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特大橋鋪軌現場 中國鐵建大橋局供圖
“機器停,對位。”12月23日清晨6時,杭衢鐵路工地上工人劉俊的一聲清亮嗓音劃過了空曠的山野。十余名工人齊齊趕到預定點位,俯下身子、單膝及地,全身使勁,在毫米間微調著工具軌的位置。此時,杭州西部山區的山道上還積著連片薄霜,鋪軌現場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
“大家每天都在加班加點地干。”中鐵三局杭衢鐵4標項目部鋪架分部黨支部書記王斌彥說:“按照既定計劃,杭衢鐵路將在2025年1月完成衢州西站至建德站約250公里鋪軌,目前仍剩余正線約50公里,站線、聯絡線約23公里的鋪軌任務,正在大力推進。”
杭衢鐵路全線北至杭黃鐵路,中連九景衢鐵路,南接滬昆鐵路,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設十大標志性項目之一,建成開通后,杭州與衢州的交通時間將縮短至40余分鐘,有效緩解滬昆鐵路的運輸壓力。
目前,全線三分之二的正線鋪軌任務已經完成,耗時約一個半月,但剩下三分之一的工程,按計劃也要90天左右。這難啃的硬骨頭,難在哪?
在中鐵建大橋局項目黨支部書記降紅波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張線路結構物平面布置圖,從中能直觀地看出答案:難點集中在該標段承建的20.67公里內。“建德站至建德南站這段區間,對全線來說至關重要。它是杭黃鐵路與杭衢鐵路銜接的地段,列車要在這里時速從160公里提高到250公里,最終達到350公里。”不光如此,這20公里內,還有20座隧道、28座橋梁。
橋隧比高,意味著施工空間小,大型設備用不上,同時兩次提速的變速區間,也要求更高的鋪軌工藝——必須采取有砟軌道和無砟軌道混合鋪設,工程量比單一形式的鋪軌至少多一倍。怎么辦?王斌彥笑著說:“像武俠小說里高手練招那樣‘左右互搏’,能搶一天是一天。”
在新安江特大橋段的鋪軌現場,作為中鐵三局杭衢鐵路4標項目部鋪架分部常務副經理弓立衛,經常一天之內往返建德、衢州兩地,不斷在兩個鋪軌現場“閃現”。
“上午必須完成這部分工具軌調軌,下午就往建德站方向繼續鋪。”弓立衛邊說邊忙。所謂‘左右互搏’,其實就是多點位施工,分頭并進。附近橋面上,幾個工人一組正在仔細校準一個工具軌的連接點,前后兩人比對著軌道間的高低、左右落差,一收到對齊信號,另一人就抱著約15公斤重的夾板插入預定凹槽處,剩余幾人順勢拿起固定器用力固定。遠處的西岸隧道內,大型直鋪機“銜”著一根500米長的鋼軌,緩緩放至預定軌道。
弓立衛介紹說:“我們現在要搶時間差,把原先80余人的團隊分成兩大組,一組負責無砟軌道鋪設,另一組提前做有砟軌道鋪設的前期準備。這樣一來,就能絲滑銜接,沒有空檔期。”他算了一筆時間賬:按照目前雙線同時鋪軌的節奏,整體進度可比分區段施工節省兩個月時間。
比鋪軌任務“跑”得稍快的,是杭衢鐵路沿線的新建站房建設。作為杭衢鐵路杭州境內唯一的新建站房,建德南站別致的山水造型已初露雛形。中鐵電氣化局建德南站項目負責人孫義東透露,目前已安排近30臺曲臂車、近10臺剪刀車全力沖刺站房裝飾環節,預計春節前基本完成。
來源: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