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先生的這句話,很多網友都很感動。
我想,這就是“一家親”的具體表現吧!
馬英九先生于12月21日,也即冬至這一天離開了哈爾濱,并且已經抵達了四川成都。
在四川參觀交流期間,他將會去欣賞大熊貓。此外,還可能前往都江堰等地。
應該指出的是,本次四川之行的意義很特別。
其實除了參觀的這些地方之外,在實地交流的過程中,難免要講到四川在近代歷史上發揮的重要作用,這與日前他們參觀“七三一陳列館”的安排遙相呼應。
對于一起前往交流的臺青們來說,會在他們的心中產生很特殊的影響。
因為他們在島內很少接觸到這樣的信息,當局一直在刻意隱瞞這段歷史。
這不,在此期間,一位在臺的青年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就像生活在楚門的世界里面,當局給我們看什么,我們就要相信什么;希望大家可以打開這扇門,去看看真實的世界”。
很顯然,她所提到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當局一直在隱瞞歷史,不敢把真相告訴島內的民眾,尤其是青年。
而馬英九先生一行,先是去了黑龍江,后又來到了四川。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有機會聽到和感受到那壯烈的一幕,也即“壯士出川”!
我想,這也是馬英九先生選擇四川作為目的地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還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蕭旭岑先生說了一句話,也很有深意。
他說:“我們來四川當然很有意義,對于馬英九先生來說更是如此。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剛發生的時候,他和他的夫人就親自坐在電視機前,向島內的民眾喊話,希望他們積極給予幫助。”
此外,他還表示,“我們去看了大熊貓,團團圓圓嘛,象征著2岸要團圓”。
我們先來看看前一句。
有的網友看到這句話,可能會感覺這像是在“邀功”,但實際上并不是的。這是在回憶這段特殊的經歷,也是要體現這份“一家親”的感情。
我們知道,當年募得的總數是15億元,但是要知道當時島內一共也只有2000多萬人,所以數額已經很大了。
況且,數額究竟有多少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這份“情”才是最珍貴的!
在這個過程中,馬英九先生的舉動,可以說很讓人感動。
我們可以來看看這張圖,就是馬英九先生在現場打電話的照片,當時他還相對比較年輕,60歲左右吧。
從圖中他的表情就可以體會到,他當時有多關心這件事。
所以,一直到了今天,當我們再次看到這張圖片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流下眼淚。
我們再來看看蕭旭岑先生說的后半句話。
“團團和圓圓”實際上是兩只大熊貓的名字。
2006年的時候,通過春晚在線征名,為兩只大熊貓分別取名“團團”和“圓圓”。后來,陸方把它們送給了對岸。
從這兩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們的特殊含義。
因此,大熊貓在我們與對岸的交流上,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可以想到,一起前來的這些臺青們,定然會非常期待見到“團團圓圓”的“親戚”們。
所以,蕭旭岑先生這里說的團團圓圓,其實有兩層含義。
一是當年陸方贈送的大熊貓的名字。
二是象征著我們與對岸的“團圓”。再換句話說,就是“統”。
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很多網友在聽到蕭旭岑先生的這兩句話之后,紛紛表示:很感動,我的眼淚忍不住一直往下流。
說到這里,我們不妨再靜下心來分析一下,馬英九先生為何一年兩次前來參觀交流,又為何趕在年底之前再來一次?
大家應該還記得上文中提到的,那位短發女生的話吧,臺青們不想生活在“楚門的世界”里,他們想看看真實的陸方究竟是什么樣子的,也想了解真正的歷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么,到哪里去了解呢?
當然是多來黑龍江、遼寧、四川這些地方參觀交流。
只有交流才能夠增進感情,這正是我們目前需要的。
所以,馬英九先生這兩年以來,才會積極推動此事。
話到結尾,每次撰寫關于馬英九先生的文章時,我總是會忍不住掉下眼淚。
當我看到對岸的青年們,也是如此和藹可親的時候,當我看到下圖中這張溫馨的合影的時候,我總是會濕了眼眶。
看看他們的笑容吧。
這才是一家人該有的樣子!
那么,看了這些,大家對馬英九先生的印象有沒有什么改變呢?
如果滿分10分的話,你愿意給他打幾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