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號,央視報道了一起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重大消息,市監監督總局正式上線一個“你點我檢”的食品安全民意征集系統,引發大家的強烈關注。
關于食品的問題,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具體是什么樣的情況,各種的科技加狠活已經讓大家不知道到底什么的食品才是安全的了,總有一個錯覺,就是除了自己煮的,外面的東西總感覺不夠衛生,要么是預制品,要么就是不知道加了多少其他的東西進行保鮮的,前兩天剛刷到一個新聞說,有商家竟然把豬肉染色再加牛油,成功以假亂真把豬肉變成牛肉,騙了不少人上當受騙,類似這樣的操作,簡直讓大家防不勝防啊。
這個所謂的你點我檢系統,就是大家可以在系統里面選擇想要相關部門抽檢的產品,采用的匿名的方式提交,然后市監部門就可以看到大家提交需要檢查的食品,后面就可以進行抽檢的動作,確認是否是問題食品。
這樣做的初衷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落到實處的問題。關于食品安全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源頭生產的問題,只有從源頭上把問題食品解決了,市面上自然不合格的產品就慢慢減少了,這需要市監部門對于市面上的食品加大檢查的力度,才有可能解決。我們點什么,他們就負責檢查什么,其實大家更加希望的是什么呢,就類似經常被曝光的學校的食堂食品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是家長發現,媒體曝光最后才到市監部門介入處理,這樣的順序總給人一種搞反了的感覺。
吃出問題才介入處理,這反映出我們的食品監管的滯后性了。所以大家都希望這個你點我檢的系統能夠成為一種類似的舉報系統,大家發現有問題可以第一時間進行舉報,市監部門能夠第一時間進行介入處理,這樣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吧。
民意征集意見如果能夠等同于實時舉報的效果的話,這樣的效果絕對非常不錯,大家希望能夠檢查的食品真的是太多了,但也有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市場監管部門本身也應該履行自己的責任,而不是讓大家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去做,因為大家真的不懂什么是合格的,什么是不合格的,對于那些相關的食品標準,大家也根本不懂,就算一個科技加狠活的食品放在大家面前,大家也根本不懂,就類似地溝油炒出來的菜和正常炒出來的菜有什么不同嗎,大家估計真的吃不出來啊。
所以不斷提高食品的合格標準和準入市場的門檻,加大宣傳力度,加大食品的抽檢力度,利用好老百姓的監管助力作用以及市監部門自己的出處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才能有可能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舉一個例子,為什么學校的食品問題越查越多,越查越有呢,為什么得不到徹底解決呢,值得好好思考和反省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