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和深圳,兩個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5G、AI、大數據這些高大上的技術日新月異,推動著騰訊、華為、DeepMind、Revolut這些企業一路高歌猛進,用電需求也是一路狂飆。只是沒想到倫敦和深圳的用電量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倫敦:從工業革命到現代化都市
倫敦這個曾經把工業革命之火給點燃的城市,在漫長的歷史中留下了不少傳奇。
從十八世紀末的蒸汽和煤炭,到十九世紀初電力在街頭的點滴探索,倫敦的工業化發展一路走來,波折不斷。
那時候的倫敦,工廠的機器嗡嗡作響,但在大街小巷,除了偶爾點亮的煤氣燈,幾乎看不到電的影子。
電力?
那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
直到20世紀初,城市化升級、工業化加深,倫敦對電力的需求開始慢慢爬升。
不過那時候電力大多還是為工廠和基礎設施服務,普通百姓家里用的還是煤油燈和火爐。
1948年倫敦市政府組建了電力委員會,從那時起,電力才真正開始成為這座城市脈絡。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倫敦的電力需求像是被按下了加速鍵。
二戰后制造業、交通、通訊等各行各業都開始接入電力,倫敦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整個社會像是插上了電,一切都在高速運轉。
如今商業、交通、金融、科技等產業合力將倫敦的電力需求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倫敦的每次交易,每份數據,都依靠著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及電力支撐。
而科技行業,特別是AI和大數據等領域的蓬勃發展,更是讓倫敦對電力的需求居高不下。
與此同時倫敦的綠色轉型也在穩步推進。
從煤炭到核能,再到風能、太陽能,倫敦一直在尋找一條既能滿足持續攀升的電力需求,又能減少碳排放的能源路徑。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英國的核電和燃油逐步替代了煤炭;到了80年代初,煤電在英國電力中的占比仍然有80%,但到了2012年,這個比例已經降到了40%,到2023年,煤電的占比甚至降到了不到1%。
2024年10月英國關閉了最后一座燃煤發電廠,標志著一個長達142年的煤電時代徹底結束。
如今作為全球金融與科技的中心,辦公大樓、數據中心、科技公司的日常運營,成了倫敦電力消耗的主力軍。
2023年倫敦的全年電力消耗達到了378億度,雖然這數字看似龐大,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倫敦作為金融和創新產業的聚集地,這點電力消耗,已經是相對溫和了。
信息來源:1、倫敦市政府官網.《倫敦每年的能源使用量》
2、澎湃新聞.《一個時代的終結:工業革命發源地英國關閉最后一座煤電廠》
深圳:從制造重鎮到科技創新之城
而當你將目光投向深圳,這座現代化的城市,其電力需求則展現出不同的景象。
相比倫敦的歷史悠久和金融產業為主的結構,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鋒,近40年來經歷了從制造業到高科技產業的劇烈轉型。
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制造中心,深圳的電力消耗,主要與其大規模的工廠生產線以及電子產業鏈密切相關。
80年代的深圳還是一個以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小漁村,電力需求少得不足為道。
改革開放后,深圳逐步成為中國的硅谷。
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后,華為、騰訊、比亞迪等全球知名企業的崛起,帶動了深圳電力需求的起飛。
到了1998年,深圳的經濟結構開始發生明顯的轉型,逐漸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電力需求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進入21世紀,深圳如猛虎下山,徹底放開了手腳,成為全球矚目的科技大都市。
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深圳不但沒有掉隊,反而加速了科技產業的規劃部署,朝著全球科技大都市的方向大步邁進。
原來以電子產品為主的深圳,突然之間開始變得更有智慧了。
IT、通訊、電子產業爆發式增長,這些高新技術行業都是吞電大戶。
你或許會好奇,這些電力從哪里來?
深圳的電力主要來自廣東省內的煤電、核電和可再生能源。
與此同時深圳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產業,讓用電需求變得更加多元化。
為迎接未來,深圳一直以來都在對電網基礎設施進行改善與提升。
現在500千伏的主網架構正在優化,柔性、互聯、開放的配電網正在建設,智能樓宇、分布式風光、儲能、車網互動等各種負荷正被積極接入和協同控制。
在前海、國際低碳城等區域,智能電網的試點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同時虛擬電廠的建設也在加快步伐,電網的需求響應能力正得到顯著提升。
看看2023年的數據,深圳的用電量已經達到了1128.6億度,增幅達到5.1%。
其中第二產業用電占比46.9%,增長了1%;第三產業用電占比36.8%,大幅增長了10.9%;居民生活用電占比16.2%,增長了5%。
平均每度電支撐30.66元的GDP,單位GDP能耗大約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
這些數字仿佛是在用鮮明的筆觸訴說,這座城市背后蘊藏的巨大動力。
科技、金融、創新產業如火如荼地發展,而這一切的推動力,都離不開那源源不斷、充滿活力的電力供應。
信息來源:1、人民網.《深圳全面構建超大城市數字電網》
2、廣東新聞網.《2023年深圳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