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玉友在購買和田玉籽料原石時,往往都會面臨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鑒別真假。
雖然我們已經多次寫過鑒別類的文章,不過還是有很多玉友問和田玉籽料有什么更有效鑒定方式呢?有是有,那就是被稱為“造假克星”——“水草沁”。
1
什么是水草沁
先來說說什么是水草沁,水草沁是和田玉籽料特征之一,又稱蜈蚣腿,錳結晶。
一般情況下,水草沁長在料子比較疏松或有綹裂的地方,而且水草紋幾乎都是裂隙最深處,根部。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如果在門口,里面沒有,那你就當心了。小心鑒別是否是“人工種植”的。
▲在一些玉質比較松的部位也會有水草沁的出現(xiàn)。
當然,買料的時候,裂有沒有影響,深淺的程度,也可以側面用這個推論。
2
有水草沁的一定是籽料嗎?
網上好多關于鑒別和田玉籽料的文章里都會提到一個方法,那就是看水草沁。但是這種方法其實也只能是起到參考作用。
水草紋也算是籽料的一個身份證,但有水草紋的不僅僅只有籽料,像瑪瑙、黃龍玉里面都有水草紋。
(瑪瑙)
帶水草的岫玉
也會有部分山料里面帶有水草沁。有水流長期侵蝕玉料的一部分,那么這個地方也會留下類似的表現(xiàn)。如果不結合其他的特征,那么就會誤判,所以還是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判斷。
有的“聰明的人”就用這個水草紋做文章,把一些有水草沁的山料叫成籽料,并拿水草紋來證明。還有的人用這種帶水草沁的山料去滾磨假籽料,然后再去騙人。
水草沁只能證明,外界的一些元素曾經順著原石的肉眼看不到的空洞鉆了進去,長時間變化沁染,形成了水草紋性質的花紋。
如果一塊玉石已經有其它特征來說明是籽料了,這個時候水草紋才是一個輔助性質的證明。
3
猴毛、翳糖
與水草沁很像的還有猴毛和翳[yì]糖。
這個是青海料的猴毛,也是原生的雜質,青海猴毛的跟水草沁有點距離,看起來有點像籽料里的臟。
猴毛是山料中常見的一種雜質(多現(xiàn)于青海料中),一般呈紅色或者褐色的毛絨狀,呈輻射形,依形取義稱之為“猴毛”,猴毛是密集的片狀的。
很多新手無法區(qū)別籽料水草紋和山料中猴毛的區(qū)別,籽料的水草紋應是水中的礦物質沿著籽料表面的微小裂縫沁入,然后慢慢散開,所以形成枝狀水草紋。
(青海料猴毛)
翳糖常見于各種山料,如俄料,且末料,羅甸料等等。多存在于糖肉交界處以及料子漿白處,長在肉里,呈平面生長,黑色且完整短粗。有點蘚苔的感覺。
山料翳糖
翳糖料很多都有像水草紋的,兩者區(qū)別在于:
籽料的水草紋是由外向里侵入,分布多沿著裂隙附著。有老紋裂的地方容易出現(xiàn)水草紋。
而翳糖大多均勻地分布在玉礦中,即有表面,也有完全封在肉內的,比較多,而且相對均勻。
但如果能把翳糖料磨到水草紋都在表面,那就會很像籽料了。翳糖實際是糖色但是因為色不夠均勻所以就是一片一片的那種感覺。
4
俄料水草紋
俄料中也是存在水草紋的?只能說類似。如果給小白看這樣的圖,他肯定也能分辨這不是籽。因為它的產狀不是鵝卵狀的。
但雕刻好的,留有一點類似水草紋的東西呢?你就要綜合判斷了,比如:原皮的汗毛孔等。我只想分辨水草紋呢?
那記住俄料這種類似水草紋的特點三個字,墨黑、粗、短;常常在糖色處伴隨(這地方常說是竄糖),還有串白漿的地方。這些我們可以把它歸類到,臟、雜質和竄糖中去。
(俄料水草紋)
水草沁可以作為大家一個辨別籽料的方法,并不是因為它有多么獨特,而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外觀有一定的造假難度(并不是代表沒有),水草紋至少證明一點:那就是這個水草紋已經形成很長時間了。
各位玉友不要片面的看水草沁來判斷,這樣也很容易吃藥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