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新能源汽車雷聲不斷,2024年最大的雷無疑就是恒大汽車了。
兩家子公司被破產重整,今年上半年虧損203億,總負債740億,到期未償還債務103億。
這么大的一顆雷,被長沙銀行踩上了。
2019年4月長沙銀行曾借給恒大汽車子公司恒大智能汽車14億,沒想到剛過一年多,恒大集團就暴雷了,整個恒大系也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今年恒大智能汽車已經被申請破除重整,根據長沙銀行最近的公告,法院判決深濤生活服務(廣東)有限公司對恒大智能汽車17.76億元(其中本金14億元,利息3.77億元)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不過深濤生活現在也已經是失信被執行人,長沙銀行這貸款會不會肉包子打狗?
奔波在討債路上
恒大造車源于許家印與賈躍亭合作,兩個人共同點就是都能忽悠。
恒大智能汽車背后老板原是賈躍亭,與恒大合作后,改名為恒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2019年1月,法拉第未來與恒大決裂,公司歸恒大汽車全資所有,并正式更名為恒大智能汽車。
此時的恒大汽車,在許家印“大大大”的指導思想引領下,開始大干快上,同時急需大量資金投入。
2019年4月,深濤生活與長沙銀行簽署了《最高額保證合同》,約定前者為恒大智能汽車15億元的貸款提供最高額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該授信貸款共涉及8份借款合同,到期日均為2027年4月28日,截至2022年4月,貸款本金余額合計14億元。
不過在2020年8月,恒大集團就暴雷了。
這意味著長沙銀行攀上“大客戶”剛剛一年,這風險盡調也夠不嚴格的。
隨著恒大集團風險暴露,恒大汽車及其子公司深陷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不僅如此,當初提供擔保的深濤生活在2022年3月發生了重大股權變更,原本其為恒大汽車附屬全資子公司,但卻變為了中航信托全資子公司。
長沙銀行認為深濤生活的股權變更行為嚴重違反了合同約定,并要求深濤生活提前履行保證責任,為此雙方鬧到對簿公堂。
如今時隔兩年多后,這一案件終于迎來了判決結果。
長沙銀行勝訴了!
今年8月,廣州中院分別裁定受理恒大汽車的兩家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車、恒大智能汽車兩宗破產重組案,并指定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擔任管理人。11月8日,管理人發布公告,宣布招募上述兩家公司重整案的意向投資人,并披露了目前的債務情況。
其中,截至2024年11月4日,恒大新能源汽車債權申報金額約75.85億元,恒大智能汽車債權申報金額約48.79億元。而恒大智能汽車欠長沙銀行17.76億元,占其債權申報金額的36.4%,長沙銀行是恒大智能汽車不折不扣的大債主。
恒大智能汽車顯然無力償還長沙銀行的錢了。
當初擔保的深濤生活不僅僅大股東發生了變更,現在也官司纏身,早已經成了失信被執行人。
從前的處境來看,長沙銀行此次17.76億元的貸款能夠追回多少,還要打上個問號。
在母公司層面,恒大汽車近五年半時間累計虧損接近1300億元。在高光時刻,恒大汽車市值也一度達到7856億港元,而最新總市值僅剩21.8億港元。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恒大汽車營業收入3837.7萬元,同比減少75.17%,凈虧損202.57億元,同比增加194.73%。截至6月末,恒大汽車負債總額743.5億元,資產總額163.68億元。
截至今年6月末,天津制造基地累計生產恒馳5下線1700輛,而恒大汽車僅交付1429輛新能源汽車,且報告期內天津制造基地、上海制造基地、廣州制造基地全部停擺。
除恒大智能汽車外,長沙銀行在上一個月剛剛“踩雷”的是借給宜華生活5.9億元貸款難以收回。
時間回溯至2020年1月,長沙銀行作為委托人,向渤海信托交付了5.9億元信托資金,由渤海信托向宜華生活發放信托貸款本金5.9 億元,貸款期限為3 年。宜華生活為本信托貸款提供最高額股權質押擔保和最高額質押擔保,并有包括股東在內的多名自然人為該貸款提供連帶保證擔保。
不過到了當年4月,宜華生活就因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也就是說長沙銀行這5.9億剛出借3個月,宜華生活就暴雷了。
2021年1月,證監會公布了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宜華生活2016年至2019年連續4年財務造假,涉案金額超400億……2021年3月被上交所摘牌,正式退出A股市場,宜華生活一頭栽倒在萬劫難復之地。
由于宜華生活未能按期償還本息,被渤海信托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判決后,宜華生活對借款本金裁判無異議,但對質押物監管費存在異議,因此決定繼續上訴。
貸款損失準備逐年上升
2024年前三季度,長沙銀行實現營收194.71億元,同比增長3.83%,歸母凈利潤61.87億元,同比增長5.85%。
從長沙銀行最近10年的業績增長來看,大致可以以2020年為界,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
2015年至2019年,長沙銀行營收和凈利潤連續五年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30.86%、19.59%、20.78%、14.95%、22.07%,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3.31%、16.76%、23.23%、13.94%、13.43%。
2020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5.91%、15.79%、9.58%、8.46%、3.83%,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08%、18.09%、8.45%、9.57%、5.85%。雖然2021年業績出現反彈,但整體表現下行的趨勢。
上沙銀行主要還是靠對公業務,上半年貸款余額5372億,對公貸款3399億,占比63%。
與業績增速放緩相對應的是,長沙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逐年上升。
2020年,長沙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突破100億,達到111.5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這一數據為197.86億元。
長沙銀行逐年加大貸款損失準備的計提力度,也暴露出其在貸前審查和貸后管理上的不足。
針對恒大智能汽車和宜華生活這兩筆合計23.66億元的債權,長沙銀行表示,已對相關貸款計提了減值準備,不會對凈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今年前三季度,長沙銀行營收入195億,凈利潤62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