山,一舉殲滅日軍長田大隊,大隊長長田敏江少佐刨腹自盡。
這就是鼎鼎有名的梁山殲滅戰(獨山殲滅戰),此戰被國民政府和八路軍總部譽為“模范殲滅戰”。
在這次戰斗中,八路軍斃敵300多人,其中大隊長長田敏江少佐刨腹自盡。
而這個日軍少佐非同尋常,有人說他是日本天皇的外甥,也有人說他是日本天皇的皇親國戚。
那么,長田敏江到底只是一個普通的日軍少佐,還是日本天皇的皇親國戚?筆者經多方考究,得出以下結論,以饗讀者。
長田敏江命喪水泊梁山
長田敏江
梁山位于山東西南,處于泰安、濟寧、菏澤、濮陽交界處。
地勢險要,東靠東平湖,西接鳳凰山,北依安山、金山,南與獨山相望,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水滸傳》一百零八將聚義之地便是此地,梁山縣因此而名。
1938年8月1日凌晨,天還沒亮,一支400人的隊伍悄悄從縣城走出。這支隊伍是日軍32師團步兵長田大隊,他們的任務是護送一支日軍炮兵中隊經過梁山到友軍駐地。
大隊長長田敏江少佐接到命令后,得知炮兵中隊里有兩門全師團唯一的意大利新式野炮,倍感責任重大。他決定小心謹慎,悄悄出城,以免軍情泄露。
然而,日軍向梁山進發的消息終被八路軍獲得。115師代師長陳光下令師直特務連、師獨立團迎擊日軍。
陳光
獨立團團長周海濱和政委戴潤生率獨立團擔任主攻,周海濱團長按照陳光師長的作戰計劃,派出二個排的戰士誘敵至梁山。
經過小范圍戰斗,日軍擊退八路軍襲擊,長田敏江認為這是一小股土八路,便放大膽追殺過來。
8月的魯西南,烈日炎炎。經過幾小時追擊,日軍人困馬乏,在梁山腳下的獨山村宿營休整。晚上8時,陳光師長下令八路軍進攻,消滅這股敵人。
日軍遭到八路軍進攻,一時懵頭轉問,胡亂開槍開炮。長田敏江見狀,急忙組織反擊,一時炮聲隆隆,槍聲四起。我八路軍健兒,勇猛沖殺,四面出擊,跟日軍肉搏在一起,使敵人的3門大炮形同虛設……
激烈戰斗
經過一夜激戰,我軍全殲日軍長田大隊300多人,俘獲日軍24人,繳獲意大利野炮2門,92步兵炮1門,機槍15挺,步槍200余支,戰馬50余匹,大隊長長田敏江少佐刨腹自盡。
梁山殲滅戰(獨山殲滅戰)是陳光指揮的經典戰斗之一,被國民政府和八路軍總部譽為“模范殲滅戰"。
長田敏江少佐是否為皇親國戚
梁山殲滅戰刨腹自盡的長田敏江少佐是何許人,是日本天皇的皇親國戚(外甥),還是普通日本人,我們從以下幾點得而知之。
1:此戰日軍俘虜上等兵水野清夫在其回憶錄《手記》中說:“這對華北派遣軍來說,不僅是軍事上,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和政治上,遇到了一次很大的打擊″;"長田長官深得上級重視、賞識,但軍事水平一般,士兵中傳言他是天皇外甥,所以上級非常重視"。
日軍戰俘
2:日軍得知長田敏江陣亡,以5000兵力,配備汽車、坦克、火炮向梁山復仇,瘋狂報復我魯西南軍民。
3:因此役失利,日軍軍部處罰了32師團師團長木村兵太郎及相關責任人30余人,這在日軍內部比較少見。
4:80年代初,日本一民間組織到梁山縣政府,恰談經濟合作。前提是在當地為長田敏江立紀念碑,梁山縣政府明確拒絕,經濟合作不了了之。
結論
日本政府對長田敏江是否為皇親國戚三緘其口,筆者也沒有查到長田敏江是日本皇親國戚(外甥)的直接證據。
從上述4個證據可以看出,長田敏江絕非普通日本人。日本人自視在亞洲高人一等,善用春秋筆法記錄對自己不利的東西,或裝聾賣傻,或三緘其口,或篡改內容。
但從各種材料相互印證來看,侵華日軍少佐長田敏江就是日本天皇外甥,至少是日本天皇的皇親國戚。
多行不義必自斃,日本天皇外甥長田敏江命喪水泊梁山,罪有應得。
參閱資料:水野清夫《手記》,戴潤生《梁山殲滅戰回憶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